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名著电影

世界名著,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自身价值已获得世界范围认可,流传超越国界和种族的文学作品。这其中不仅包括国人容易接受的中国作者的著作,也包括大量略感陌生的外国作者的优秀作品。无论原创于国内还是国外的世界名著,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频繁的当代,适时、适度向孩子介绍,即可开拓视野、丰富文学审美,还能培养陶冶情操、完美人格。只不过许多名著中的精华对于阅读能力、社会阅历稚嫩的孩子来说,未必能够理解透彻;单纯让孩子阅读文字,也不大容易产生“身在其中”式的体验感,因而选择文字以外的介绍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名著电影

1961版《基督山伯爵》海报

在我的孩子三年级暑假,学校布置了阅读名著的作业。在和孩子交流名著阅读心得时,发现他对简读本名著中许多名词和场景领会得似是而非,于是就有些担心这些不标准、不细腻的阅读感受会对他产生误导。百般解释未果之时,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些影视作品,或许通过直观的观影,会修正孩子对文字的粗浅理解。于是便在当晚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一部老电影《基督山伯爵》。不想,效果颇佳。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名著电影

目光深邃的基督山伯爵

当天观看的电影是1961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由路易斯-乔丹主演的版本。这部影片曾被上译厂配音公映,近年来被网络上的UP主找到原版彩色片,通过配音音频与原版视频重新组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视听效果。大仲马的这部作品本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加之孙道临、毕克、邱岳峰、童自荣等配音大师的精彩演绎,使得孩子很快就被画面吸引,如醉如痴地观看起来。考虑到影片中许多精彩片段是通过演员的表情传神的,为了说明这些表情动作的精妙,我会在中途暂停影片,一方面让孩子休息眼睛,一方面以成人视角向孩子点明那些精妙所在,并努力以正面态度,批评了“狭隘私仇”,褒奖了“勇于原谅”。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名著电影

海蒂控诉费尔南

尽管开始时孩子因兴致被突然打断,有些焦躁,可听到我的解释后,反倒让他情不自禁地要求回放,并对接下来的段落充满了期待。记得最重要的一次暂停是海蒂在贵族院控诉费尔南那段,海蒂满腔悲愤,几欲哽咽却强忍住没有失声痛哭。孩子没有发现这个细节,在播完这段之后,我停下来问道:“如果你是海蒂,指责仇人时会怎样表达?”孩子说自己会愤怒地大喊。“可刚刚海蒂没有大喊大叫啊。”

孩子显得有些惭愧,忙张罗回放再看一遍。在海蒂强忍哽咽的那个镜头,我又按下暂停。让孩子仔细观察海蒂的神色,孩子马上嚷嚷说:“她这是要哭啊!可,她忍住了。”我非常高兴孩子发现了这个细节:“她为什么没有哭出来?”“因为她坚强。”

当时,我没有说出自己想好的答案,只是用有准备、控制情绪、有教养等理由补充了孩子所说“坚强”的感情基础所在。这个交流给孩子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甚至成为塑造他今天性格的一次不错的教育方式。在他之后上初中、上高中,有许多次被误解的情况,每次他都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让眼泪流在心里,努力以平静状陈述自己的理由。在这次观影后不久,孩子有了自己的QQ账号,他毫不迟疑地为自己取了“基督山伯爵”这个名字,让其他人很是不解,而我却明白其中的缘由。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名著电影

1958版《悲惨世界》海报

直到他上初中二年级以前,几乎每个月,我都会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一部名著改编的电影,当然这些电影该看哪个版本,是由我选择和决定的——哪些版本更忠实于原著,场景更符合历史,演员演技更精湛确实不是孩子能够判别的。在观影期间,我也会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不仅用之前养成的观影习惯介绍那些精妙,也会对影片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进行评说和强调。因此,诸如《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和《茶馆》、《子夜》等中国名著,孩子都通过影视作品不仅了解了故事梗概及发生的年代背景、社会生活状况,更对作品洋溢的人文情怀有了浅尝。更可喜的是,他最后会返身阅读文字,并从中找出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抄录。一路积累下来,到初中时,孩子的文学素养终有了很大的提高,一篇自娱自乐的散文甚至被学校的校刊收录。

并非是我忽视阅读文字的重要性,毕竟时代前行让一些几百年前的作品和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脱节。尽管一些历久弥新的高尚情操并未在今天过时,然而能直观地看到活生生的“原生场景”,对理解那些情操的伟大或许更有裨益。在与孩子一起观影的过程中,父子之间的精神世界、癖好偏爱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对亲子关系的升华都有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