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攢勁”新東達

喜看“攢勁”新東達

夏日的東達村。李勇 攝

作為鄉村振興試點村,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灘鄉東達村在搞活鄉村產業的同時,生態、文化等工作齊頭並進,一個“攢勁”新東達正逐步呈現。

“產業攢勁”富民興村

“我們村現在真的是產業興旺!”村黨支部書記牛生有向來快人快語,一句話道出了東達村產業發展好前景,也道出了他內心的喜悅之情。

2015年初,東達村“兩委”一班人謀劃村裡發展集體經濟,著手創建富民特色種植養殖合作社,爭取多方技術支持和資金幫助開始栽培食用菌,一年後試種成功。東達村誕生了第一個村集體產業。

合作社成立之初帶動了8戶貧困戶。今年,食用菌栽培擴大規模,新建半地下式塑料溫室大棚3幢以及菌包加工車間,冷藏保鮮庫和相應的辦公配套設施。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萬元,輻射帶動40戶40人增加收入。

食用菌栽培是東達村培育的新型產業,而養殖業則是東達村的支柱產業。

東達村整合山東援建、扶貧項目等資金,將全村的牛羊集中到養殖小區,讓牛羊養殖“退出庭院、退出村莊、進入養殖區”,實現人畜分離,人居環境得到有力提升。從一開始磚木結構的簡易大棚,到現在棚圈一體化的20幢拱棚,養殖小區經歷了四代改造提標升級,滿足了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的需求。同時,建成一處活畜交易點,改變了一年一季出售牛羊的舊做法,走上四季均衡出欄銷售牛羊的新路子。2015年以前,東達村的人均收入2000元,2018年人均收入達到8200元。

在半農半牧的東達村,很多人都忙於養殖業和外出打工,卻無暇顧及自家的土地。針對這一現象,村“兩委”謀劃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全村197戶、259.3公頃土地託管給合作社統一耕作,風險共擔、效益共享。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收割後,合作社只抽取每畝25元的管理費用,青稞油菜出售後全部歸村民所有。”這樣一來,不僅讓群眾騰出手從事二三產業,而且實現了減少浪費、科學耕種,收成比單戶種植提高了不少。

“生態攢勁”美麗宜居

“乾淨衛生也是生態”,這是東達村生態建設的理念。

一排排整齊的莊廓庭院粉刷一新,寬敞乾淨的鄉村硬化道路、規劃有序的綠化帶、林立的太陽能路燈、錯落有致的太陽能熱水器以及院牆內獨立的衛生廁所,村裡廣場上三三兩兩健身的老人、戲耍玩鬧的孩子、巷道里拉家常的小媳婦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走在東達村巷道里,新農村新面貌處處可見。

美麗宜居的村莊院落如何保持乾淨整潔?東達村採取用制度說話、以規約人的措施,建立了生態保護長效機制,併發揮群眾“我家園我建設”主體作用,逐步樹立生態建設人人有責的意識,使廣大群眾成為美麗東達的建設者,擁有者。

為了使東達村成為生態宜居的鄉村,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對庭院、巷道進行改造,村莊“髒、亂、差”的現狀得到全面改善。

文化“攢勁”鄉風淳樸

“前不久我們村舉辦了精彩的花兒會,這已經是第三屆花兒會了。”牛生有介紹,為了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東達村從2015年開始,每年舉辦花兒演唱會,前來觀看演出的曾達上萬人。

這兩年,東達村的人過大年,可不是僅僅跳個社火就完事了,鍋莊舞、蒙古族舞、歌唱比賽……到正月十五還有花燈會展,村裡人拿出自家制作的花燈,掛到廣場上參加評比,評選出最好看的花燈。

“現在有了文化廣場,天氣熱的時候,大家會跳鍋莊舞、扭秧歌,熱鬧得很。”牛生有說道,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多了。目前農家書屋裡有2700多本書籍,大家借閱最多的還是些農業類的書籍,在每年的寒暑假,農家書屋還會迎來不少的學生。

不僅如此,東達村還利用在環境整治、巷道改造治理中騰出的空閒地、空莊廓,打造勞動體驗區和生活體驗區,引導群眾珍惜現在“不忘本”,留住鄉愁守住根。在勞動體驗區,重現碌砫碾場、鏵犁地、架子車拉土、榔頭打土塊、鋤草的場景,讓大家體驗原始農耕生產;在生活體驗區,可以通過現場做焜鍋、烙油餅等,體驗農家生活,傳承農耕文化。

在秀美宜居的東達村,那些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的鄉風民俗,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澱,給邁步向前的雙腳註入了新的活力,喚醒了父輩兒孫的鄉土自信。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東達,在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上,正留下更加“攢勁”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