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方臘時絕技消失的英雄1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珍寶,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裡面有很多精彩情節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三打祝家莊”等等,都成為影視劇裡喜聞樂道,爭相拍攝的片段。但是,以我個人的拙見,《水滸傳》有狗尾續貂的嫌疑,特別是征討方臘的片段,作者簡直就是衝著把他們寫死的目的而創作的,很多英雄的絕技好像一下子全部消失,只有和普通將領一樣,靠實力硬打硬拼。

張清,祖籍章德府人氏,虎騎出身,上梁山前為東昌府兵馬都監。張清年少英俊,虎背狼腰,身披連環鎧,掌中梨花槍,座下銀鬃馬,擅長飛蝗石絕技,飛石打將,百中百發,因此,人們都稱他為“沒羽箭”。

徵方臘時絕技消失的英雄1

梁山大破曾頭市,盧俊義活捉仇人史文恭被盧俊義活捉,宋江遵晁蓋遺囑讓位不成,以抓鬮為議,與盧俊義分兵去取東平、東昌兩處城池,約定先取下城池者為梁山泊主。盧俊義帶兵前往東昌,第一戰張清出馬,飛石擊敗郝思文,盧俊義大敗求救於宋江。第二陣,張清大展神威,飛石連打徐寧、燕順、韓滔、彭汜、宣贊、呼延灼、劉唐、楊志、朱仝、雷橫、索超等將,擊退關勝、董平,梁山軍大敗,宋江怒而拔劍割袍立誓定捉張清,吳用設下軍糧誘敵之計,張清中計出城劫糧,飛石打破魯智深額頭,卻被林沖引鐵騎連人帶馬逼落水中,遂被水軍所擒,忠義堂上,宋江力排眾義,義釋張清,張清歸降並引薦著名獸醫皇甫端同來聚義,自此,一百單八將齊聚梁山,英雄排座次,張清位列天捷星、一百單八將之十六,為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五。

張清上山之後,亦屢為先鋒之將當先出馬,在梁山歸順朝廷後,張清隨宋江南征北戰,曾用手中飛蝗石,巧殺遼國上將阿里奇、耶律國寶等人,令遼兵聞之喪膽,戰河北天緣湊合,石打穿梭,遂與少年女將瓊英結為恩愛夫妻,兩人用計巧擒田虎成就了大功。徵方臘跟隨盧俊義大戰獨松關,為給周通報仇,與大將董平步行殺至關上,酣鬥之中,為救董平情急之下用力過猛,槍刺樹身拔之不出,厲天閏乘機一槍刺死張清,就這樣,飛石虎將血染獨松關。

徵方臘時絕技消失的英雄1

那麼問題來了,沒羽箭張清的飛蝗石厲害無比,可是征討方臘時卻很少見他用飛蝗石打擊敵將。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忘了自己會打飛蝗石,肯定不是,一技在手,肯定要在眾人面前顯擺,誰不想人前顯聖鰲裡奪尊啊。張清在征討北遼時,用石子打死了阿里奇和耶律國寶,結果由於驕傲自負被天山勇射中喉嚨,差點要了他的命。這樣一個善於打暗器的勇將,征討方臘就忘了這個絕活。

是江南沒有盛產石頭嗎?答案是否定的。北宋黑暗統治和繁重苛捐雜稅是引發方臘起義的原因,而花石綱就是這一切的導火索。那麼多的奇形怪狀的石頭往東京運,說明江南不缺石頭,張清是有時間蒐集飛蝗石的。他依然有打飛蝗石這個技能,可是原著中為什麼忽略了呢。

徵方臘時絕技消失的英雄1

可見在作者的眼裡,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把他寫死,你不是善打飛蝗石,我偏不讓你用,所以在獨松關也就是張清的最後的歸宿,沒有打飛蝗石的張清憑著一杆長槍肯定也會不落下風。即使張清的槍法並不出眾,可是跟厲天閏幾個方臘將領也可以打鬥幾十個回合一點問題也沒有,或許拖得時間長點盧俊義就可以趕來增援救了他。可是作者讓他死他就得死,張清用力過猛把槍戳進樹裡,還拔不出來了,於是被人輕輕鬆鬆的幹掉,作者也鬆了一口氣,終於寫死了。

所以張清是死的最窩囊的,不但丟了善於打暗器的事實,而且在戰鬥中運氣還極差,不死才怪。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