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一向都很开放和胆大,可为什么却在RCEP问题上“退缩”了呢?

卞竞婉


莫迪确实是一位有胆量并且有改革想法的政治家,不过相比于他在印度国内的一些改革措施,加入RCEP对于莫迪政府而言显然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为了防止印度国内产业受到冲击,所以莫迪选择了保守的政策。


(莫迪)

RCEP的谈判已经进行了7年的时间,印度作为问题最多的一个国家,它是协议谈判时间漫长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印度最终也还是没有加入RCEP,难怪马来西亚总理会说印度纯属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印度方面的顾虑主要也就是担心关税的降低会导致印度国内的产业遭受冲击,因为印度国内的经济结构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很难跟其它国家进行竞争,在同样关税的情况下外国的商品可能比印度国内的质量更好也更实惠,所以印度不敢轻易放开关税。

有些国家是可以通过开放倒逼国内改革的,但是由于印度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所以开放不仅很难倒逼印度的改革,它反而可能让印度大批企业遭遇危机。而且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印度一直存在较大贸易逆差,关税的降低有可能让印度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而印度这样的国家是很难承受太大规模贸易逆差的,这也是莫迪政府不敢贸然加入RCEP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莫迪自己的考虑之外,印度国内最大的反对党国大党也是坚决反对印度加入RCEP,国大党认为印度如果加入RCEP就是抛弃了自己的农民、牧民和工厂。如果莫迪同意印度加入RCEP,一旦未来协议的签署给印度带来问题,到时候反对党必然会拿这事儿抨击莫迪,为了防止自己遭遇执政危机,莫迪也不敢轻易加入RCEP。实际上莫迪的担忧也不是毫无依据,印度国内经济结构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关税是保护印度国内企业的一道重要屏障,在RCEP没有完全满足印度要求的情况下印度选择暂时不加入,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印度人的利益。
(莫迪打扫印度大街)


莫迪没有同意让印度加入RCEP,这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印度对自己还没有信心,很多东西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印度不加入RCEP或许能够保护一些印度企业和农民,但是这也会让印度错过一次发展的机遇。未来莫迪只能是先努力推动本国的经济改革,只有让印度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并且让印度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等印度的企业能够跟其它国家的企业进行同等条件竞争的时候,印度就有信心拥抱更大的自贸区和更自由的贸易。


李姓先生


无论怎么开放和胆大在rcep上谨慎都是印度领导人的正确选择,虽然我们看来不是很理解。

首先要知道的是,rcep一旦谈成,对于印度的轻工业特别是日用品工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冲击,因为一直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非常的不平衡,日用品方面发展的非常积累,导致国内日用品价格非常的高,如果市场开放,那么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日用品百货进入印度市场,会将印度民族工业的日用品领域完全击垮。

对于印度来说,实际上如果从非常长远的考虑,rcep谈成是对印度经济有帮助的,这样能够降低印度市场的消费价格,助推经济发展,并且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是有互补的,也就是说这对于两国都是好处。但是短期内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还有一个要知道的,就是印度一直梦想拥有像中国一样的全产业链工业进展,所以他肯定不会希望日用品方面的轻工业被摧毁的。

另一方面就要考虑莫迪面临的情况了,莫迪由于税改在国内的支持度有明显的下降,现在又面临大选,他肯定不会将自己的前途放在赌桌上进行赌博,如果加入rcep,短期内经济承受了大量的冲击,那么他的支持度肯定进一步下降,对于大选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莫迪现在无论是从自身考虑还是印度经济考虑,都没有迅速接受rcep的可能性。


咨询师天生


十五国都同意就差印度了。马哈蒂尔大骂印度浪费时间,因为这场谈判耗时七年,印度欲拒还迎的态度严重影响了进度。

最终印度还是选择了放弃,说明三哥还是不自信。虽然印度的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但实际底气不足。

近年以美国为首实施印太战略,突出了印度的地位。而印度连续几年GDP增速超过中国,最高达到7.2%,西方国家顿时开始鼓噪起来,作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西方人认为印度经济的成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成功,尤其那么大的国家,人口基数堪比中国,因此西方一口咬定印度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超过中国甚至美国。这种宣传无疑是西方国家当前的战略,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对于定力不足的阿三而言,他们真信了。

