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19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表演獎”得主李曉旭、楊彥

用戲劇講好南京故事

专访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得主李晓旭、杨彦

點擊上圖查看南京日報《風雅秦淮》·文藝專版

南報網訊 (記者 邢虹)在剛剛結束的2019紫金文化藝術節上,南京兩位青年演員榮獲“優秀表演獎”:來自南京市越劇團的李曉旭在越劇《烏衣巷》裡一人飾兩角展兩腔,演活王徽之、王獻之兄弟倆;來自南京市話劇團的楊彥在話劇《行知先生》中,深情演繹了偉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光輝一生。

榮譽背後,是兩位青年演員對舞臺的痴迷熱愛,是無數次的揣摩苦練,是用戲劇講好南京故事的赤誠之心。

從“蘭開二度”到“連中四元”

李曉旭:比拿獎更開心的,是有人看完戲特意去烏衣巷“打卡”

從兩三歲時坐在媽媽自行車後座學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開始,李曉旭的人生彷彿就註定要和越劇聯繫在一起。上戲校、進劇團、拜名師、挑大樑……不到30歲,這位青年女小生就以《玉堂春》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座“白玉蘭”獎盃。今年3月,她又“蘭開二度”,憑藉在《烏衣巷》中一人分飾兩角的精彩表現,獲評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提名獎”,成為南京首位“蘭開二度”的演員。

李曉旭帶著《烏衣巷》,開啟了一路與各項大獎結緣之旅。今年,她已經以這部戲“連中四元”。繼3月拿下“二度蘭”之後,7月,她在第十七屆越劇大展演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越劇“金蘭”最佳演員稱號;8月,喜獲江蘇省“文華表演獎”;10月的2019紫金文化藝術節上,她又斬獲“優秀表演獎”。她的出色演繹,贏得了專家的認可和戲迷的喜愛。

“一人分飾兩角”、“一劇分展兩腔”,《烏衣巷》對李曉旭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王徽之、王獻之兄弟倆,一個放蕩不羈、一個溫潤如玉,要在舞臺上將這兩個角色演繹得性格分明,讓觀眾一眼就能分辨出來,難度顯而易見。為了更好地表現兄弟倆迥異的性格,李曉旭在唱腔上分別運用了南京市越劇團的品牌流派“竺派”和李曉旭的師承流派“畢派”。“兩種唱腔發聲的位置不同,角色轉換時要作出迅速的調整。”李曉旭開始了一遍遍地練習,“有段時間是很痛苦的,在轉換角色的時候要迅速抽掉另一個角色的靈魂。幾次在排完《烏衣巷》回家的路上,開車聽音樂放鬆的時候都會哭。”最終她做到了唱腔轉換自如,演來遊刃有餘。這樣的演出模式既是對青年演員的歷練,也是在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道路上的新嘗試,讓她覺得很有意思。至於“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種問題,從來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她永遠記得自己的恩師、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畢春芳語重心長的一句話:“做演員要專注、純粹”。

為了演好《烏衣巷》,李曉旭不僅查閱了大量資料,深入瞭解角色內心,還經常在沒有靈感時跑去烏衣巷實地感受一下“魏晉氣息”。“我特別喜歡《烏衣巷》開場的部分,我站在舞臺側面等著上場,可以看到舞臺上一束光打下來,營造出烏衣巷口的斜陽,就會想起那天走在烏衣巷裡的感覺。歷史的氣息彷彿撲面而來,此刻我就是徽之,我就是獻之。”

李曉旭的努力得到了一個又一個大獎的肯定,但她說,比拿獎更開心的,是有人看了《烏衣巷》之後特意來南京去烏衣巷“打卡”。一年來,《烏衣巷》在江浙滬多個城市演出過,很多戲迷在看了戲後,特意趕到南京來感受真正的“巷中詩畫”。李曉旭第一次知道這事,還是戲迷拍了“到此一遊”照發給她,“‘有朋自遠方來’卻跑到了烏衣巷,我說我不住那裡,她說‘是王氏兄弟住這兒’。我很開心,說明大家喜歡戲中那兄弟二人,也因此更加了解南京的歷史文化。”而這,也正是《烏衣巷》的創作初衷——用越劇講好南京故事。市越劇團團長楊慶錦說,戲中無論是舞臺樣式、開場烏衣人掃地的設計,還是貫穿全劇的《烏衣巷》詩文都體現了南京特色。《烏衣巷》在各地巡演,也讓更多人為越劇、為南京所傾倒。一部精品越劇,一名優秀演員,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連續兩年拿下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楊彥:在舞臺上接受一次次洗禮,角色帶給我快樂和力量

2018紫金文化藝術節,楊彥憑藉話劇《楊仁山》獲得“優秀表演獎”。一年之後,他的新劇《行知先生》在藝術節贏得滿堂彩,再度斬獲這個獎項。“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和南京密切相連,他曾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金陵大學,創辦了曉莊師範學校,為南京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南京市話劇團的演員,能在舞臺上演繹他的人生故事,感覺非常激動和榮幸。”楊彥說。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自勉的話,更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1927年早春,在南京郊區一山村,陶行知創辦了人生中第一所學校——曉莊師範。志同道合的同仁紛紛趕來,懷著教育救國、開闢教育新路的夢想與憧憬聚集到一起……《行知先生》的故事,就是從這裡講起。話劇第一幕在南京,講述陶行知帶領師生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方法建起曉莊師範。他們自蓋草屋,建教室宿舍,既學書本知識,又向農民學農活,教農民識字讀書,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歷練成長。這是一部形式新穎的話劇,在這一幕裡有不少形體動作,用楊彥的話說“每次排練都要跟地板產生很多關係”,“很多動作是舞蹈化的,又要顯得很自然、很生活,我們畢竟是話劇演員不是舞蹈演員,做起來真的很艱難。”在這一幕裡,陶行知帶著學生向農民學農活,舞臺上演員也得牽著牛、趕著驢,雖然這些動物是道具做的,重量其實不輕,看起來輕鬆歡快的演繹,難度都藏在幕後。

對人物的理解也需要細細揣摩,楊彥查閱了大量文字、視頻資料,然後將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劇本的設定在腦海中“對接”。在陶行知紀念館,他看到一件長衫,想起劇本里的臺詞,為了辦學,“行知把僅有的一套西裝都當了”。“這個觸動是非常大的,一個校長只有一件長衫,他把所有的財力、心力、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了。”楊彥說。瞭解得越多,陶行知的形象在他腦海裡越來越具象,最終呈現在舞臺上,讓觀眾覺得——那就是陶行知。

對楊彥來說更大的挑戰是,《楊仁山》作為去年獲獎的劇目,今年也在紫金文化藝術節進行展演。兩場演出相隔16天,他要在短短時間內完成“楊仁山”到“陶行知”的轉換,進入角色深處,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每演一部戲,就是一種洗禮,就像是走進不同的人生,進行心靈深處的對話。”所有的艱辛,都會在臺下響起掌聲時煙消雲散。觀眾的認可,就是最有效的“強心劑”。

“做演員真的很幸福,尤其是話劇演員,除了能在舞臺上盡情享受表演藝術,享受角色帶給我的快樂和力量,還能收穫如此沉甸甸的獎項。獲獎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接下來的日子,要繼續面對新的舞臺、面對新的觀眾,唯有全情投入,才不辜負這份莫大的榮幸。”楊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