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從查士丁尼時代起,拜占庭與薩珊波斯帝國之間的戰爭就陷入了這樣的窘境——羅馬不再擁有馬可·奧勒留或者戴克裡先時代的龐大兵力優勢,反倒是總人口不及拜占庭的波斯帝國可以屢屢動員起如同汪洋大海般的大軍,向拜占庭帝國的邊防線發起海嘯一般的衝擊。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戰爭背景

首先,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庭需要因為漫長的邊防線而分散兵力,第二,此時波斯人的動員能力有了質的提升。經過喀瓦德和庫思老時代的改革,薩珊波斯完成了從權力分散到中央集權的轉型,正處於動員力驚人的封建軍國主義時期。

得到自由的人民渴望洗劫附屬的拜占庭東部行省來進一步獲得財富,高效的徵稅體系使得波斯沙王的國庫充盈,完善的常備軍制度提高了可觀的動員效率——這一切的一切,使得波斯人能對拜占庭發起一波波人海戰術的攻擊。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作為千年帝國,拜占庭內部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要複雜得多,嚴重的土地兼併與貧富分化使得動員效率嚴重下降,甚至經常需要僱傭蠻族作戰。但只要還有一部分願意與國家休慼與共、意氣相期同生死的精英階層,東帝國就絕不會重蹈西羅馬被異族反客為主的覆轍。而這些勇猛尚武的貴族或是中產階層出身的武士,比波斯士兵擁有更好的訓練和裝備,成為支撐帝國的脊樑。查士丁尼時代的戰神貝利撒留麾下“布契拉提”私兵所向無敵的戰績,展示了精銳騎兵令人咋舌的性價比,而拜占庭重騎兵也逐步在質量上超過他們的波斯對手,來彌補數量的不足。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東羅馬騎兵精銳中的精銳

波斯人憑藉龐大的總兵力和高效的動員體系,往往把握著戰爭的主動,從各個方向衝擊拜占庭漫長帝國的邊境。然而在正面會戰中,數量處於劣勢的拜占庭野戰軍卻往往能粉碎以徵召兵為主體的龐大波斯對手。

會戰前夜的拜占庭軍隊改革

公元586年的索拉孔會戰,正是雙方軍隊優劣的典型表現。

當時正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改革家皇帝莫里斯一世在位時期。在被那場可悲的兵變粉碎一切榮耀之前,莫里斯是直追查士丁尼的雄武之主。在提比略二世時代,莫里斯就已經戰功赫赫,繼位後他轉型戰略家和軍事理論家,撰寫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古軍事名著《戰略》,並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改革。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公元6世紀前期降臨東南歐並與拜占庭發生碰撞的阿瓦爾人是來自東方的新對手,他們的騎兵擁有木框、皮面的馬鞍,雙邊硬質馬鐙,以及用多層薄銅片穿制的護喉。拜占庭人非常欣賞阿瓦爾人的裝備並很快參照對方進行了改進,由於拜占庭重騎兵有著更重的裝甲,偏重於突擊戰術,因此從普及馬鐙中獲益更大。配備成熟馬鐙的拜占庭具裝騎兵能更穩定地駕乘戰馬衝鋒,並能從衝刺和肉搏中更平衡地使用大的防護盾牌、騎矛與劍來廝殺,這也大大地提高了羅馬騎兵的訓練速度並降低了訓練成本。

