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攝於陽山

陽山被人稱為是橫峰最偏僻的村子,它位於新篁辦事處山黃林分場,橫峰最高的山峰米尖峰(1366.6米)就在此地。來到陽山也純屬一場意外,因為導航沒信號走錯路來到了金龍山,後來看到路邊的路線圖就臨時改變決定,想看看陽山到底有多偏。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基建達人們搬運風車葉

事實證明每一個偏遠的村子都有一條無比崎嶇的路,每一條路的背後都有中國基建狂魔的身影。在通往陽山的路上我們同運輸風機基建達人們打了個照面,巨大的風葉沿著山路緩緩前行,葛源麒麟峰上的四座白色的大風車估計就是他們的傑作。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路過暗夜星空保護基地,沿著九曲迴腸的山路前行近一個小時,終於看到陽山的樣子。一個白牆藍瓦,依山而建的小村子。偏遠是真的偏遠,之前覺得烏石頭夠偏了和它相比都算不上偏,偌大的山林裡幾乎看不見其他車輛。陽山人大多都是福建的移民,當初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要遷移至此。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陽山

同山裡的植被生長趨勢一樣,村子大部分人家都住在山的陽面,少許房屋零星散落在山的陰面。這裡的建築保留了傳統木結構,屋子內部的隔牆、傢俱也大多采用木製方式。因為陽山竹林茂密,村民們巧妙利用竹子製成各種器具。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村民木結構老房子

我們沿著石板路向上走一陣麻將聲打破寂靜的村莊,瞬間給村子增加一絲煙火氣,村子雖然人少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清冷,即使是在這麼偏遠的山村人們也能尋樂子。

即使在這麼偏遠的村落裡也能看見祠堂的影子。村子左上方的藏有一座小房子,門的上方寫著“萬氏宗祠”,村裡總共有70戶人估計大多數都姓萬。祠堂旁有一棵高大的紅豆杉,有著600多年的歲數,從樹底的社廟可以看出這棵樹在村民心中地位很高。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萬家宗祠

陽山也是吊鍋的發源地,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獨特的飲食習慣。這裡海拔近千米,冬天溫度比外界要低6至7度。長期住在深山裡的村民們自然會選擇採用簡單省事方式來做飯,吊鍋這種方式普遍受到山區人們喜歡。吊鍋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做飯省事,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在維持食物的溫度同時順便取暖。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吊鍋 /圖幸福新橫峰

吊鍋不是火鍋,兩者看起來十分相似,烹飪方式也相同都是使用“煮”,但在烹飪工具和食材用料上還是有區別的。總體來說陽山吊鍋比火鍋要糙多了,蔬菜和肉類交織在一起燉為一爐,同東北大亂燉一般。

雖說是大亂燉,但吊鍋的菜品層次多且豐富。醃製好的排骨先放置在底部細燉,各種食蔬依次碼上,最後蓋上油豆腐,等鍋煮的咕嚕咕嚕作響宣告著自己已經成熟。

陽山,橫峰最偏遠的村莊

▲吊鍋/ 圖醉美新篁

陽山吊鍋渾身都散發出兩個大寫的“隨性”,無論是從烹飪工具還是食材處理。喜歡什麼食材自己加,喜歡什麼自己拿,放進吊鍋中萬物皆可煮。吃吊鍋也更容易吃出氛圍,留意食材在鍋裡鬧騰時機,盯緊鍋中的肉,考驗手速的時候到了。

當然跑到陽山去吃吊鍋的遊人,想必也是一位隨性的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