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炎症會“吃”骨頭!警惕2個信號,及早保護關節

人們如果歲數大了,容易出現一些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其實,有些關節不適是因為有炎症引起的,因此注意保護關節對大家的身體健康是相當重要的。值得大家重視的是,下面這種炎症會“吃”骨頭!警惕2個信號,及早保護關節,大家趕緊從現在做起吧。

这种炎症会“吃”骨头!警惕2个信号,及早保护关节

有一位患者,他並沒有受過外傷,卻突然發現自己左腳踝腫大,腫脹甚至一直延續到膝蓋。膝蓋腫得像西瓜一樣,疼到無法行走,腿部的皮膚也變成了深紫色。

經過影像檢查,醫生髮現患者的一側髖關節出現了明顯的粘連,形態也變得不規則,周圍還有很多積液。這種骨頭被“吃掉”的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骨侵蝕。

骨頭是支撐人體站立、行走、活動的重要結構,它一旦被侵蝕,不僅我們的生活質量會直線下降,內臟器官也因沒有骨骼的保護更容易破損、發生意外。

已經發生骨侵蝕的骨骼往往不能逆轉,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但如果我們能在早期發現,及時干預治療,就可以避免手術,減少痛苦。

那要如何才能早發現呢?其實只要仔細觀察皮膚就可以。

侵蝕骨關節的液體其實是關節腔積液,裡面含有很多無菌性炎症,骨骼長期浸泡在這些積液中,就會慢慢地變酥、變軟、變脆。

這種無菌性炎症,有時候會在皮膚上發出一些預警信號。比如說,如果身上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皮疹,而且久治不愈,那就需要警惕它有可能跟免疫系統紊亂、代謝功能異常,以及骨關節積液有關,有時候它甚至還提示有心肌損傷、腫瘤的風險。

這種皮疹就是牛皮癬,它會出現在人全身的很多部位,如頭部、腋窩、手掌、腳等。一般病人都是先發皮疹,過不了幾年,就會開始出現關節炎的症狀。

所以,如果你的指甲上有凹陷的小坑,或者身上有點狀或片狀的牛皮癬,那就需要警惕免疫系統紊亂、骨關節積液的發生。

此外,B超也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關節處的無菌性炎症。定期進行關節B超檢查對於預防骨侵蝕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骨關節被“吃掉”,元兇就是關節積液帶來的無菌性炎症。無菌性炎症往往伴隨有皮疹、指甲凹陷等症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症狀表現來發現關節問題,早期干預治療。

綜上所述,我們的關節健康也需要及時預防的,如果不注意早期發現的話,很容易造成關節疾病嚴重的後果。以上講的是無菌性炎症,患者可能有皮疹的症狀表現,另外這種炎症會“吃”骨頭!警惕2個信號,及早保護關節很關鍵,這兩個信號就是皮疹,指甲凹陷等,希望朋友們發現異常及早去醫院接受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