潮州府城街道名称的来历

有人说,府城街区外圆内方,无论你走哪条路,最终都能到达你想去的街道。经过最近十几年的修建,潮州的交通状况大大改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很多街道修缮一新。当我们行走在熟悉的道路上时,心底总觉得十分亲切和自然。然而,这些与我们朝夕相伴、耳熟能详的街道,它们的名称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事实潮州的路名大有讲究哩。

太平路 这条长1742米,宽9米的旧时“大街”,始建于宋朝。1922年扩建时,在路头掘得元代致和元年(1328年)的石碑一块,高2米,宽1米,上面写着“太平”两字,因此命名为“太平马路”。并在掘得石碑的地方筑圆形花台,竖碑其上,围种百花,称“百花台”(已拆除),解放后称“大街”为太平路。旧时北端有一条沟,能够把韩江水从上水门引入县治,沟上筑一桥,名太平桥,故太平路北端也被称为太平桥头。与西马路相交的地方原来是开元寺的后巷,所以西马路头称“后巷头”。自三家巷口到水平路(下水门街)口一段,旧时多家米店,曾经称之为米街。

潮州府城街道名称的来历


中山路 别看中山路只有674米,6—7米宽,却牵扯了很多大人物的故事。虹桥头一带曾称刘厝埔,相传清末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家人曾经住在此地,因而得名。西平路口旧称九板桥头,因桥得名,桥废名存。同仁里至九板桥头一段,曾为清城守营都司署所在地,故称城守头。中山路东端官诰巷头附近原有武庙,是潮州总镇署衙门旧址,故此段称为镇内或镇前。民国十一年(1922年),军阀洪兆麟建将军楼于城守营旧址(今老干部活动中心),楼前置假山园林,以其字湘臣取名湘园,后整修马路称湘湖路。其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昌黎路 此路是潮人为纪念唐时在潮为官的韩愈而兴建的。此路长340米,宽约10米,它位于昔时府衙前,称府巷。东段称东府巷,西段称西府巷。东端与太平路相交处原有“韩昌黎伯”坊,上书“昌黎旧治”,1922年辟为马路时,命名为昌黎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称的来历


文星路 此路南连昌黎路,北接中山路,南端西侧有明朝年间重建的海阳县儒学官(俗称学宫),人谓“一路文星”,意为缅怀老师,盼文运亨通,因此称文星一路。原来在路首竖有“文星一路”石碑,后来简称为文星路。

义安路 明初名“仙街”或“新街”,因路北正对昔时府治大门,又称府前街。1923年拓建马路时,为纪念潮州昔时“义安郡”的美誉,遂改名为“义安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称的来历


南春路 长1207米,宽10米。旧名南门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筑石砖城,开七门,出南城门过南濠吊桥就是街首,街头向西南延伸与春城楼,1927年开辟马路,取南门到春城楼首字改称南春路。

西马路 长761米,宽6米,从太平路百货大楼至仙街头一段,因旧时开元寺范围较大,路在开元寺后,称开元后巷,简称后巷,与太平路相接,称后巷头。中段与西平路相交处,原有一小庙,石匾门额题“名胜境”,故此路段也称名胜境。由此到西门一段称西门街。民国期间经整修,为通向西门主道路,统称西马路。

北马路 旧称赞善街或北门直街。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杂志》载:“自北门抵观音阁,赞善街向南延伸至玄武庙(今真武宫)。”民国11年(1922年),辟中山路横穿赞善街后,赞善街遂止于中山路,南段改称“真武宫巷”,北段改称北马路。1947年秋,北门商户集资,对北马路裁弯取直,1974年又进行全面整修,现为北门主要商业街。

东平路 长1400米,宽3-6米。以水平路为界,北段称上东平路,南段称下东平路。昔时属韩江堤岸,称东堤,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指挥俞良辅筑石砖城,被围进城里成为一条内街,称为东街,解放后改称今名。

西平路 长1495米,宽4米。旧称西街,以开元路为界,以北称上西平路,以南称下西平路。司巷一段,旧有“岳伯”、“省郎”两牌坊,称“岳伯亭街”。下西平路北端昔有分巡道行署衙门,其后面小巷称道后巷。

开元路 长668米,因开元寺而得名。文革时曾改称群众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称的来历


环城路 文革期间划段为“解放东路、解放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因为它们环绕古城东、西、南、北侧,1981年地名普查时统称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