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德:嶺南名醫克雜病,精誠醫道濟百姓(上)

嶺南大醫傳|張忠德:嶺南名醫克雜病,精誠醫道濟百姓(上)

嶺南大醫傳|張忠德:嶺南名醫克雜病,精誠醫道濟百姓(上)

開篇語:早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中醫學理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並在漫長的中華醫藥發展中形成了眾多流派,當中嶺南中醫藥尤為耀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禮——《嶺南大醫傳》,講述“南粵杏林第一家”與祖國共成長過程的中醫藥傳承和發展的故事。6月起,廣州廣播電視臺新聞資訊廣播開播,廣東省中醫院官微、花城FM等平臺同期推送,敬請關注!

他,是醫療界的網紅,通過報刊、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定期舉辦健康講座。

他每週在羊城晚報、廣東省中醫院官微推出的【德叔醫古】專欄擁有數十萬的粉絲。

“很多病人通過這些中醫知識的提升,健康保健的科普,他就可以預防很多病,就可以不得這種病。

他開設在廣州廣播電視臺花城FMAPP裡的【德叔開講】專欄,備受聽眾熱捧,粉絲留言過萬。

“咳咳咳,讓我開藥,我說不用開藥。陳皮兩片、黃芪,生薑、川貝燉雞湯喝,不用開藥了。第二天早上告訴我,昨晚喝完以後,到今早上沒咳了。”

他,積極推廣健康科普養生知識。在南方日報海外版美國國際日報開設《德叔醫話》專欄,每週一期,在僑鄉廣記微信公眾號、“德叔說雜病”今日頭條APP進行轉載,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為什麼食療就不能治病呢?不是說,它要去治療極危重疑難病,才叫治病。它有它的適應範圍。不適應的範圍你硬給他吃,那就是你的思維方法有問題了。”

“德叔”既是他的個人符號更是廣東省中醫院的一張名片。他從醫三十一年,一貫以“行醫如同行善”為行為準則,以精湛的醫術解救了無數患者的疾苦,是疑難雜病患者的救星。

他就是“廣東省名中醫”“羊城好醫生”、中醫急診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張忠德。

【人物簡介】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張忠德 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急症教研室主任,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國家級中醫藥防治呼吸道傳染病研究室主任,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負責人。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熱病專業委員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等。

獲全國“百名傑出青年中醫”“廣東省名中醫”“廣州抗非模範稱號”“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新南方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

在嶺南,人人都知“德叔”專治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及疑難雜病、其它內、外、婦、兒等雜病,如咳嗽、鼻炎、哮喘、支氣管擴張症、慢阻肺、肺間質纖維化、痺證、痛證、更年期綜合徵、失眠、溼疹、汗證、小兒咳嗽、小兒哮喘、小兒生長髮育遲緩等只要找德叔,病人就可以放心了。不過,如此專業過硬的“神醫”,一開始卻並不瞭解“中醫”。

小時候感冒發燒得一些小病都是看中醫,但當時不知道這就叫中醫。

1983年,機緣巧合之下,考入廣州中醫學院中醫系,刻苦鑽研,勤于思考,讀書期間還經常給親朋好友看病。臨床專業的學生需要接受一系列的醫學知識培訓,其中,中醫“四大經典”被視為中醫學院學生的學習重心。

從《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四大經典書籍的學習中,張忠德瞭解到極多關於古人利用中醫中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經驗,認識到中醫辨證論治在臨床中的優勢,便立志要學以致用,為更多受頑疾困擾的人排憂解難,重回健康軌道。

1988年,張忠德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即現在的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畢業後分配到廣東省中醫院工作。中醫學注重臨床實踐,剛出校門的張忠德對中醫藥知識如飢似渴,不分晝夜地跟隨省中醫不同專科的老中醫學習。當他遇到廣東省第一批名老中醫甄夢初老先生的時候,更拜入其門下。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廣東省第一批名老中醫甄夢初(1909-1990)】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甄夢初被授予“廣東省名老中醫”榮譽稱號】

甄夢初是建國以來廣東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醫之一,譽享省港澳。長居嶺南之地,瀏覽涉獵中醫各門派著作,尤對嶺南溫病一派研究頗深,熟讀葉天士、吳瑭、王孟英的醫籍,在實踐中遣方靈活,藥味少,劑量輕,療效好,且善於採用療效顯著而易得的草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甄夢初(第一排中間)、甄駕夷(第一排右側)、張忠德(第二排右側)及同道】

