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正道經典重組案例」山東某機械集團

「中和正道經典重組案例」山東某機械集團

特別說明:我司通過對2000多家企業訪談,600多家企業債務重組,歷時8年智慧的碰撞與實踐經驗的積累,深度剖析了企業最真實的經營困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最應該採取的策略。為了讓廣大民營企業家更加深入瞭解我司債務危機化解&產業資源整合業務,特將幾個經典案例列出供企業家閱讀。為保護客戶隱私,案例隱去企業具體名字,望讀者理解。

(一)企業背景:

該集團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專業經營鈑金機械製造的生產型企業,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內建有三大製造基地;主要產品有剪板機、折彎機、集裝箱製造成套設備、折邊機、壓筋機、圓風管等專用機械設備,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冷暖通風、鐵路、建築、船舶車輛、軍工等領域。

近年來,伴隨著機械行業整體利潤下滑,行業整體的不景氣導致集團整體收賬難,重資產發展的弊病又日漸暴露。2017年8月,該集團找到我們時基本情況如下:

1. 資產情況

該集團共九處土地及房產,賬目價值25692萬元,均已抵押;機器設備:賬目淨值20527.9萬元,其中16718.7萬元機器設備已抵押;存貨:賬目價值8668.99萬元,其中3727.97萬元已抵押。除此之外,集團應收賬款、其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基本已屬壞賬。

2. 負債情況

集團共有負債97523.78萬元,銀行負債共計58028.03萬元,由集團資產抵押及兄弟公司擔保;民間借貸共計8245.75萬元,其餘為當地國有公司借款。

3. 經營情況

截止2017年8月,集團整體平均毛利率僅為7.01%,集團虧損 45,455.99 萬元,虧損的原因主要是資金鍊斷裂導致的產能不足以及財務成本高昂。

(二)重組方案

根據該集團的現狀,中和正道團隊為其量身定製重組戰略,及時保護集團的市場,穩定集團團隊,在維護造血能力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政府、銀行、債權人、法院的支持,通過全方位重組,最終走出危機。

(三)解救措施

1.經營方面

為集團設立合法的新平臺,合理嫁接集團的團隊、技術、市場等優勢資源,保護集團主營業務,由新平臺委託原企業加工生產的模式,租賃原集團的資產進行生產。

2.資產保護及贖回

通過對抵押的資產設置障礙,獲得資產的首封權,從而降低資產拍賣價格,並由新平臺重新購得生產所需核心資產,我公司為其墊付70%的拍賣款。

3.負債應對及化解

(1)銀行債務

針對5.8億元的銀行債務,爭取政府支持,由政府主導同債權銀行協調,其中12筆、共計4.15億元的債務,銀行同意以資產包方式打折處理,平均折扣約5.5折;剩餘部分債務的抵押資產市場價均大於抵押額,以出售資產抵債的形式予以化解。

(2)民間債務

集團共有民間債務8245.75萬元,共涉及6名債權人,通過協商,爭取債務減免,剔除非法利息,最終以平均6折鎖定債務,分2年共24期償還。

(3)國有公司借款

集團共有31250萬元國有公司借款,通過爭取政府從中協調,債權公司同意以稅收返還方式解決該筆借款。

(4)供應商借款

集團共有3000萬元的供應商欠款,其中欠款金額較大,且已不合作的供應商債務,暫時停止支付,其餘供應商債務以打折、分期付款的形式由新平臺逐步償還,最大程度保護新平臺現金流。

(四)解救成果

通過近半年的充足,集團的主營業務得以為繼,整體生產重回正軌,債權人情緒穩定,已在18年初實現扭虧為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