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有一首诗《望邳州》,表现了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志。这是文天祥被俘后,被元军押解赴大都(今北京)路过邳州时写的。而文天祥在邳州的另一首诗《邳州哭母小祥》却鲜有人知。前一首诗体现“忠”;后一首诗诉说“孝”。正是这两首诗,把一个“忠臣”、“孝子”定位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

“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自号文山;曾任太子少保,所以又称文少保。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丙辰科进士第一名(状元)。当时,20岁的文天祥在集英殿殿试时,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以“法天不息”为对,洋洋万言,一挥而就,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当即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

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元军大举南下,逼近修门之外的危急关头,在南宋政府战、守、迁皆来不及的险要时刻,文天祥应诏勤王,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武装力量,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皋亭山。文天祥又挺起他微弱的身躯,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只身赴北,毅然担负起存亡国,继绝世的艰难重任。其间被扣留,后在北解途中在京口(今镇江)逃脱,经海路辗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终因兵败被俘。拘在北营之时,他仍心系几千里支离破碎的山河,心系寸土血战的几万万不屈之士。

“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海丰五岭坡被元兵俘获。祥兴二年,被押解去大都(今北京)。《望邳州》就是此时写的。“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古来刘季号英雄,樊崇至今已千岁。”此时的文天祥已是英雄末路,他抱定“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决心,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哉?”在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他那一腔忠烈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正气歌》讴歌了古来今往的民族精英和“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头”、“嵇侍中血”、“张睢阳齿”、“颜常山舌”、“出师表”、“渡江楫”、“击贼笏”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在《指南录》后序中,他连用了二十二个“死”字,表明自己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坚毅决心和凛然正气。他的诗文气宇轩昂,慷慨悲歌,气断声吞,扣人心弦,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表明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的向南心迹。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古来刘季号英雄,樊崇至今已千岁。”在《望邳州》诗中,文天祥叹息的是,壮志未酬,世无英雄。面对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的铁蹄践踏中原大地,何人挺身而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回不来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韩信死了,“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刘邦古来却号称为“英雄”。腐败的官场,懦弱的朝廷,使文天祥认识到,中国的真正希望在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草寇”的农民起义身上。农民起义领袖樊崇已经离世一千多年了,民间大量的“樊崇”存在,才是中国的希望。

文天祥不仅路过邳州,据资料显示,他还在邳州呆过至少一天。文天祥到邳州那天,恰逢母亲仙逝一周年。国家的沦亡,亲人的逝去;反抗的失败,身陷为俘囚……国破家亡,万分悲痛的文天祥没有忘记忠于祖国和民族,也没有忘记民族传统“孝”:“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清楚记载了他在母亲逝世一周年在邳州哭祭悼念母亲。他在大都(北京)狱中曾作《哭母大祥》:“前年惠州哭母敛,去年邳州哭母期。”《先两国初忌》“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等记叙了他痛悼母亲的离去。文天祥同时代的散文家、诗人谢翱(1249~1295),在文天祥招兵时,他率几百人响应;文天祥遇害后,他写了大量的诗怀念文天祥。其中《邳州哭》云:“邳州哭,井水竭。去年哭母瘴海热,今年此日来邳州,母死未禫子为囚。邳州土泾泪长在,化为苍苔色不改,雨洗离魂归瘴海。”即印证了此事。

文天祥邳州哭母是怎么回事?按照宋朝风俗:母亲去世一周年为小祥冥寿,去世二周年为大祥冥寿,都要举行哭拜仪式纪念。去世后第三年要举行初忌。文天祥虽然战败被俘,但元朝统治者非常崇拜他,企图对他软化劝降。被押解途中,他的行动相对“自由”点。到邳州时,恰逢母亲逝世一周年,他被允许设置灵堂哭拜先母。

“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文天祥的母亲叫曾德慈,祥举元年(1278)八月,朝廷加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封曾德慈为齐魏国夫人。消息传来,已在病中的曾德慈感到无比欣慰,她为儿子而高兴。九月初七,曾德慈不幸病逝,享年65岁。当时,文天祥正处在抗元的紧急关头,无暇为母亲服丧,只能由弟弟文壁、文璋奉母亲灵柩往惠州安葬。母亲去世,儿子却不能亲往料里丧事,这在中国古代实属大不孝。然而。在民族存亡的时刻,文天祥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以抗元事业为重。为此,他在《哭母大祥》这首诗中写道:“古来全忠不全孝,世事至此甘滂沱。”同时他也相信母亲会理解他的,因为尽忠于国家,也是母亲对他的一贯教诲。最初祭奠,由此可见文天祥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母尝教我忠”堪比一篇激动人心的《岳母刺字》,“我不违母志”可与武穆并驾齐驱。“及泉会相见,鬼神共喜欢”,更表达了文天祥为祖国、为民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只有伟大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伟大的儿子。

根据资料,文天祥来邳州祭母那天是宋朝灭亡的祥兴二年(1279年)农历九月初七。地球绕日一周,公历是365日6小时9分9秒,农历无闰月平均是354.5日,有闰月是384.5日。按日月运行“沙罗周期”计算,一个周期是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根据以上数据来推算。文天祥来邳州这天应该是公元1279年10月23日。因为元人崇拜文天祥,允许在邳州住一天祭母。10月24日祭母,25日离开邳州。

“邳州文化”文摘——文天祥邳州哭母

公元1283年,文天祥的母亲以及三个儿子分别因被俘、生病死亡;妻子女儿被俘罚做苦役,实在令人肝肠痛断!谁人没有妻儿骨肉之情?面对敌人的百般威逼劝诱毫不动心,他严词拒绝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亲自劝降,在南宋已经灭亡四年以后,昂首慷慨就义,终年47岁。文天祥是集状元、丞相、忠臣、孝子、烈士于一身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汉民族前无古人的英雄。他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民族意志、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他的伟大人格彪炳华夏史册,值得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千秋万代永世颂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