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張荔英是中國第一代女性油畫家,也是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她出生於鉅富之家,自幼遊歷西方世界,中式的溫文爾雅與西方的自由開放融合於一體。繪畫是她一生的事業,她因畫作一舉成名,用畫作記錄生活,用畫作資助學生。如此種種,看似風光,實則不易。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張荔英

童年立志 青年成名

1906年,張荔英出生在巴黎,一座浪漫的城市。她的父親張靜江集才情與財富於一身,在學識上頗有見地,熱愛藝術,在商場上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她的母親姚蕙也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裡,張荔英有著先天的優勢,她在繪畫方面的天賦也得以表現。

熱愛繪畫的張荔英從小就立志成為一位畫家。在家境殷實、父母開明的條件下,她在家中接受了俄國私人教師的授課,這也為她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位從小學習油畫的張家四小姐註定與西方藝術結下不解之緣。高中畢業之後,張荔英又前往巴黎的克拉洛西美術專科學校與比婁學院學習美術。她牢牢地記著自己童年所立的志向,從沒有一刻懈怠過。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在巴黎的學習中,張荔英進步得很快。三年的努力就讓她得到了巴黎秋季沙龍的入場券。此時的她年僅24歲,就已經在巴黎的藝術界嶄露頭角了。後來她的作品又相繼入選獨立沙龍,得到了許多外國藝術評論家的認可,甚至作品《月餅與燈籠》還被巴黎的第如迭坡美術館收入館中。當時看來,其作品有機會進入巴黎藝術殿堂的亞洲女畫家寥寥無幾,像張荔英這般年紀就有如此成績的更是鳳毛麟角。

這一顆藝術界熊熊燃起的新星,雖是獲獎無數,卻從未滿足於現狀,追求藝術的腳步從未停止。張荔英一路帶著對繪畫的熱愛與執著,在國外摸爬滾打,終於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因為愛情 一切都甘願

一心為藝術獻身的張荔英在她事業蒸蒸日上之際遇到了她的愛情。遇見陳友仁之前,她以為自己一輩子只為藝術,不結婚也罷。遇見他之後,她不顧一切都要嫁給他。

她眼中的真命天子到底也是志向遠大,品行端正的人。陳友仁是特立尼達島的一名富足的律師,他不願被眼前的財富所限制,期盼著外面更寬更廣的世界。於是他放棄了島上的一切來到了倫敦。陳友仁與友人在倫敦一聚之後,他決意回到中國,為動盪不安的祖國做點事情,從此便擔任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陳友仁與張荔英

儘管陳友仁算得上仁義豪傑。但是生於1875年的陳友仁比張荔英足足年長了31歲,況且當時的陳友仁政壇落難,正過著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這讓他們的愛情變得異常艱難。張荔英試圖通過寫信來取得父親對他們結婚的許可。然而內心不忍女兒受苦的張靜江堅決地反對他們的婚姻。可是張荔英沒有放棄,她像堅守繪畫那樣守護著她難得的愛情。

由於張荔英自幼受開放自由的西方思想的薰陶,根本不在意現狀是多麼地艱辛,她不顧外界的眼光,不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她只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在父親張靜江拒絕之後,她再次致函父親,告知她與陳友仁的相遇與相知的經過,表達她對父親同意這門婚事的期盼與決心。最後,張靜江還是未能改變張荔英的想法,只好作罷,同意他們成為夫婦。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1930年,張荔英與陳友仁在巴黎成婚,在當地也算是一大新聞,許多報紙都相繼報道這件事。這對老夫少妻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他們今後要面對的事情還有很多。

悲歡苦樂皆在畫中

婚後,陳友仁繼續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張荔英也毫無怨言,時刻陪伴在陳友仁身邊,她認為陳友仁在的地方就是心之所向。

陳友仁身上吸引張荔英的地方不僅是他的豪傑之志,還有他對繪畫的獨特見解。因為知道張荔英對繪畫的熱愛,陳友仁也給予她很大的支持。不僅在精神上給予她鼓勵,陳友仁還很樂意當張荔英的人體模特,無論張荔英畫多久,他始終一動不動,保持著一個姿勢,直到張荔英畫到滿意為止。畫作完成後,他還幫助張荔英一起辦畫展。因此才有了後來許許多多的陳友仁肖像畫。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張荔英《陳友仁畫像》

或許就是因為陳友仁對張荔英體貼入微的照顧,讓她打破了自己為了藝術終生不嫁的諾言。要知道,愛情雖說總是悄然而至的,但是細細想來,又總會有其意料之中的緣由。

愛人不是互補的,就是相似的。互補的愛情或許會愛得熱烈,那麼相似的愛情則是愛得深沉。張荔英與陳友仁雖是忘年戀,但是他們之間太多的相似之處讓他們緊靠著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黃昏落日餘暉時,他們喜歡手牽手一起漫步於塞納河畔,在晴空萬里無雲時,便跑去盧浮宮一覽畫作,或是出現在法國某位畫家的沙龍。他們不侷限於柴米油鹽過日子,他們要的就是這樣豐富多彩地討生活。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張荔英《自畫像》

張荔英本以為日子能夠平靜地過下去,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實在是難以倖免於難。義憤填膺的陳友仁毅然決然地加入到戰爭中去,兩人卻因此被捕,軟禁家中。他們就此在上海家中度過了一段漫長的幽居歲月。

這段苦不堪言的悠長歲月因繪畫有了些許生氣。在這期間,張荔英用自己的才情與堅韌守護著她這得來不易的愛情,始終與陳友仁同甘共苦。她用一張張畫紙記錄下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將所有悲痛歡樂都“一畫為快”,無論是畫靜物,還是畫肖像,她都沉醉在畫中,以畫取樂,好讓自己暫時忘記這世道的蒼涼。

眼看著苦日子就要到頭了,病魔又把陳友仁從張荔英身邊帶走了,她現在只有畫筆了。往後的生活,她只能賣畫度日,在上海、紐約、巴黎等地舉辦畫展。自始至終,都沿用夫姓作簽名,彷彿丈夫依然陪伴在身側。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漂泊南洋 只為作畫

時光悄然而逝,張荔英已經不再年輕了,她沒有太多的時間再任其消磨了。故而在故國趨於穩定之際,她開啟了餘生約半個世紀的南洋之旅,她離開中國大陸,來到新加坡,試圖在那裡開始她的新生活。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1954年,張荔英受南洋美術專科學校校長的邀請來到該校教授素描與油畫,長達27年之久。她終於在夜以繼日的教授中得到內心的平靜,她漂泊在外太久了,晚年的她只想求得安穩。新加坡的人文氣息深深地吸引著張荔英,海岸線上的風景很是得她喜愛,她常常開著小車穿行於美景當中,專為尋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好風光去加入到畫作中。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張荔英《水果》,1967年

在新加坡的天地間,張荔英孤身一人,除了專研繪畫,不再多想其他的事。逐漸掌握現代藝術美學觀的她在此後又再創新高,成為南洋畫派的女性作家,引領著新加坡藝壇的進步。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圖 | 張荔英作品

悠悠八十載,離開故國近半個世紀以後,張荔英在新加坡逝世。縱觀她的一生,畫作無數,幅幅別具一格,清新脫俗,一幅《蓮花頌》道盡自己看似平靜,實則不凡的一生。在最後的教學生涯中,她育人如子,不惜拿出作品拍賣得來的錢幫助家境貧寒的學生完成學業。她敢於反抗傳統,果斷決絕地愛人愛己,此生便了無遺憾。

鉅富千金、忘年戀人、畫家先驅,她漂泊半生,孤身一人卻了無遺憾

文 | 南惜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