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他在宝应首倡“24小时不打烊”

“24小时不打烊”,如今的年轻人对此都很熟悉了。30多年前,这可是个新鲜事。老百姓为了买到煤油、电灯泡、明矾等生活日用品,连夜排队。

今天,记者在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见到了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是宝应“24小时不打烊”的首倡者,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见证者。


30多年前,他在宝应首倡“24小时不打烊”


40台黑白电视机引发“万人空巷”

文昌花园社区鸿泰家园的居民张同元,出生于1949年,退休前在宝应县工作。1975年从部队复员后,他进入了宝应县原五金交电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五交化公司),成为批发部的一名负责人。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是计划供应的。老百姓生活所需的五金、家电、化工产品,都由我们公司供应。”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物资供应,张同元只能想到两个字“匮乏”。

张同元说,1977年,从扬州五交化公司拨付到宝应县的40台南京产的黑白电视机,一下子引起“万人空巷”。“当时宝应县有80万人口,只有40台电视机,请问怎么分配?”毋庸置疑,40台电视机被一抢而空。

2斤明矾也是稀罕物

“老百姓的物资匮乏,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张同元记得,一个下级批发商找来,请他批2斤明矾。“我说,2斤没有,只能给你1斤,其他乡镇还需要。”缺斤少两、大打折扣,成了张同元批条子的“常态”。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都不清楚明矾是做什么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自来水没有普及的年代,家家户户要靠井水、河水生活,明矾可用来净化水。在当时,小到煤油、明矾、油漆、电灯泡,大到各类家电,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与五交化公司打交道。

“扬州拨付到宝应县的物资,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为此,张同元和同事们想尽办法,去上海、徐州等地进物资,尽可能弥补空缺。

首次提出“24小时不打烊”

物资进回来了,可老百姓还是抱怨买不到。怎么回事?张同元调查发现,营业时间短了。“国营商店的店员到点下班,老百姓这时才下班回家,怎么可能买得到?”

为了改善老百姓没时间购物的情况,张同元建议搞“周末经济”,首次提出了“24小时不打烊”的概念。“那个年代,人们单休,一个星期只休星期天一天。我就提出,星期六这天晚上不打烊,星期六营业24小时。”张同元说,这样,人们星期六下班回来,就能趁着晚上购物了。

在30多年前的宝应县,24小时不打烊的超前理念一提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张同元记得,当时的五交化公司、副食品公司和百货公司位于同一个十字路口,当地人戏称为“金三角”。“24小时不打烊”提出后,每到周六晚上,“金三角”一带灯火通明,人们排着队购买生活日用品。

“连夜排队购买生活日用品的盛况,也只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才会出现。现在,谁还会夜里去超市排队买日用品呢?”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见证者,张同元感叹:“国家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物资不再匮乏了。”

扬州发布记者 朱轩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