莫里斯認為,羅馬騎兵應該配備阿瓦爾式配有旗幟的騎矛,矛杆中間裹有皮革;騎兵劍用阿瓦爾式的外為亞麻,內為羊毛的圓領圍繞起來;馬匹輕型胸甲和頸部覆蓋物(可能是馬匹軟甲護頸)用阿瓦爾式;軍人的服裝,特別是他們的外衣,無論是亞麻、羊毛或糙羊毛,應該是寬而大的,根據阿瓦爾樣式剪裁,這樣可以牢固地覆蓋膝蓋,保持在行軍中有整潔的軍容;阿爾瓦模式的圓形且寬敞的帳篷是很好的,它們是實用性和美觀性的結合。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在莫里斯時代,為了訓練方式的方便,羅馬人改變了騎兵的編隊方式。他們不再像過去一樣,將鐵甲重騎兵單獨編隊,儲備在陣後作為決定性突擊力量,而是編成“混合騎兵編隊”。即使是馬鎧裝甲較輕,甚至是沒有馬鎧的拜占庭輕騎兵,也會與馬鎧較重的拜占庭重騎兵編成一隊作戰。

這個時代的拜占庭重騎兵還強調騎射能力,被稱作雙重重騎兵(兼具衝擊與射擊的功能)。莫里斯時代的雙重重騎兵比查士丁尼時代更強調行進間射擊,他們可以從馬背上甚至奔跑的馬背上向包括後方在內的所有方向熟練地發射箭矢。由於受到原汁原味的遊牧民族阿瓦爾人的影響,拜占庭精銳騎兵們操起了東方敵人所用的“帕提亞戰術”。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波斯人的準備

公元586年爆發的索拉孔之戰中,波斯人仍然是進攻一方。當時在位的波斯沙王是霍爾木茲四世,他擁有乃父庫思老一世留下的豐厚遺產,而庫思老大量摧毀舊貴提拔新貴導致地方分離危險性增大的弊病尚未表現出來。

薩珊波斯帝國的改革總體上非常成功,就連向來虛弱的步兵力量也因為常備軍制度的完善而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騎兵作戰方式卻沒有多少改變,甚至可能不如以往;徵召起來的騎兵力量或許在紀律性上可圈可點,但出身農民或者小軍事貴族的波斯騎兵在個人戰技上往往有所欠缺;薩珊騎兵對於弓箭依然強調射速而不是力度,在卡利尼庫斯戰役戰役中貝利撒留一度依靠強勁的硬弓讓波斯人吃了大虧(雖然此戰以貝利撒留馬失前蹄,落敗於波斯的精銳之師成為其一生中唯一的戰績汙點告終)。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當波斯大將卡爾達裡幹(意為“黑鷹”)率領龐大的波斯軍隊向拜占庭帝國的邊境發起進攻時,莫里斯一世早已派遣大將菲利皮庫斯作為東方大統帥、美索不達米亞前線總司令嚴陣以待,拜占庭軍隊成功控制了當地水源,在索拉孔平原佈陣等待薩珊軍隊。菲利皮庫斯是莫里斯麾下的帝國雙璧之一,與後來橫掃阿瓦爾人的普利斯庫斯將軍齊名。

波斯人會因為水源被敵人控制而喪失決戰勝利的信心嗎?不,他們一如往常,調動了優勢的資源,優勢不僅表現在兵力還體現在後勤上。波斯人派了大量的駱駝來為他們的軍隊攜帶和輸送飲用水,並打算在拜占庭軍隊休息日(星期天)那天發動突然襲擊。然而,菲利皮庫斯手下的外籍阿拉伯傭兵在偵察時抓住了幾個波斯士兵,知道了波斯人攻擊的日期,這天降的大好消息讓菲利皮庫斯得以有時間準備迎戰。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雙方軍隊構成

雙方的軍隊都以騎兵為主,包括弓騎兵、槍騎兵與一部分具裝重騎兵,在兵力上,波斯人明顯佔優勢。拜占庭統帥菲利皮庫斯根據偵察兵的情報來佈陣,將他的軍隊佈置在高地,面對薩珊軍隊前進的方向,他的左翼有丘陵保護。