目前印度的GDP不到三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按照他们的计算法统计的,肯定水分很多,姑且认为是对的,但也仅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是整整经历了四十年不间断的增长才达到现有规模,而且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的年份屡见不鲜,但是刚开始西方并没有当回事。美国人把中国拉入WTO,出发点绝不是帮助中国振兴经济,他们策划的是用大量进口产品搞垮中国经济,助推中国发生颜色革命。但是与狼共舞的中国却成为一只虎,直到2008年后西方才开始惊呼,他们十分惊讶中国的快速进步,也极其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威胁到他们的优势地位。事实上如果西方真是诚心帮助中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看来亏心事做多了就会担心鬼敲门。

李光耀说过,欧美强国的高福利体系难以为继,最终会瓦解,原因就是东亚国家的整体崛起会削弱他们的竞争力。RCEP其实是一个中国主导的区域经济体,堪比欧盟。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一直希望能在亚洲找到一个对抗中国的支点,东南亚国家没戏,他们最终找到了印度。印度这个国家很奇怪,什么好处都想捞,虽然贪婪却没有能力消化。对于想超越中国的雄心壮志,我们给机会,他也不敢取。很明显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靠的是勤劳致富,印度也知道,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始终无法战胜自己去争取发展的机会。患得患失陷入西方的夸赞中,幻想躺着赚钱,急功近利,一步登天,这一点和中国足球酷似。


飞翼点通


对于莫迪在最后关头退出RCEP这件事,很多朋友从纯经济角度去分析,这确实是主要原因,但是冗杂干巴巴的数据很容易让多数读者懵圈,笔者认为,倒是可以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上找到答案。

19世纪初期大清帝国的GDP总量和增速可以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当初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与清王朝谈贸易,被当时算是全世界最伟大、最富有的君主之一——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由予以拒绝!最后英国人被迫以鸦片和枪炮迫使清王朝打开贸易通道。纵观19世纪的清王朝,在历次与列强的战争中也不乏胆大和开放的君臣良将,但是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国际贸易领域出口产品少之又少,进口却是以武器装备为主,自产能力却又十分薄弱。

印度近年来GDP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排的上号的,甚至在增速方面还一度超过了北方邻国。当下与印度合作的国家也多是美国、俄罗斯这些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国。可偏偏印度的经济结构仍然是以虚幻的服务业为主,工业水平完全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贸易出口产品也是凤毛麟角,进口的也大多是当前比较先进、自己不能制造、连组装都很困难的军工产品。这和当年大清王朝何其相似?

还有更相似的。

大清帝国本质上是封建王朝,政治、经济体制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与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较量中是很难占到便宜的。时下的印度,其实也差不多,表面上看是共和制,有多个多个党派联合执政。但实际上是,地方各个土邦(想到于省)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类似于美国的州。再加上种姓制度的盛行,印度旧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国家所掌握的土地仅有13%,尚不及最小的一个邦——哈尔邦。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实际上是微乎其微。土地和人口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大量土地集中在地方豪强手中,想要做点有利于民生的事情,那是举步维艰!大清王朝自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开始后,因为国库空虚,镇压农民起义和发展工业的事全都交到了地方官手里。地方官有了自筹资金和人事任免的权力,逐渐开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天灾人祸期间抗拒朝廷旨意拒不捐款捐粮的事时有发生,“东南互保”更是将与朝廷分庭抗礼推向了极致。清王朝与其说是被辛亥革命推翻,倒不如说是内部解体。

言归正题,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然后邀请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东亚工业强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大洋洲的农业国加盟,印度也在其中之一,共16国。对于现代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对于落后的印度来说,如果没有东亚三个工业强国,印度也许会很乐意。本身就想称霸南亚—印度洋。东盟十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综合实力又不如印度,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印度大国梦,当然再好不过。但是东亚三强国一进来,势必占主导地位,将严格遵循国际贸易法则,三国大量的商品进入印度,将会严重冲击印度落后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新理念随着新商品大量进入,同时也会极大的冲击地主豪强赖以维持政治地位的种姓制度,引发思想启蒙。要知道,在印度超过10亿人是穷人或文盲,这些人如果受到新思想的启迪,将会带来什么?说白了,会把那些地主豪强手里的金饭碗一个接一个的砸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印度政党以“损害农民利益”为由反对莫迪加入RCEP的根本原因,这和当年大清王朝那些达官显贵用“祖制不可违”、“风水不可坏”为由抵制洋务运动和革命思潮是一个道理!

