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身為溧陽人,卻不知道溧陽是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今天,小掌櫃就為大家科普下溧陽這些音樂文化。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蔡邕的“焦尾琴”與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被人們譽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東漢著名的文學家、音樂家蔡邕竟在溧陽有著一段看似平淡其實並不平凡的人生插曲,那張與他詩文一樣流芳千古的焦尾琴正是在溧陽製作而成的。

據傳,蔡邕善彈琴,在溧陽,他教女兒蔡文姬彈琴。有一次蔡邕路過觀山,看見有一個人正在拿青桐木當柴燒做飯,架起一口大鐵鍋,下面正在燒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陣作響,火勢正旺。蔡邕在旁邊經過,忽然發現一塊上好的青桐木正在燃燒,他知道青桐木是做古琴最好的材料了,這樣燒掉非常可惜,於是連忙把這塊木材抽了出來,撣滅上面的火,他一邊仔細端詳著這塊燒焦的木頭,一邊連聲說:“可惜,太可惜了”。

他這種舉動,把燒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釋說:“這塊木頭是做琴的好材料,燒掉實在是太可惜了。”燒火的人笑了:“原來如此,既然您這麼喜歡,就拿去好了。”令蔡邕興奮的就是這段被燒的青桐木所剩下的長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過琴尾留下了燒焦的痕跡。蔡邕精心製作了一張古琴,他把燒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並給這琴取了一個極為雅緻的名字:“焦尾琴”。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太平鑼鼓,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流傳於溧陽市戴埠一帶的傳統音樂。經考證,太平鑼鼓是1860年太平軍駐紮在戴埠地區時流傳在當地百姓中的太平軍樂。據史料記載,太平鑼鼓是太平軍出征的戰鼓,也是逢年過節、喜慶節日的鼓樂。長期以來,當地百姓把它延續了下來,代代相傳,發展、傳承迄今已有140多年曆史。每逢喜慶節日,當地百姓便組隊演奏太平鑼鼓,可謂:鑼鼓一響,萬人空巷。

戴埠太平鑼鼓的樂器有吹奏樂:“招軍”(銅製長喇叭);打擊樂:以大鼓、大鑼、鐃拔為基本樂器組合成大鑼鼓組,以高音鼓、京鑼、小鑼、大釵、小釵、小月鑼、板鼓、木魚、撞鈴等樂器組合成小鑼鼓組;全套樂器有30多件。

從1998年開始,戴埠中心小學設置了“太平鑼鼓”課程,培養一批批太平鑼鼓小樂手,建立了一支相當規模的年輕傳人隊伍。近年來,戴埠太平鑼鼓先後參加了金山之秋音樂會、省民間文藝匯演、常州蘭陵音樂會、鎮江三國名城旅遊觀光活動等多個重大節慶活動,受到廣泛好評。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泓口絲絃,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流佈於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泓口一帶,是江南水鄉古老的傳統音樂形式之一。泓口村地處溧城鎮西北近郊,屬水鄉圩區,河網交織,水陸兩便,往來商賈、行人多在此休憩;村人們主業務農,兼事豆腐作坊,故有“泓口聲名著,絲絃油豆腐”之說。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泓口監生王炳榮喜愛音樂,就收集當地民間藝人世代口傳心授的一種古老音樂,編成10個曲牌,在本村演練傳授,從而相習成風,以樂為尚,世代傳承,延續至今。泓口絲絃現存《雄鷹》、《春燕》、《落葉》、《昭君》、《花園》等六個曲牌,各自獨立成章,但演奏均按曲牌的順序而進行。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泓口絲絃早已成為當地百姓逢年過節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活動,對於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提升地域特色文化的影響力,有顯著的作用。1989年,泓口絲絃入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2009年,列入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祠山祭鼓,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渚河口地處溧陽西南,處於蘇皖兩省三縣相交地帶,舊時屬於;三不管;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複雜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多元文化相融共處的境況,亦形成了便於多種異域民俗文化留存和融合的社會生態環境和條件,也給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沃土。祠山祭鼓便是多元文化的結晶,是流傳於社渚一帶的傳統祭祀音樂。生成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原來,溧陽是一座充滿音樂細胞的城市

據考證,生於吳興的張渤,幼年受大禹治水的影響,成年後不惜變賣家產,資助江南百姓治水,後長眠於廣德橫山。唐、明以後,歷代朝廷,對張渤屢加贈賜,封橫山為祠山,張渤為大王、大帝。隨著時日的推移,張渤的形象逐步被神化。溧陽河口百姓為表懷念和崇敬之意,在河口村建起“八村祠山廟”,並在明萬曆年間創立、形成了“祠山祭鼓”這一傳統祭祀音樂形式。

洋渚聖旨鑼鼓,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洋渚村立聖旨牌坊,是天大的喜事盛事。為此,洋渚村潘姓族人共同構思創編了五套鑼鼓經,即鑼鼓音樂,以示慶賀。每套鑼鼓音樂,以大鑼大鼓與小鑼小鼓交替演奏,表達一個場景情景。五個場景情景,體現了“聖旨貞節”這一主題。潘姓族人名之曰“聖旨鑼鼓。來源:掌上溧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