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股權之爭,權利的遊戲

2015年,姚振華的寶能集團試圖收購萬科20%以上的股份,同樣位於深圳,同樣起步於房地產,這次敵意的收購,意圖是爭奪萬科的控制權。

萬科創始人王石對此憤怒回應,稱寶能的入侵將嚴重破壞萬科的企業文化。並先發制人,提出以新發行股份收購深圳地鐵,來化解自身危機。出這一招,萬科的初衷是想通過發行新股來稀釋寶能系的股份。

但意外的是,這同時也稀釋了華潤(萬科原第一大股東)的股份,直接導致華潤的強烈反對。早在2000年,王石主動引入央企,希望吸引有實力的財團進入,優化集團股權結構,華潤成為萬科的戰略性大股東。

彼時,寶能系已經通過二級市場連續增持萬科,合計持有萬科22.45%股份,寶能和華潤的持股量高達40%,可以否決萬科提出的任何議案。並且,在重組預案股東大會上,華潤系的三位董事以鮮明的態度直接投了反對票。

這場原本在萬科與寶能系之間的股權之爭,突然殺入了華潤,使得前景更為複雜和難測。

萬科股權之爭,權利的遊戲

不過,王石很幸運,他的利益與政府對金融風險日益增長的擔憂相吻合。

萬科曾向多家監管部門指控,稱寶能大舉使用槓桿-結構型債務工具增持萬科股份,債務融資風險極高。

這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寶能收購萬科股票的資金來源受到了審查。寶能買下萬科股票的大部分資金,均來自寶能旗下的壽險公司-前海人壽出售的保單。而前海人壽的保費增長主要依賴銷售高收益理財產品來推動。其中“萬能險”產品結合了身故保險金和投資利益,高收益、短期限。但這類產品,其保險保障功能只佔其價值的很小一部分,並且98%是通過銀行分銷完成,而銀行通常只推高收益產品。

不同於傳統保險公司,需要花大力氣去建設和培訓代理人隊伍及呼叫中心。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的運營模式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變成金融大鱷借道藏身之地。

另外,寶能旗下的深圳鉅盛華公司表示,其收購萬科股票的資金來源中2/3是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承諾固定回報)籌集的。

萬科股權之爭,權利的遊戲

最終,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宣佈,前海人壽提供虛假資料,違規運用保險資金,姚振華禁入保險業10年。據相關媒體稱,姚振華是以賣菜起家,90年代在深圳成為房地產開發商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而萬科股權之爭終於迎來破局,中國恆大集團將其持有的14.07%萬科股權悉數轉讓予深圳地鐵,轉讓後,深圳地鐵持股超過寶能,成萬科第一大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