当年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尚且难以迫使臣民就范,更不用说莫迪这个临时当家人会抵制的住印度那帮豪强的压力。


大将军威武K


印度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

印度这次没能签署RCEP,确实让人失望,毕竟印度经济很有潜力,13亿人口,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如果印度能签,那这个自贸协议将会是全球最大的,毕竟包含全球一半的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

莫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我评估RCEP时,我必须尊敬所有印度人的利益,但是我并未得到一个积极的答案,因此我的良心不让我加入RCEP协定。”

可见,印度国人对签署这个协议也是不乐意的。

其实,到底该不该签,肯定该签。为什么这么说?从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就可以看出,只要中国开放的领域,如今都变得更有竞争力了。而没开放的领域,基本还是老样子,比如垄断领域,金融,能源等。

所以,印度本不应该过于担心开放市场后中国低价商品,已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产品的冲击,事实证明,越开放,才能越强大。

中国如果能早日开放金融市场,可能我们的股市,债市相比现在会更加的强大吧。

不过,RCEP并未对印度关闭。,昨天,中国外交部称,中方愿与其他各方一道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继续协商解决与印度谈判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欢迎印度尽早加入到协定中来。


赵冰峰财经


印度这次突然在泰国的RCEP问题上的退缩并不奇怪,今年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出人意料的下降。2014年莫迪上台执政后,一时印度经济高速增长GDP的增长率高于6%,最高的2018年一季度,增长率达8.1%。后来虽然略有下降,但去年整个印度经济的增长率仍然为7.4%,不仅超过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而且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8年印度的经济总量为2.7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莫迪的人民党政府受到印度媒体的吹捧。



正因为如此,在今年4月开始的印度大选中,莫迪的人民党以较大优势获得胜利。谁知今年以来印度经济发生问题,GDP高增长率非常意外突然失速,从一季度到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持续下跌,而且是进行性的。 今年第1季度印度经济增长率只有5.8%,跌破了人们预期6%的底线。心里阴影还没有过去,到了第2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竟然只有5%,甚至还不如我国的6.4%。


由于印度的经济总量只有我国的20%,而经济增长率跌入6%以下,从印度前两个季度的增速持续下跌,这说明印度经济出了多方面的问题。11月4日在泰国举行的RCEP会议,意在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澳新印16国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将是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如果RCEP成功,将极大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十分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因为印度退出的原因,使得16国变成了15国。因为印度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对印度本身以及整个区域经济,都是很大的损失和遗憾会议决定推迟一年。那么印度是什么原因,使得莫迪总理在RCEP签约之际,突然宣布退出RCEP了呢?这是值得分析一下的:



一、应该是印度的国内经济遇到了麻烦。前几年印度经济一路高歌,今年经济增长率突然失速,从而使得印度内部矛盾突出。前几年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给印度带来高的就业率,去年印度的失业率就居高不下,印度的整体失业率在统计数字上已经超过了7%。而要算上家庭主妇和印度大量的农业人口,印度的失业率应该是30%以上。就在去年印度因为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今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失速,从就业率可想而知比去年还要更加严峻。而印度是一个充满年轻人的国家,35岁以下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65%,每年有1000万-120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莫迪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工作岗位,满足印度社会大量的就业要求。因为印度市场的脆弱性,莫迪害怕加入RCEP将使得外国商品潮涌而至,将加剧印度国内的经济和就业危机。

二、实际上加入RCEP对于印度经济整体发展是有利的,印度的制造业必须要在对外竞争中胜出,否则永远不可能提高印度的产品质量,以及对外产品的竞争力。但是,莫迪在国内反对派国大党的指责下胆却了,国大党称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签署RCEP不合时宜。莫迪担心引发更多的批评和抗议,特别是害怕引发年轻的就业者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莫迪心里明白,虽然说近几年印度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就业率没有增加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好。有消息报道,这几年为了印度经济增长率好看,印度将牛粪都列入了GDP计算。

三、在RCEP的16个国家中,印度最为担心和害怕的是对华贸易,我国已经是印度的第一贸易伙伴。目前中印年贸易额已近1000亿美元,印度在对外贸易中多次对中印贸易失衡表示不满。去年,中印贸易总额为955亿美元,而印度对华贸易赤字达到惊人的578.6亿美元。这就是说,印度制造的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面前没有竞争力,商家和消费者宁愿购买我国产品。

