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服装,为什么成为中国最尴尬的“原产地”

“当年建国时,武汉被赋予的定义是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她的辐射面积是华中地区的若干个省,

是超越湖北的存在。

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成立于20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租界设立与铁路的开通,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汉正街则演变成小商品市场。1979年,汉正街恢复小商品批发市场,首批摆摊经营的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100余名,1989年起,汉正街市场销售额突破7亿元,1990年起,国家、个体共同筹资数千万元,兴建与改建数处交易大楼,使汉正街的交通和环境大为改观。

湖北服装,为什么成为中国最尴尬的“原产地”

百年汉正街 时尚新境界

汉正街市场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1979 年至 1985 年为小商品商场的恢复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阶段,特别是 《 人民日报 》 发表了“汉正街小商品商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推动了汉正街市场的发展; 1988 年到 1991 年为汉正街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和综合性大市场的形成阶段; 1992 年开始,为汉正街市场调整改造和专业化商贸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汉正街小商品商场已由 20 年前一条 400 米的主街,发展成为占地 1.67 平方公里的商贸区域;个体工商户由当初的 103 户发展到 13000 多户;市场就业人员由 200 余人发展到 6 万余人;经营品种由仅经营针头线脑等百余种小商品,发展到副食、小百货、服装、鞋类、家电等十二大类近 10 万多品种。市场日均人员流动量在 20 万人次左右,商气人气两旺,从单纯的商贸业发展到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多功能并举,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培育、演绎丰富的商业文化汉正街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承东启西,引南接北,吞吐九洲货,吸纳天下财,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名列中国十大市场。 1998 年以来,连续五年年销售额都超过百亿元。 2002 年市场交易额达 120 亿元,财税收入超亿元, 2003 年实现税收收入 1 。 27 亿元。然后的汉正街整体市场搬迁汉口北,从此开始没落。

说是调侃吧,这段自嘲也未免过于真实。如今的武汉,的确拥有着全球第一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却也的确为服装人才紧缺而头痛着——一毕业,学生们撒腿就跑。

这样的一座城,堪称中国最尴尬的“服装原产地”。

湖北服装,为什么成为中国最尴尬的“原产地”

汉潮来袭


离“无憾”,武汉总是差一点

武汉这座城市的“天资”,其实并不差。

说起它的地理位置,多年生活于此的易中天曾这样形容:“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贯通南北的京广线,与连通东西的长江、汉水在这里交汇,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利交通枢纽,武汉被称为我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一点儿都不为过。

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北有陕、豫,南接湘、赣,东西分别被安徽、川渝环抱,身在接壤省份,无论是北上至京津冀,还是南下珠三角,想要沟通交流周遭,吸收各地先进经济、文化季风的气息,武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武汉这些服装院校,武汉纺织,湖北美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其他院校的服装系学生有几个在武汉服装企业就业?

湖北服装,为什么成为中国最尴尬的“原产地”

汉正街40周年


在新的历史阶段,武汉市、硚口区政府提出了“加快汉正街传统商业街区复兴、推动汉正街高品质发展”,打造商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的发展战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和治理模式创新,将汉正街打造成为商品研发、设计、展示、交易中心和“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枢纽,成为武汉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的核心引擎——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