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心境穩定劑後情緒穩定了,就能說明患者一定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心境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是幾類具有相同治療作用的藥物的統稱,最早特指鋰鹽。循證醫學表明,鋰鹽治療不僅對躁狂和抑鬱反覆發作有肯定的療效和預防作用,而且對情緒不穩定、衝動、激越和情緒惡劣治療也有效。

此後人們又發現,抗驚厥藥物卡馬西平、丙戊酸鹽、拉莫三嗪、加巴噴丁和託吡酯也有類似作用,故將這些藥物統稱為心境穩定劑。

由於鋰鹽和抗驚厥藥物治療起效慢,故臨床上常合併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喹硫平、奧氮平、齊拉西酮或阿立哌唑來控制症狀。所以,精神科臨床和研究上又將抗精神病藥物歸入廣義的心境穩定劑範疇。

本文主要針對狹義上的心境穩定劑(不包括抗精神病藥物)的臨床使用、不良反應進行介紹和分析。

針對一些患者、家屬的疑問,比如是否一有發脾氣、打人的行為就該服用心境穩定劑?是否心境穩定劑改善了情緒,就證明患者是雙相障礙?我也會在後文分析。

01、幾種常用的心境穩定劑

鋰鹽是最常用、也是最古老的的心境穩定劑。早在18世紀,碳酸鋰就用於治療痛風等軀體疾病。20 世紀中葉,澳大利亞醫生 Jone Cade發現該藥有治療躁狂發作的作用。

1970年,美國 FDA批准鋰鹽用於躁狂發作治療,4年後又批准其可維持治療雙相情感障礙。鋰鹽隨之成為治療雙相抑鬱發作的一線用藥。後續,美國 FDA 又批准可用於青少年患者雙相情感障礙治療,孕婦的使用尚有爭議。

除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外,臨床研究也發現碳酸鋰可能還有預防自殺的作用。一項薈萃分析顯示,鋰鹽可能是預防自殺最有效的心境穩定劑,能有效控制各種兒童和青少年發育障礙患者出現的易激惹、攻擊行為和自傷行為。

另外,當使用其他藥物治療療效不顯著時,碳酸鋰也可用於難治性抑鬱和神經性厭食治療。

吃了心境穩定劑後情緒穩定了,就能說明患者一定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可是,鋰鹽的使用也有一定風險。由於鋰鹽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治療窗狹窄、不良反應較多,所以用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直至達到理想的治療療效。

而且,患者在使用鋰鹽前需接受血細胞計數、甲狀腺功能等生理指標測評,用藥過程中應嚴密監測血鋰濃度。

鋰鹽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口乾、煩渴、胃腸道反應、手顫、視物模糊、腱反射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腎功能減退等,其中在兒童、青少年患者中的頭痛和腹痛等的發生率較高。

當血鋰濃度> 1.5 mmol/L 時,患者可能出現中毒症狀,上述不良反應會加重,嚴重者甚至出現意識模糊、共濟失調、驚厥、昏迷和休克等。因此,在臨床上使用鋰鹽時需注意用藥的個體化並予於嚴密監測,一旦發現有中毒症狀就應立即停藥。

丙戊酸鹽是傳統的抗驚厥藥物,1963 年由法國醫生Meunier 及其同事首先用於治療癲癇患者。後來發現該藥物有對情緒症狀有治療作用,逐漸進一步用於精神科治療。

丙戊酸鹽包括丙戊酸鈉、丙戊酸鎂、雙丙戊酸鈉、雙丙戊酸鎂等等。以丙戊酸鈉(最常見的是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的耐受性最好,臨床應用也最廣泛。丙戊酸鎂緩釋片(比如神泰)的應用也較多。

1995 年美國 FDA 批准丙戊酸鹽為成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2007年,AACAP(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學會)認為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也可使用。

此外,與鋰鹽相比,丙戊酸鹽的安全性更高,來自臨床研究的療效證據也更充分。因此,丙戊酸鹽也廣泛用於兒童和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以及破壞性行為障礙患者的破壞性和攻擊性行為等治療,對鋰鹽無法耐受或反應不佳者是較理想的替換藥物。

丙戊酸鹽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常見噁心、厭食、嘔吐和腹瀉等,少數有嗜睡、震顫、共濟失調、脫髮和煩躁不安等,急性胰腺炎罕見。不過,其對肝臟損傷較為嚴重,還可發生多囊卵巢綜合徵;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測肝功能和血常規,孕婦、嚴重肝病、白細胞減少、6 歲以下兒童禁用。

