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驱车雪天容易打滑,爬坡上不去?后驱车雪天如何驾驶?

你白哥哥


雪地前驱车与后驱车都容易打滑,前驱车打滑概率略低一些,但打滑后的区别只是对车身控制的感受不同。

前驱车在雪地起步不容易打滑也许是唯一的优点,不容易打滑的原因为车身的主要重量都集中在车头位置,比如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为安装这两大总成对车架的加强;重量大对车轮的下压力也就更大,轮胎与地面的抓地力当然也会适当大一些。

而后驱车的车身前后重量相对平衡,尤其是一些前置后驱的性能车或MPV能做到接近50:50的黄金比例,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前后轮得到的压力相同,那么抓地力也会相当,车辆过弯时后轮抓地力升高则能更有效的克服横向作用力以保证不侧滑,车辆失控的极限提高则操控性能更高;其次起步时车辆重心后移,重量同步向后压可以增加后轮的抓地力,大扭矩起步后轮不容易打滑则性能更强。

但是后驱车在冰面雪地上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前后重量相当导致了后轮的抓地力没有前驱车的前轮大,而想要大扭矩大油门加速让重心后移增加抓地力也无法实现,因为摩擦力太小扭矩稍微大一些就会打滑,冰面的摩擦力只是铺装路面的十分之一还不到;所以后驱车在冰面起步时更容易打滑,而且打滑后车轮高速旋转容易带动车身侧滑,这也许是后驱车唯一一个缺点了。

然而加上防滑链后前驱车没有优点,后驱车没有缺点。

不论前驱车还是后驱车,光胎在冰面起步都会打滑,刹车距离也会出现4~5倍的延长,在这种路面驾驶即使是四轮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雪天和冰面驾驶一定要使用防滑链,而且不应使用铁链式的防滑链,这种链子只适合松软的雪地而不是冰面,因为铁链的表面也很滑,在冰面的效果与下图相同。

在冰面上驾驶要使用尼龙材质且表面与破冰钉的防滑链,密集的钉子可以扎破冰面提高抓地力,之后不论前驱后驱还是四驱都能保证安全了;不过防滑链一定要四个车轮都要安装,否则前驱车装前轮能正常起步和刹车,但是后轮摩擦力仍然非常小所以在转弯时仍然有可能甩尾,状态如下图所示。

而后驱车只装后轮也能正常起步但刹车和转弯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刹车时前车重心前移主要依靠的是前轮制动力,在冰面上无法有效前移则只能依靠后轮,但是后轮的制动力总会小于前轮;其次转弯时后轮摩擦力巨大但前轮摩擦力极小,这种状态下前轮即使方向到底也会失去指向性,后轮的巨大推力会克服方向轮指向的微弱摩擦力让车辆走直线,这就是所谓的推头,状态参考下图。

所以在冰面驾驶一定要四轮都安装防滑链,安装之后前驱和后驱没区别,但是在拿掉防滑链后的季节中一定是后驱车的操控感更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只要驾驶技术娴熟,冰面后驱推头是很好玩的,重点:新手不建议尝试。



天和Auto


很多后驱车在雪天容易出现打滑,而且很多很好的后驱车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笔者就先来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现在的车辆的驱动类型,主要是分为前驱车和后驱车等等。

前驱车即驱动轮为前轮,形象的理解就是“拉”着车跑,现在大部分车都采用这种驱动方式;同理,后驱车的驱动轮为后轮,形象的理解就是“推”着车跑,这种驱动形式多用于豪华轿车,比如宝马汽车,奔驰汽车以及奥迪汽车等等。

后驱车型是推着汽车前进,也就是说车子的重量集中于前部,而动力来自于后轮。

那么当车子的重量与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大于后轮所提供向前的推进力时,车辆就根本无法前行。

雪天路滑,后轮所提供的推进力更有可能小于车子的重量与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所以就导致了打滑的现象。

对于雪天光滑的路面,如果是自动挡车型,就需要活用怠速起步。我们松开刹车之后,先由发动机怠速,让车缓慢行驶,再轻踩油门,车辆就可以缓慢起步了。

如果后轮被雪卡住,怠速不能让车移动,就缓缓给油,车只要稍微有向前的速度,就稳住油门,直到车辆能正常行驶。

如果后轮打滑,就立刻停止给油,松开油门,踩住刹车,不让车来回溜车,往后倒一点,再尝试起步。

再者,雪天刹车,一定要缓踩刹车,早做刹车动作,刹车过程要慢慢进行,先浅踩刹车,保持一段,车速降低之后,再慢慢深踩刹车,直到车身停稳。

千万不可以太过急躁,一定要小心为主。

总而言之,雨雪天路面湿滑,车辆也会变得更难操控,所以我们在雨雪天驾驶车辆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