嶺南地區中草藥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形成獨特的“南藥”系統。而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從嶺南地區發展開來,自然就以當地氣候環境、飲食文化等為出發點,因地制宜,擅用嶺南特有的中草藥去盈補虧,達到治療疑難雜症、強身健體的目的。

當年已是80高齡的甄老還堅持開診,但1989年的一天,病倒在醫院的門診室,被診斷為肺癌,八個月後,與世長辭。直到甄老去世,張忠德都一直追隨甄老學醫,通過反覆實踐,在辨證候,立治法,選方藥等方面耳濡目染,逐漸領悟甄老的學術理論的精義和經驗技術的竅門。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甄夢初及其子甄駕夷】

在甄老逝世後,張忠德也保留了甄老的一批親筆遺作,較好地繼承了老先生對溫熱時病及內傷雜病的治驗。由於自身對中醫中藥的探索堅定和執著,且一直以治病救人為己任,在繼承甄老的學術思想後,張忠德靈活運用“祛邪洩實,攻補同方”“ 嶺南諸疾,辨溼為要”等甄氏流派學術思想,善用“鐵破湯”“穿海湯”“魚白甘湯”等甄氏驗方治療肺癆、外感高熱、風溼痺症及諸多內傷雜症;

他成為了甄氏雜病流派的第四代傳人,是甄氏醫學的繼承、發展者,以及甄氏集成者。由他負責的廣東省中醫院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近年來更注重把甄氏雜病流派的學術思想推廣開來。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甄夢初老先生手稿】

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十分重視整體辨證論治,病證索源,審證務求其本,尤重舌脈,用藥靈活施治,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其診療疾病的獨特風格。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近百年來,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始終秉承行醫就是行善的原則,以醫道超群、醫德高尚而為人所傾慕,以擅長治療久咳、頑咳、哮喘、支氣管擴張症、肺間質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呼吸系統常見病、疑難病,以及痛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腰痛等各種痺病、痛證,小兒咳喘、疳積、厭食症、小兒生長髮育遲緩等兒科疾病,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等癭瘤、瘰癧,月經不調、不孕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婦科疾病,胃脘痛、失眠、抑鬱症、溼疹、唇炎、汗證等諸多疑難雜症而聞名於嶺南地區。嶺南地區中草藥資源豐富, 種類繁多,形成獨特的“南藥”系統,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善用嶺南道地草藥,遣方靈活,用藥配伍嚴謹,非常注重藥對的協同使用,處方藥味少、劑量輕,主張用藥簡便廉驗,以減輕患者負擔。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全家福】

此外,嶺南甄氏雜病流派非常重視整體恆動觀,認為治療疾病應全面考慮局部與整體,人體內環境與自然界、社會等外環境的關係,以全方位不斷變化的觀點去靈活辨證,並強調“天人合一”,認為要健康長壽就應“道法自然”,防病健身的關鍵就是順應自然,人與天地合參,“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提倡藥物扶正、起居調攝、運動養護、精神修養及飲食調養、因時因地制宜、謹避外邪等,從根本做起,內外兼修,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強壯體魄、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目的。如今,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工作室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慕名前來的患者絡繹不絕。

張忠德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鑽研中醫藥學,並不滿足於自己所學的知識。2004年,在醫院的支持下,他又師承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首席專家、國醫大師晁恩祥老先生門下。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2004年張忠德拜國醫大師晁恩祥教授為師】

晁恩祥老師他是一個既有臨床療效,既往老中醫那一面,他又對現代醫學比較瞭解,而且對科研思路非常清晰。所以跟著他以後,就讓我們從原來的臨床啊、醫理啊、看病,再上一個臺階,學會歸納,總結、找出治療疾病的共通點,會寫文章、會寫書。

這是晁恩祥老師對我指導最大的綜合能力上的一種昇華的指引,讓我受益一輩子。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張忠德在晁恩祥教授門診跟師抄方】

晁老創新了中醫“風邪”理論,形成了風咳、風哮辨治體系。闡明瞭“風邪犯肺,氣道攣急”致咳、致哮的重要發病機理;創立了“從風論治”的治療原則;提出了“發時疏風解痙、宣肺平喘,平時扶助正氣、固本培元”的治療理念;他注重整體觀念和“治未病”思想,倡導“調補兼施、以平為期”。在晁老言傳身教下,張忠德對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及急危重症的診治藝術越發精湛。

張忠德先是傳承了甄老喜用嶺南本草、用藥配伍嚴謹,藥味少,劑量輕的特點,後又傳承晁老“從風論治肺系病”“治痰十法”“妙用下法治療急症”等學術理論。有了名師,有了經驗,接下來就要靠個人悟性了,盡得諸師之所長的張忠德術業日精。