拉莫三嗪是新型廣譜抗驚厥藥物,臨床研究已證實有心境穩定作用,臨床應用也越來越多。以兒童患者為對象的開放性研究發現,拉莫三嗪對抑鬱和躁狂症狀均有改善作用,而且不良反應較少。

目前,拉莫三嗪主要用於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發作期及其維持期治療,其中對抑鬱發作的治療療效更加突出。AACAP 發表的雙相情感障礙治療指南推薦,拉莫三嗪也可用於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抑鬱發作治療。

拉莫三嗪治療的不良反應較少,常見的有頭暈、頭痛和胃腸道不適,可能導致皮疹、尤其是在用藥初期、導致皮疹,故需從小劑量開始用藥且緩慢加量。

以上三類是臨床中最常用的心境穩定劑。此外,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也是傳統的抗驚厥藥物,在臨床上也可被用作心境穩定劑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對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攻擊和衝動行為治療也有療效。可是,研究發現其療效不如鋰鹽和丙戊酸鹽突出,且不良反應較顯著,所以臨床應用相對較少。

02、心境穩定劑不是“情緒萬能藥”

經過上面的介紹,心境穩定劑確實對躁狂、極端的衝動、攻擊性行為等症狀有所療效,並發現對抑鬱症狀也有治療效果。

其實,心境穩定劑原稱“抗躁狂藥”(antimanic drugs),近年來的“改名”是突出了此類藥物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及抑鬱症狀均有效,而不僅僅是抗躁狂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心境(情感、情緒)調整劑,或稱情感穩定性藥物(mood/affective stabilizing drugs/agents)

吃了心境穩定劑後情緒穩定了,就能說明患者一定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可是,這個“改名”卻導致了一些臨床精神科醫生的誤讀。他們“望文生義”,只要發現患者有不穩定的心境或情緒,就使用心境穩定劑。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醫學教授顏文偉就曾尖銳地指出這個問題:

當年我在主編全國第一本《臨床精神藥理學》時,把碳酸鋰、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藥歸在‘抗躁狂藥’一類。後來,國際上認為這些藥物不但能夠治療躁狂抑鬱症的躁狂狀態,對於躁狂抑鬱症的抑鬱期、也有一定效果,所以提出改名為‘情感調整劑’。

有一次在上海精神醫學的編委會上,徐韜園教授提出改名的建議,於是我們《上海精神醫學》首先採用了這個名稱。這就傳到了全國。

誰知道,好心做了壞事。從此以後,不少醫生就‘望文生義’地把這些藥物用來調整各種情感:遇到吵鬧的,就用丙戊酸鈉,就用碳酸鋰;遇到發脾氣的,也用;遇到衝動打人的,也用;簡直成了萬能藥。

有的時候,實際上正好是‘時間到了’、抗精神病藥的作用展示顯現了,但是他們卻‘貪天之功以為己功’地把功勞歸在情感調整劑身上,誤認為它們‘真的能夠有效地調整情感’,於是屢屢應用不已。他們用的都只是每天丙戊酸鈉1片或碳酸鋰0.25克;這個劑量是根本不會產生療效的。其實,他們把‘偶然巧合’誤當成‘真理’了。

希望這些醫生知道這個名稱的‘來歷’,把問題搞搞清楚,千萬不要再‘望文生義’地濫用藥物了!

可見,心境穩定劑雖然對情緒、行為症狀有效,但並不意味著醫生一發現患者有不好的心境或情緒就能使用。

精神科醫生應該注意分辨哪些是極端的、與患者過往表現反差很大的情緒、行為症狀,而哪些屬於家庭或人際衝突引起的、正常的、可理解的情緒或行為反應;避免濫用藥物,過度診療。

就算考慮到極端的情緒、行為症狀可損害患者的社會功能,甚至有傷害自己和他人的隱患,醫生不得不使用情緒穩定劑時,也應重視症狀背後的心理根源。

我國精神科專家喻東山教授曾在專業文獻中指出:

心理應激可增加人腦單胺神經遞質的釋放 , 而單胺神經遞質通過 G蛋白可激動第二信使系統 , 改變基因表達。Post將這一過程稱之為 “體驗性基因改變” ,它可解釋某些情感性障礙是應激而非遺傳引起的。心境穩定劑通過作用於多個生化環節而防治情感性障礙。

這與我們機構在臨床實踐中的發現是一致的。抑鬱症、雙相障礙等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患者過往遭受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形成的病理性記憶。這些都是心理應激的範疇。

