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我们曾经或者仍然以为,因为爱情而结婚,都可以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哪怕再烂,也不会太差,毕竟两人相爱一场。况且,恋爱的终极目标不是携所爱之人的手走入婚姻殿堂吗?

但当我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后,对自己之前的看法要重重的打上问号了。

这部由世界名著改编而成,接近两小时的电影,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米娜以爱情为起点的婚姻,一条是弗洛伦蒂诺对费尔米娜“纯粹”的爱情。

二者虽然都和女主人公费尔米娜密切相关,但走向截然不同。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那些看似恩爱和谐的婚姻,实则暗涌无限

乌尔比诺作为当地乃至全省著名的医生,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做出过许多极大贡献,早已名声大噪,不仅一表人才,还彬彬有礼,关键对费尔米娜一见钟情。

和靠着幻想虚度爱情的弗洛伦蒂诺不同,乌尔比诺医生是多少女孩的梦中情人,却只对她情有独钟。

所以,斩断幻想与现实相差甚远的弗洛伦蒂诺之间的感情后,因为乌尔比诺医生的出现,重新燃起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不久后顺理成章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个男人娶了一个最爱的女人,而女人也嫁了一个最值得托付终生的人,这场婚姻,怎么样都是煞羡旁人的。

可女主人公在七十多岁时对这段婚姻的总结却是:

乌尔比诺是一个好人,一个好丈夫,我想没有更好的了,但是当我回首,我觉得我们的生活里,痛苦艰难大过欢乐,许多无谓的争吵,许多难消的怒火。

真无法想象,一个人这么多年,在磨难中生存,在家庭纷争中挣扎,还怎么能快乐起来,该死,还不知道这是不是爱。

她们的婚姻可是金童玉女的组合,郎才女貌的结合,怎么会和大多数普通人的婚姻一样的可悲呢?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 第一, 光鲜亮丽文质彬彬的乌尔比诺医生骨子里是个相对懦弱的,在费尔米娜看来。

他对妈妈的话百依百顺,当婆婆趾高气扬的对待骨子里骄傲无比的费尔米娜时,他只是握了握妻子的手,不说帮她,就连劝劝双方,当个和事佬,都没有。

所以,倔强的费尔米娜受希望和丈夫搬离婆家,和丈夫过自己的生活,乌尔比诺医生却拒绝了。

  • 第二,对于结了婚的女人来说,婆婆的傲慢无礼,相对可以忍,唯一忍无可忍的是丈夫的是出轨。

其实小说看了一半后,以为在这段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的婚姻里,最先出轨的会是费尔米娜,可打脸来得太快。

对费尔米娜深爱无比的丈夫出轨了,对方曾经是他的病人。

敏锐的费尔米娜不是因为丈夫衣服上有头发,衣兜里有项链,而是衣服上的味道。

胡杨林的《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恰如其分在脑中回旋起来。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费尔米娜要他摊牌,他竟然一五一十的说了。费尔米娜还以为他至少会矢口否认,最少也会有所隐瞒,可是都没有。

他说像是突然把肩上的担子卸了,浑身轻松。

可不是嘛,你把所有的痛苦留给老婆了,你能不轻松吗?你以为对妻子坦率就是对婚姻的忠贞,可对妻子来说要么从一而终,要么别被她发现。

否则,对她的伤害都是无法弥补的,坦白无疑是雪上加霜。

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

被人夸赞,被人羡慕,丈夫口口声声说此生她是挚爱,她也曾经天真的以为这段婚姻是完美的,起码自己的老公是完美的。

可到头来,她的婚姻还不是千疮百孔,完美的老公还不是出轨旁人,她悉心教育的女儿却鄙视她一把年纪不配拥有爱情。

丈夫曾经掷地有声的对她说:“对于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

这是一句很矛盾又富有哲学的话,矛盾在于把幸福看得不那么重要又何来恩爱,更谈不上稳定;哲学在于,对于一个男人而言,稳定的家庭是所有的前提,哪怕只是被人看起来很恩爱,他也会乐在其中,此时幸不幸福则无关紧要。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多少出轨男最终都会回归家庭,站在原配身边,哪怕他们之间可能没有多少爱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有足够的亲情,亲情和贪图稳定性足够打败荷尔蒙引起的激情。