拜占庭的左翼由腓尼基公爵艾裡菲拉達斯統領,幷包括一支匈人輕弓騎兵隊伍;中央陣線則由老希拉剋略統領,他的兒子就是後來伊拉克略王朝的開創者希拉剋略皇帝;右翼是由維塔魯斯統領的精銳騎兵。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薩珊軍劃分為左右中三陣,右翼統領是墨鮑德斯,左翼統領是卡爾達裡乾的侄子,卡爾達裡幹則親自坐鎮中軍。薩珊軍隊離開他們的駱駝補給隊之後,稍作停頓,便快速向拜占庭軍陣發起進攻。當他們靠近時開始發射箭矢,拜占庭騎兵同樣用精湛的弓箭技巧還擊,一時間天空被飛箭羅織成的大網遮蔽。

激烈的會戰

驍勇的拜占庭騎兵首先發起了衝鋒,他們比起波斯騎兵有著更加精良的裝備和優秀的戰技。羅馬軍隊右翼很快擊垮了薩珊軍隊的左翼,並開始向波斯人的主戰線迂迴。但這時候,意外突然發生了,幾乎使得拜占庭軍隊因此陷入慘敗的境地。

一些右翼騎兵分隊的拜占庭騎兵自作聰明,離開右翼編隊,去攻擊處於後方的波斯駱駝輜重隊。一方面,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切斷對方的水源補給,另一方面,那裡還有大量金銀珍寶等用於戰後賞賜的物資。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筆者猜測,波斯人將駱駝輜重隊放置在拜占庭騎兵可以觀測到的地方,除了縮短輸送補給水所需的距離之外,也有誘敵的目的。在高加米拉戰役中,亞歷山大大帝曾經以大流士三世的家眷為誘餌,誘使打穿馬其頓陣線的波斯突擊隊直取後方輜重營而去,而不是實施背擊。這場戰役的慘痛回憶數千年來一直在波斯人心頭陰魂不散,或許波斯人此次正要師法亞歷山大大帝的故智。

雖然莫里斯一世經過軍事改革,建立了非常正規的組織結構。但拜占庭騎兵表現出的軍事紀律和集體意識似乎在某些時候比不上經過嚴格常備軍訓練的波斯人。實際上,最後莫里斯一世的霸業也是被猝發的軍隊譁變所摧毀,而非早有預謀的叛亂。部分右翼騎兵的違抗軍令擅自行動,導致右翼重騎兵突擊力量的削弱,薩珊主將馬上投入預備隊,穩住了中央陣線。

波斯人雖然單兵戰力不及拜占庭騎兵,但他們擁有可觀的兵力優勢。必須速勝!拖得越久越不利。在後方將一切都看在眼裡的拜占庭主帥菲利皮庫斯心中默默想道。如果不能在短促的突擊中快速打垮敵人,兵力充沛的波斯人的反攻會越來越難以對付。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菲利皮庫斯作為帝國雙璧之一,展現出了他的名將風采。他命令一位可靠的貼身衛士戴著自己的樣式獨特的頭盔,騎著不披鎧甲的快馬衝到前方重整右翼。這名衛士完美地避開了敵人的散兵追上右翼攻擊波斯輜重隊的騎兵,他們看到主帥的頭盔與衛士手中明晃晃的戰刀,想起菲利皮庫斯平時的威嚴,才意識到如果繼續放肆妄為,等待他們的將是軍法的嚴懲,於是他們立刻恢復秩序,調轉馬頭從側面攻擊波斯人。

中央陣線的波斯騎兵已經利用這段空檔,集結了力量反擊,不但中央的騎兵們在對沖中眾寡不敵,就連右翼騎兵也在試圖打擊波斯中軍側翼時被擊退。菲利皮庫斯眼見局勢危急,當機立斷,下令中央陣線的騎兵們下馬,用騎矛和大圓盾組成一道“盾牆”,後排騎兵則在盾牆之後亂箭齊發。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巔峰時代的羅馬軍團(羅馬帝國前期已經從長劍流回歸到槍矛流的羅馬軍隊)在拜占庭重騎兵的身上覆活。一

步當五騎,這就是精銳拜占庭騎士的實力!