因此,心理社會因素往往是是疾病的根源,生理上的改變是中間環節。心境穩定劑可以作用於生化環節,緩解症狀,但不是根本解決之道,不應過分依賴。

另外,很多青少年患者的家長反映,因家庭關係和學業等問題,孩子曾有大發脾氣、打人毀物的行為,一些精神科醫生因此診斷為雙相障礙。孩子服用了心境穩定劑後,暴躁的情緒有所改善。

但家長對診斷有所懷疑,認為孩子只是有些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遠不是所謂的“重性精神病”。有的家長向精神科醫生表達疑問,卻得到這樣的回覆:心境穩定劑是抗躁狂的,既然你孩子吃了藥,情緒確實穩定了,這就證明他是真的躁狂,是真的雙相障礙。

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認可的。首先,真正的“躁狂/輕躁狂”往往是心境高漲,興高采烈,不可一世,精力充沛;大發脾氣、打人毀物等行為通常是內心極其壓抑、痛苦而導致的激越狀態。這一點已有很多文章闡明。

而且,上文已經詳細介紹了,多種常見的心境穩定劑並不只用於抗躁狂,還可用於治療和預防抑鬱,對其它精神心理障礙中的情緒不穩定、衝動、激越和情緒惡劣治療也有效;在神經內科,很多心境穩定劑還是應用廣泛的抗癲癇藥物。

所以,不能因為心境穩定劑對情緒、行為起了作用,就反推患者是雙相情感障礙,這是極其不嚴謹、不科學的!

而且,關於心境穩定劑的作用機制雖然有一些研究發現(比如,鋰一方面使兒茶酚胺受體與興奮性 G蛋白 ( Gs ) 脫節 , 抑制兒茶酚胺的神經傳導 , 抗躁狂,另一方面防止兒茶酚胺耗竭 , 防抑鬱。丙戊酸鹽可能作用於 γ- 氨基丁酸能通路,或作用於 N- 甲基 -D- 天冬氨酸介導的神經遞質,如 5- 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但都處於學說階段,都未能完全證實,藥物的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

而且,我們在心理干預中發現,服用心境穩定劑後的確可對個體在應激狀態下的情感反應有明顯抑制。曾有一名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的男性患者,長期服用德巴金。有一次他目睹女友遭到其它男性騷擾,他內心十分憤怒,“我感受到心裡有一種怒火,但情緒就是出不來,外表看起來很平靜”,他只好趕緊拉著女友溜走了,這引起女友的誤解和極大不滿,兩人因此發生劇烈衝突,導致分手,這又成了患者的心理創傷,所以他非常反感服用此類藥物。

不少青少年患者也說,服用了心境穩定劑以後,“不好的情緒還在,但就是發不出來”。

吃了心境穩定劑後情緒穩定了,就能說明患者一定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所以,雖然心境穩定劑能改善易激惹、激越症狀,但未能真正地解決患者的深層次心理問題。

這也提示我們廣大精神科醫生、患者和家屬群體,藥物往往只是“緩兵之計”,待患者情緒相對穩定、恢復了一定理性後,一定要重視心理干預和治療。目前,我們機構使用深度催眠下的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TPMIH),可較快地修復疾病背後的心理創傷和病理性記憶,令患者康復更高效。

但這並不是唯一方法。青少年患者的家長們也可通過自身的改變,幫助孩子逐步康復。在原有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家長必須深刻地理解疾病的本質,從心理、家庭和教育等角度去分析孩子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積極自我反省和提升,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以此帶動患者本人的變化。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孩子逐漸感受到親人的支持,其遭受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也可慢慢得到修復,情緒趨於穩定,抗壓能力增強,再在醫生指導下慢慢減藥、撤藥。雖然時間長一些,但終可得到康復!

參考文獻:

1、 心境穩定劑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郭曉雲,上海醫藥 2014年 第35卷 第19期 (10月上)

2、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史,付春鳳,2014年6月

3、心境穩定劑在治療兒童精神障礙中的應用,韓晶晶等,上海醫藥 2014年 第35卷 第19期 (10月上)

4、心境穩定劑的臨床應用進展,付華斌等,解放軍醫藥雜誌 2013 年 2 月 第 25 卷 第 2 期

5、心境穩定劑臨床應用中常見不良反應,李華芳等,中國臨床藥學雜誌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2003 年第 12 卷第 1 期

6、雙相障礙分類、分型與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劉燕等,世界臨床藥物 WORLD CLINICAL DRUGS,2019 年第 40 卷第 4 期

7、心境穩定劑的作用機制,喻東山,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第 27卷第 4期 , 2000

8、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陸林主編

9、Ghaemi SN, et al: Biol Psychiat ry , 1999; 45: 137 ~ 1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