仅我国的手机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就高达55.7%,其它的机电产品也是如此。如果印度签署了RCEP,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我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起码还要增长20%。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印度不愿意看到我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使得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无法控制。实际上,印度应该看到,如果认真提高产品竞争力,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

四、印度心中的小九九。印度目前在世界上是一个香饽饽,美日西方争相与印度示好。自从美国针对全世界开打贸易战以来,印度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还没有完成。作为美国不愿意看到印度先于与16国达成自贸协定,印度今年不愿意签定RCEP协议,这是向美国示好。希望作为对美贸易谈判筹码,并通过提出将美国的贸易协定置于RCEP之上, 有利于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加分。

综述、由于印度拒绝签署RCEP协议,使得今年这次在泰国召开的16国会议,旨在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没有取得成功。根据大会的共同商议和各方的努力,16国将继续朝着RCEP方向前进,推迟一年争取将在2020年签定。RCEP的签定符合16国的利益,是各方共赢之路,莫迪的退缩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对美贸易谈判的意图,这并不奇怪。


亦新湖


笔者认为,此次莫迪之所以没有加入RCEP,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印度国内的压力,由其是来自印度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压力;因为他们但心,要是印度加入RCEP,印度就要向RCEP所有成员国 开放市场,这有可能会对印度中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冲击;莫迪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才选择了暂时不加入RCEP的决定;



从表看,印度在最近几年的经济表现,确实不错,但总体来讲,印度的工业发展,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由其在轻工业方面,印度还处在相对底端,所以印度才提出了印度制强国计划,但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是印度一旦开放市场,其它国家的产品,就会迅速占领印度市场,这将导致很多印度中小企业,面临倒闭;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将对莫迪政府,非常不利,这将意为着,莫迪会失去这些人的选票,所以莫迪才会选择保守的做法,选择暂不加入;莫迪政府之所以说暂时不加入,没说永远不加入RCEP,这是因为,莫迪政府也看到了长远的好处,往长远看,印度加入RCEP是有利的;

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对印度国内的底端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这也会促进印度整体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而且,还可以得到另外15个国家的巨大市场,所以在笔者看来,莫迪之所以会“退缩”,是受到了国内的巨大压力的影响,但不代莫迪会永远不不加入RCEP,莫迪只是想用这次的不加入,来换取更多对印度有利的条件罢了,因为 莫迪是个懂经济的领导人,他是不可能放弃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



个人拙见!欢迎评论区交流看法或补充 谢谢!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您的一个点赞!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并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六国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如果协议成功,将覆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RCEP经历了7年磋商却一直没有签署协定,众所周知主要原因就是印度这个“钉子户”。此次在泰国曼谷进行的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最后时刻,印度总理莫迪表示,由于在关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非关税壁垒方面存在分歧,所以印度决定不签署RCEP。



此番谈判后,印度再次拒绝签署协定,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多年以来,印度就对RCEP抱有戒心,担心国内市场会受到冲击,担心印度核心利益受损失,担心印度产业遭受打击。在具体问题上,譬如担心中国廉价商品会冲击印度制造业,担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冲击印度农业,担心RCEP的知识产权以及服务业条款不利于印度等等。总之印度以各种担心为借口,在谈判中长期讨价还价。

而在最新的曼谷RCEP谈判中,印度总理莫迪认为协议未能照顾到印度农民、商人、工人、消费者以及各行业的利益,因此最后时刻再次拒绝签订协议。这并不奇怪,虽然莫迪长期宣扬开放,但其所言所行更倾向于民族主义者,因此强人政治因素也会反映在谈判当中。但RCEP是区域性合作协议,要兼顾多方利益,使多边互利共赢,又岂能只照顾印度的所有利益?!

长期以来印度的贸易赤字一直比较严重,其不仅对外贸易壁垒比较严重,而且印度内部小邦林立,各邦法律和语言不同,税制不同,市场分割,各邦间商品流通成本过高,形成国内的严重的贸易壁垒。所以印度当前虽然在逐步开放,但是其内外贸易壁垒还是非常严重,一时难以改变,这也将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

印度长期阻碍RCEP协议的签订,导致RCEP多数成员国对印度不满,尤其是在当前美国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前提下,RCEP的签订更具有历史意义,不论是发展区域经济、防范全球金融危机还是阻止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都具有重大作用,所以十五国决定绕过印度明年初在越南签约,虽然RCEP谈判大门依然对印度敞开,但是十五国提前签约的态度也说明RCEP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印度未来即使加入也得尊重这一框架的基本原则。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印度虽有雄心,但是尚缺乏高瞻远瞩的视野,既想得便宜又不想开放市场,还总想和美国一起谋求点什么,不时地想掣肘中国,蟪蛄不知春秋,也就随它去了。


馨月说财经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用这话来形容印度非常贴切,印度现在就是穷,没有志向,只顾着印度的眼前利,只惦记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惦记着印度的一己私利,至于RCEP会给印度带来什么样的经济福利,莫迪压根就没有想过!

