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仁宗朝:群英荟萃,世界名著,这是怎样一个时代?

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集文化、科学、经济高速发展的辉煌时代,仅宋仁宗一朝,名臣才子数以千计,群英荟萃,世无其二。唐宋八大家,唐朝仅有两位,剩下的六位刚好在宋仁宗朝全部出现,《清平乐》里也展现了这一面,且还是初高中时代“熟读并背诵全文”的老牌明星。从宋朝六大家,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清平乐》宋仁宗朝:群英荟萃,世界名著,这是怎样一个时代?


苏洵,是宋朝六大家年龄最长的一位,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年轻时的苏洵不爱读书,更喜任侠之事,去过不少地方,眼界格局开阔,为他后来的文风奠定深厚的基础。苏洵在政坛上不及其他五大家活跃,但擅长散文、政论,且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多部作品并传于世。


曾巩,12岁就能出口成章,拥有超群的记忆力,祖父、父亲都是北宋名臣。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及第,为官期间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宋神宗年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他的文章诗句给人“古雅、平正、冲和”的感觉,文学成就突出。不仅是才子,更是贤臣。

《清平乐》宋仁宗朝:群英荟萃,世界名著,这是怎样一个时代?


欧阳修,就是著名的《醉翁亭记》作者,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侍三朝皇帝,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欧阳修开创北宋最早一代文风,是正儿八经的文坛领袖。他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史学成就极高。宋仁宗明道二年才亲政,欧阳修几乎伴随宋仁宗执政生涯的全部,他一生作品很多,《醉翁亭记》仅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这个名字即便不提到唐宋八大家,也很熟悉。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随后在地方上任职,政绩显著,宋英宗年间拜相。王安石在政治上,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在文化上,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文风擅长于说理与修辞,自成一体。

《清平乐》宋仁宗朝:群英荟萃,世界名著,这是怎样一个时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文豪苏轼的词。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及第。在宋仁宗时期,仕途相对平坦,宋神宗时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他的诗、词、散文、书、画皆有不朽的成就,词风豪放,文风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独具风格,成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苏辙,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于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及第。在宋仁宗一朝因年轻资历有限,未居高职。宋哲宗年间,官至宰相。苏辙文坛上,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诗风淳朴,文采斐然。苏辙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政和二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获赠太师、魏国公。

《清平乐》宋仁宗朝:群英荟萃,世界名著,这是怎样一个时代?


宋仁宗一朝,除了这列入唐宋八大家的六位,还有现存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科学《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荔枝谱》的作者蔡襄、《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苏子美)、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晏殊……当然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恢宏时代,文采飞扬处处可见,应了苏轼那句“千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真真切切被震撼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