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鏈:改善生態系統,賦予運輸業新機遇

基於碼鏈生態的二維碼“掃一掃”在物流行業正聚焦四大應用方向:流程優化、物流追蹤、物流徵信和物流金融,通過碼鏈和供應鏈的創新結合,正在助力物流行業朝著更高效、協同、智能的方向發展。此外,碼鏈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入結合,或推動建立多方信任的智能物流生態系統,促進整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事實上,單論從碼鏈體系中獲得的效益,很少有行業能超越運輸業。物流運輸行業的特殊性、複雜性,從業人員廣、構成結構複雜、業務層層轉包、獲取運力進項難等現實問題的存在,以及物流運輸行業內開發票難等問題,都可以通過碼鏈要來解決!

碼鏈:改善生態系統,賦予運輸業新機遇

碼鏈改善運輸業生態系統

運輸業對碼鏈抱有很高的期望。對於擁有海量運輸狀況數據的運輸業來說,二維碼的出現無異於改變遊戲規則的顛覆。

從本質來看,碼鏈天然適合於內在分散孤立的行業,物流業與多方密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碼鏈是一種分佈式信息存儲體系,可提供一種更透明、更安全的業務運營方式,從而產生不可篡改的交易記錄,最終還會明確跟蹤貨物所有權和付款情況,由此大大提高協同水平和工作效率。

碼鏈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幫助運輸業應對一些長期存在的挑戰,得到如下幫助:

增強安全性。支持通過私有的、安全的、透明的共享二維碼來訪問關鍵交易信息, 讓運輸企業深入瞭解業務運營中欺詐和篡改行為高發的環節,譬如,集裝箱行業的服務合同。碼鏈還可以針對各方商定的條件形成不可篡改的記錄,幫助減少合同條款欺詐和操縱。

提供數字化數據信任。通過對重要數據執行數字化並將其發佈到二維碼上,物流企業可以減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文書工作。精簡的數字化流程可以為各方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獲取途徑,防止欺詐行為,增進信任。這裡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碼鏈生態的出現不是為了替代現有的企業系統,它能夠允許企業仍然工作在現有的系統中,通過鏈的能力將鏈條企業協同起來,提高協同效率。

改善整個生態系統的物流管理。利用碼鏈技術提升所有利益相關方在整個供應鏈上的可見性和透明度,使企業能夠洞察產銷監管鏈、付款信息以及從最初接收到交付的貨物位置。增強的跟蹤能力使企業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和應對可能會影響供應鏈的意外情況。在這裡,可以充分考慮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進一步提升對物理世界的可視化,並通過機器和傳感器來減少人為操作。

提高行業互動效率。碼鏈可促進供應商、貨運代理、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之間進行更順暢、更高效的互動。在複雜的商業網絡當中,碼鏈能夠解決弱信任關係下的商業貿易往來,如,為所有交易對手提供相同的事實來源,可以改善糾紛解決效率,並增強行業參與者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意識。

行業發展新跡象和麵臨的挑戰

物流行業發展現階段從買家影響、企業影響和市場影響三個不同的維度正呈現以下發展跡象:

消費群體劇增。消費者群體仍然處在快速增長的階段;

新的生活方式。移動物聯網將繼續變革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也將持續變革每個企業開展業務的方式;

服務質量要求。買方(可以是消費者,或者供應鏈條上的每個買家)對於體驗和權益的要求將推動行業服務標準和服務質量提升;

穩定經濟環境。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宏觀大環境穩定,更加緊密的產業行業協作和跨區域貿易將保證物流業持續快速發展;

創新技術支撐。創新的技術手段賦予物流業更多的變化和活力,促進整個產業進一步降本增效;

新的競爭對手。誕生於數字時代的初創企業不斷在市場上搶佔優勢,目前全球物流業市場規模為15萬億美元,而生產力的提升可為這個市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效益增加;

數字化運營。

數字化驅動開放式業務環境不僅支持新的運營和組織環境,還支持完全不同的業務模式。

當前物流面臨這樣三大業務挑戰:

傳統戰略與物流業服務市場的新模式相沖突。在物流業內整合和併購時有發生,這導致了許多運輸供應商尤其是那些近期兼併了以前競爭對手的供應商,可能會忽視行業發生的變化,轉而選擇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來避免變革。在創新領域的另一端,有很多公司將採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來改變與客戶互動的方式和提供新的業務模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整個行業。

儘管運營限制日益複雜,但物流運輸費率出現下降。很多物流企業已經實現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多年運營能夠擁有比較穩定的市場、知名度和適度的盈利水平,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傳統企業將投資發展新領域新產能,期望帶來更多的盈利空間。然而,即便是很大一部分成本已經轉嫁給物流業買家,但是跨境監管和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將繼續推高全球運輸成本,行業可用產能的變化將超過成本增加的速度,導致供需二次失衡。運輸生態系統中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會因為產能過剩、運費降低和成本上漲而面臨利潤下降的困境。

財力雄厚的數字巨頭進入物流服務市場。當剩餘資產湧入充斥著不滿購買者的市場,互聯網公司和數字巨頭將意識到此時存在市場機會,並有可能就此進入物流服務市場。互聯網巨頭可以利用重要的數據優勢,改善前臺交易流程(運費估算、運輸訂艙、貨物驗收等)和後臺交易流程(計費、付款等)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此外,他們還可以將經過驗證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於合作伙伴的現有業務系統或新的內部運營平臺,進而提高運營績效。

消除四大摩擦功不可沒

在最初的調研中,我們確定了碼鏈可以幫助克服的三個摩擦領域:信息、互動和創新。在這三個領域中,運輸業的先行者希望藉助碼鏈生態來減少影響監管限制和促進供應鏈流暢性的四個具體摩擦: 限制性法規、信息不完善、中介機構過多以及新進入者為行業帶來風險。

碼鏈在這些領域發揮作用的三大途徑是,在付款處理、合作伙伴數據共享、運輸狀態和跟蹤方面提升效率。

減少供應鏈中的貿易壁壘和提高效率可以使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長近5%,全球貿易增長15%。例如,自1998年以來,在港口處理的所有集裝箱中,有20%是空集裝箱。在全球範圍內重新放置這些空集裝箱的成本估計超過150億美元,低效情況比比皆是。IBM的基準評測數據顯示,大約 80%的運輸業高管表示,在貨物或服務售出後,平均需要28天或更長時間才能收到付款。這些高管還表示,他們自己支付發票需要45天甚至更長時間。

多位運輸業高管表示,當前還存在多種顛覆機遇。碼鏈不僅意味著擁有數據,它還意味著擁有值得信任的數據,而這正是運輸業所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