德高望重的乌尔比诺是怂的,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他回到家也是个普通的妈宝男,跟妻子倔强的性格比起来,他顶多就是个光鲜亮丽的懦夫。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回头看看,费尔米娜的一生,费尔米娜的婚姻,都充满了可悲的底色。

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只愿为她觅一个金龟婿,而不在乎她是否真的喜欢,一生钟爱的两个男人,一个给她戴绿帽,一个对她谎话连篇。

第二条主线是弗洛伦蒂诺对费尔米娜的爱恋

这段弗洛伦蒂诺对费尔米娜自认为“纯粹”的爱恋,其实基调过于可耻。

我相信爱情是纯粹的,年轻人的恋爱很美,老年人的爱情也很美,唯独无法接受的是,带着爱情的面具行可耻之事,那是虚伪,不是爱恋。

不可否认,年幼时,不曾有过异性追求的费尔米娜在弗洛伦蒂诺的糖衣炮弹下,其实沦陷过,所以他俩也曾热恋到私定终身,哪怕被所有人反对。

可后来费尔米娜发现自己喜欢的不过是自己幻想的对象,而不是那个猥琐的实实在在的弗洛伦蒂诺以后,她立马斩断一切情愫,断绝一切信件往来。

那时候的弗洛伦蒂诺是值得同情的,为爱倾尽所有却只换来一句“好聚好散”,实属过分。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可是,后来的弗洛伦蒂诺是可耻的,他嘴里念叨着,心里坚信着,自己爱的人是费尔米娜。

从最开始和别人发生关系后感到歉意到后来的恬不知耻,活脱脱从一个受伤的痴情男转变为无可救药的渣男。

还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发生过的情史,电影中说有622人,简直不堪入目。

其实,假如只是一个未婚男和一群女人你情我愿的事情,无可厚非,毕竟都是成年人,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感情,拥有自己的生活。

暂且不论那些不知名的寡妇,数不清和他发生过的女人,他居然猥琐到去招惹已婚的鸽子女,发现妻子出轨的丈夫一怒之下杀了鸽子女;以养女的身份引诱念高中的女孩,最后被他的绝情刺激而死。

这些,他居然没有感到一丝懊悔,反而成为他谈笑的资本。

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无耻到这种地步,我想大概是:

精神的亢奋和肉体的麻痹,他一直坚信自己深爱的是费尔米娜,精神上是纯粹的,而在他的脑中,精神和肉体是可以分开的。

可矛盾的是,他最后一脸真诚的对费尔米娜说“我一直为你保持着童贞”,厚颜无耻于他而言只能算褒义词,而令人作呕倒是很贴切。

最后,弗洛伦蒂诺独白道:

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夜之后,我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归宿。看到这简直怒发冲冠。深深为对感情干净利落,做事果断,对婚姻忠贞,对爱情勇敢的费尔米娜感到不值。

从道德的角度讲,弗洛伦蒂诺是个心理变态的恶魔,坏事做尽却还顶着一张无辜的脸,罪大恶极。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弗洛伦蒂诺是是一个可耻的执着狂,对费尔米娜一生的追求就是终极目标,这份感情里除了执念不知道还剩多少纯粹的爱恋。

造就他此生可耻而悲剧的,一方面是父亲的遗传,年轻时的父亲也和他一样风流成性,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养育他成长。一方面是社会的悲哀,自从他跟着叔叔从事船舶事业并成为高级职员乃至董事长后,金钱和社会地位,会使其增加为所欲为的容易度。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母亲对他的百依百顺,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弗洛伦蒂诺的母亲是相对失败的,他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舍不得让他吃苦,对于孩子的需求,母亲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哪怕托关系求人也要满足他。

母亲对于孩子,倾尽所有去宠溺,不如适可而止的教育,合情合理的约束。而不是给孩子传达一种观念:任何暴风雪来了,母亲都会为你兜着,你就只管为所欲为。

作为人,起码要敬畏生命,尊重感情。

如果是人生,我希望乌尔比诺对婚姻忠贞,弗洛伦蒂诺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子,哪怕最后丧夫的费尔米娜和丧妻的弗洛伦蒂诺兜兜转转后终于在一起了,也胜过一生纯洁的费尔米娜真诚的和满身污垢恬不知耻谎言成篇的弗洛伦蒂诺相守余生。

这对费尔米娜不公平。

可是,假如只是如自己想象的这般结尾,或许也成不了世界名著。

世界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藏尽婚姻的可悲和爱情的可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