從這批拜占庭戰士的全能性和紀律來看,他們很可能是菲利皮庫斯本人的私兵為核心構建的精銳部隊,在訓練和紀律上與其他拜占庭精銳騎兵相比照樣有霄壤之別。須知下馬後抵抗優勢兵力的波斯具裝騎兵衝鋒比起李陵在浚稽山抵禦匈奴弓騎兵艱難百十倍,然而奧古斯都和提比略的戰魂彷彿在拜占庭勇士們身上燃燒,他們組成滴水不漏的盾牆,牆後弓弩激射如同漫天花雨,波斯騎兵紛紛在人喊馬嘶中轟然倒地,濺起一片血海流波。

即便波斯人衝擊到正前方,拜占庭中軍的陣線也頑強抵禦,絕不後退一步。這些騎士下馬作戰時體現出的作為重步兵的軍事素養令人歎為觀止。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而拜占庭左翼的騎兵趁著中央纏鬥的機會,也和迂迴的匈人輕騎兵合力夾擊,擊潰了當面的波斯人右翼。顯然現在勝負都取決於中央了。

這場時間的賽跑中,拜占庭人得到了上帝的青睞。波斯人以優勢兵力仍然無法突破羅馬軍隊的中軍,而重整的拜占庭右翼已經返回,戰局塵埃落定。

拜占庭的完勝

在如同坎尼會戰的兩翼夾擊下,波斯軍隊如同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轟然崩潰,全面瓦解。拜占庭軍隊奮勇追殺,一路上還繳獲了波斯人儲存水源的駱駝隊伍,使得波斯逃兵們紛紛因為缺水而倒斃於路,有些在長期乾渴後找到了水源,卻因為狂飲導致水中毒而死。

586年的索拉孔會戰與公元533年戰神貝利撒留征服汪達爾王國的特里卡梅倫戰役十分相似,步兵在整場戰役中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完全是騎兵敲定勝負。而薩珊重騎兵面對羅馬騎兵的優勢,這時早已蕩然無存了。拜占庭人則將迎來屬於他們的重騎兵的500年。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但就當時而言,索拉孔會戰並非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這個地區的戰爭隨後又持續了數年,波斯人超高的動員率仍讓拜占庭煩惱。

不過拜占庭人的勝利鼓舞了他們在東方的盟友西突厥汗國的莫何可汗。公元588年莫何可汗率領十萬大軍西征薩珊波斯,卻在普勒·魯德巴峽谷戰役中被薩珊名將巴赫蘭·楚賓射殺。

這本是令人激奮的勝利,但功高蓋主的巴赫蘭·楚賓和沙王霍爾木茲四世矛盾快速激化,最終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弒殺了霍爾木茲四世。

索拉孔會戰:輕鬆擊敗西突厥的薩珊波斯軍隊,卻被拜占庭打爆

莫里斯一世當機立斷,扶持霍爾木茲四世之子庫思老二世反攻,解決掉了篡逆者巴赫蘭·楚賓,獲得了庫思老二世割讓的大片土地,在波斯-羅馬戰爭中成為了勝利者。然而志得意滿的莫里斯並不知道,這只是更慘烈的兩大帝國對決的前奏而已,而他自己將在這一切發生之前,就被時代的怒潮所吞沒。

小結

東方軍隊人數更多,但西方軍隊更為精銳,從希波戰爭以及亞歷山大東征開始,這一局面就已然固定了下來。拜占庭國土四面開放,需要應對四面八方不同的敵人,相較之下,薩珊波斯的主要敵人就是美索不達米亞以西的拜占庭軍隊,他們可以將主力集中在這個方向,不斷地對拜占庭勢力發起進攻,同時,東方的西突厥並不能對薩珊波斯構成足夠的威脅。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薩珊軍隊在面對兵力劣勢的拜占庭精銳時,仍然負多勝少,其首都泰西封也不止一次受到威脅。這樣的對比也體現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少量的騎士部隊往往能殲滅數倍的東方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