為了更好地對重症患者進行治療,1998年,廣東省中醫院創建了全國第一個中醫系統的大型綜合性重症醫學科(ICU),以膿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礙、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為主攻方向,為重症患者提供最佳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張忠德為患者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此時,張忠德作為治療呼吸重症的醫生,一個人管八個床位,全是依賴於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他曾經試過整整一個星期都在病房,連吃飯的時候都要爭分奪秒,瘦到只有47公斤。

來二沙島醫院就診的患者和病區裡面有發燒的病人,全歸到二沙島醫院急診那裡去。你又怕帶著病菌回家,所以當時醫院就在招待所裡面給房間我們住。天天吃喝拉撒都在醫院裡面,不僅是我,所有的醫生都是工作量很大,你根本就離不開。我們一個多月都不敢回家。

高強度的工作量使張忠德的醫術正不斷得到提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2003年的抗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戰役中,他自己也住進了ICU。

當年作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主任的他,守在醫院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回家,每一個可疑的患者,只要他在,他都親自去檢查接觸。當時醫院已經有非典確診病例三十多例。

那天搶救一個病人,呼吸差不多已經沒有了,很多痰,神智不清了。兩個醫生,一個麻醉科醫生,三個護士,包括我們的葉欣護長。當時還有一個護士想進去,葉欣護長把她推開“危險,你走開”。我們也知道這個病人已經有點發燒,我們穿了兩件工衣服,我戴三副手套、五頂帽子去參加搶救。但是這個病人毒性太大了,插管進去就很多痰出來,就幫他吸痰。這病人後來還是死了,參加搶救的所有人員全開始發燒了。後來這個病人的標本也確定為非典。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廣東省中醫院醫護人員搶救“非典”患者】

2003年3月4日晚上,張忠德突然感覺到渾身無力,鼻息間呼出的氣體滾燙,他知道自己患上“非典”了。坐在急診門口的臺子上測體溫,體溫計顯示38.7度。他拒絕了要扶他進病房的副院長劉軍,而是獨自走進臨時居住的醫院招待所,整理好個人物品,給自己安排了住院。當晚,他冷靜地給妻子打電話告知病情,叮囑妻子照顧好年幼的兒子,又給父母打電話說要去國外出差一個月,手機沒有信號。

第二天,張忠德被轉入ICU病房。持續高熱、肌肉痠痛、頭痛欲裂、口乾、腹瀉,這些都還是初始症狀,真正的考驗在後面。

感染後的第9~18天是最艱難的日子,當時張忠德感到呼吸困難,護工每喂他喝下一口湯,他都要喘3分鐘。第19天早上,病情有了轉機。張忠德呼吸忽然變得輕鬆了一點,胸部的壓迫感減輕了。他立刻拿起手機給院領導、親朋好友發去短信,只寫了四個字:活著真好!。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廣東省中醫院醫務人員眾志成城,決戰“非典”】

人類首次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風暴,全球都沒有系統完善的治療方法。但中醫藥人堅信,中醫中藥在防治急危重症、防治“非典”方面一定有其特殊的療效。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防治急危重症的名老中醫都聚集在廣東省中醫院進行會診,並集合他們的智慧協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訂了《非典型肺炎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試行)》。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張忠德:第三排左二)】

那麼,張忠德一直所信奉的中醫中藥,是如何幫他渡過難關的呢?

嶺南大醫傳

下期精彩預告

你為什麼把救治疑難雜病作為主攻方向?

一看到難治的病人興趣就來了,喜歡這種挑戰,所以不覺得累。就是心不累,體力累、身體透支,打個盹就回來了。

疑難雜症涉及兒科、婦科、營養科、呼吸內科等不同的專科,你是如何做到樣樣都精通的呢?

看專科通的地方,再去找特別的地方。兒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婦科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這樣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你為什麼推崇食療養生?

食療防病治病是中醫的一大法寶,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急危重病、疑難雜症、小病防治這一塊。根據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人群,開出個性化的食療,搭配上藥物,起到防治的作用,療效遠遠被低估,一定要加大力度去開發。

記者:廣州廣播電視臺新聞資訊廣播 黃裕鵬

(本欄目由廣東省中醫院與廣州廣播電視臺新聞資訊廣播共同製作)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點下方在看

更好看

岭南大医传|张忠德:岭南名医克杂病,精诚医道济百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