印度暂时不加入RCEP这个覆盖35亿人的地区性经济体,第一反应就是从印度自己的问题、利益出发的,印度比较穷,比较落后,工业制造严重拖后腿,只有在互联网方面,印度有些人才,所以“印度造”远远比不上“日本造”,印度的产品比不上其他国家的产品,如果印度加入RCEP,短期之内,对印度的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莫迪担心加入RCEP之后,没有关税的壁垒,没有税收保护,其他15个国家的高端、廉价的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印度的产品就会失去优势,印度人就会购买他国廉价、优质的商品,而印度商品无人问津,印度自己造的商品卖不出去,印度的工厂、企业就会倒闭,印度造就会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印度的贸易就会逆差,他国就会赚走印度的钱。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有对比就有伤害,印度被伤害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印度如果有足够的自信,有信心发展好印度的工业,印度只要坚持发展,坚持优质的“印度造”,短期的阵痛之后,在他国商品的挤压之下,印度被迫改革,被迫提高产品的质量,会诞生一个优秀的印度,一个贫穷的印度会被逼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印度。

印度暂时不加入RCEP,还有某些方面的原因,印度现在是美国的座上宾,是俄罗斯的座上宾,是法国的座上宾,是英国的座上宾,英美法都是经济大国,印度故意拖延时间,就是看看这些国家对RCEP的态度,如果美国这样的国家对RCEP不友善,担心RCEP会威胁到美国的经济霸权,美国就会阻止RCEP的建设。

印度左右摇摆,犹犹豫豫,就是想和美国等国家达成一定的协议,只要美国等国家达成一定的经济协议,印度就不会加入RCEP,没有印度的加入,RCEP就会少10多亿人,就会少2.73万亿美元的GDP,RCEP的经济实力就会受到削弱!

印度这些年一直不安分,印度这些年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西方国家靠拢,又不敢彻底和俄罗斯分道扬镳,印度有可能会成为南亚的“土耳其”,成为“墙头草”,“国中印度......”!


老鳄鱼观天下


莫迪号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所以说莫迪一直都是一个开放派,能够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不过在这次的RCEP问题上,却牵扯到了印度的核心利益,印度这个国家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国内的工业发展比较薄弱。我们都知道印度的武器都是进口的,国产的武器比例很少,印度之所以和俄罗斯还有美国关系这么好,就是长期进口这两个国家的武器,印度现在的电子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日本韩国相比还是差了很远。所以说印度市场一旦全面开放,在短期之内会对本国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印度的轻工业产品价格不低,一旦国外廉价的商品涌入,会导致印度的一些中小工厂倒闭。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阶级分化比较严重,有钱的人都一般选用国外高档产品,而那些穷的人就买不起一般的生活产品,所以造成印度产业链低端化,无法形成品牌。严重限制了印度轻工业的发展,但是最近几年东亚一些国家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上发展都比较快,这和印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印度对开放持谨慎态度。

印度现阶段提出了印度制造强国计划,是想利用西方产业链的转移带动本国工业产品的发展,顺便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这样做对印度还是比较有利的,会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将美国和欧洲代工的工厂全部转移到印度,印度既可以学习技术,又可以培养产业人才,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旦日韩的产品快速涌入印度,那么印度就再次错失建立工业体系的机会。因为现在日本和韩国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很多电子产品也已经自动化生产,所以这些产品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进入印度之后,不但会让印度工厂倒闭,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情况,到时候印度国内肯定会十分讨厌莫迪。这对莫迪的执政非常不利,况且现在印度正在着手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国内情况也不稳定,所以现在莫迪不敢冒这个险。目前这个协议应该会在明年达成,用一年的时间来缓冲不清楚印度够不够,但是这也显示了莫迪想达成协议的初心,但是现实条件对他非常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