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不少人不能客观、公正看待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4796054428


有些人只拣好的说,有些人专拣问题讲,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是个例还是很普遍,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不能说没有问题,坦然接受现实。


孙武123456


什么客观公正,好冠冕堂皇。放眼社会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自说自话而已,有多少人能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过。教育界的代表说: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符,教师怨声载道要求增加工资;公务员队伍的代表说:公务员工作量很大压力很大待遇太低,要求提高收入;演艺界代表说:演员特别辛苦是高危职业,大多数人的收入很低,收入高的很少……总之一片诉苦声,这本无可厚非,争取自己的权益嘛,商品社会钱当然多多益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吧。剩下的工人,农民,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其实就是失业者无业者】,也只能私底下发发牢骚了,谁让自己是弱势群体呢,谁让自己没话语权呢,他们郁闷的时候嘟囔几句也在情理之中吧,有哪一个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的呢?什么叫客观公正,请别拿这句广告词或者是口号来愚弄众生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这样纠结的走下去吧。


云遮月3216


社会问题客观存在,让人提意见天不会塌下来。由于人的生存环境不同,身份、职业、地位各异,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提出社会问题自然就不一致。有人说真话,有人说假话,有人爱听真话,有人爱听假话,各取所需。没有公平,何来公正?可有人宁愿相信主观臆想,也不承认客观事实。甚至讲真话的人遭排斥,讲假话的人受重用,这就是潜规则。金钱至上,嫌贫仇富,这就是社会现实。不过,没有问题就不是社会,社会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无人解决或解决不彻底、不公正。所以,要倾听不同意见,合理釆纳,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付从权


客观公正的看待社会问题这里我要说两种。一种是小范围的小事而有很多人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因为这个所谓的社会问题,太明显简单不过所以被很多人客观公正的指出了,这肯定与文化修养阅历等等没有绝对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广大的民众看问题是绝对客观的。只有在他的表述中他的言行中才能分清看得出对错。分清他的立场。就怕的是高高在上的人明明是错的还看不起藐视群众的眼见。另外一种就是国家社会的深层次的问题。确实是不是一般民众该管该客观认识而发表有深度的长篇鸿论。也就是说即使知道他也无可奈何的。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客观公正的看社会现象绝对是大多数人,他们不想说而已。


黄莹21053935


我来试谈几点,以抛砖引玉。一,改革开放初,农村来了分因到户,原大队来了个卖卖卖,分分分,少数胆子大的干部以及跟干部关系好的人肥了富了,一下子把集体资产吞为己有。农民群众眼睁睁看着能不发牢骚吗?二,一部分原国有财产一下子个人承包,损了国家,肥了私人,工人们能不发牢骚吗?三,当时有权有势的人一下子把大量的国有财产归为己有,成了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不发牢骚吗?四,房地产开发商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来搞开发?不还是跟银行勾结,里应外合地瓜分人民存款和国家财产来暴富的吗?五,房价为什么那么高?不就是开发商炒做的吗?为什么?因为,他们原来贷五亿(打个比方),要给行长一亿。自己只用了四亿,要还五亿。房不涨价能行吗?加上地痞流氓(当时的乡村组干部),要钱分钱,更有甚者,一层全是我的,其余是你的。你说,开发商能不涨价吗?等等。……不一而足,你能不让知情的老百姓发牢骚吗?


周笛zt


因为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太多了,不要怪别人怎么说,反正我个人是对这个社会寒心了。


活着就是幸福开心的


什么叫公正?什么是客观?一个农民工绝不可能站在开发商的立场和角度去评论社会。同样城管与小贩,医生和患者,教师和学生,能够站在同一个角度去客观一至的看问题吗?

你这个问题就有混淆概念的嫌疑,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训斥弱势群体。

在过去小学的课本里有一篇文章,说的就是狼埋怨羊弄肮了河水,不管怎样说,总是羊没有理。

羊和狼从来都不会有共同的观点。





泰山124453211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讲清了这个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阶级中生活和工作,利益不同,立场、观点和看问题方法也不同,所表达的意见也不同。而且往往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表现。


逸仙103686071


你这提问就是一个语句在打架,语言结构就是一个病句。不少人不能客观公正的看待社会问题,不少人就是很多人,很多人不能公正的看待社会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不公平不公正了,那这个社会本身就是真的意味着不公平不公正,客观不是你叫客观,也不是某一个人叫客观,一个社会所有人都是他人的客观存 ,不是只是你一个人是他人的客观存在,你的意见代表的是主观,别人的意见相对于他自己也是主观意见,如果所有人的观点都是主观的,那他提出问题时相对于他人时又是一种客观反映,致于这种客观反映是是现像或本质,那就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的问题了,这社会到底公不公平,不是由少数人去表达公平,正好公不公平是由多数人去表达,少数人说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则意味着这社会肯定不公平,多数人说这社会公平时这社会肯定是公平的。

你说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有人表达社会问题公不公平不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表达,你要别人站在你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流氓行为,让别人成为你,让你成为别人,这不是如何证明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的问题,而是如何证明你是他,你是我,我是你,我是他的问题,要谁能证明这样的问题,那基本可能被正常人当成神经病了。我怎么可能会是他,我只能会是我。我看待问题只能是我的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我就是他的问题,而是设想一下我处在他处在的条件位置及环境中,以我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是什么情况,不是说一换位思考了,我就不是我了,我就不是我的角度看待问题了,我就成了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了,一换位思考,就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他不是他了,那这样的话,那谁是你,谁是他,谁是我,离了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哪还有自己。如果社会多数人看待社会问题公不公平不代表客观,那请问看待社会问题哪还有客观标准?


隆中知鸟


解放初期,由苏区到解放军的集体主义至上延续,以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是绝大多数国人的价值取向,那时候的人,羞于提及个人利益。至文革,除了个别领域,比如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等,这种集体利益至上大体是被破坏的。至后来,一切向钱看,重商主义利己主义大抵是在社会上占了上风。不否定还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中流砥柱还是以自身的觉悟将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但多数人都将价值判断转向了自身的得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或者是有时间差的。所以才有小到以一己私利霸占座位,影响高铁按时开车,大到贪赃枉法,损公肥私,耻而不自知!诚然,自私自利是人性底层的东西,不可避免。但是,除了法律,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道德底线的作用,应该是极大的限制人性的恶才是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