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杨振宁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用户8420061613504


前不久,放弃外国国籍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教授,已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本该是一条重大新闻,但网友们可不这么理解,甚至有网友攻击他是“年少成名美国籍,年老归国享晚年”,对于他的学术成果大众却知之甚少。

他们觉得杨振宁作为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在祖国困难时期却没有归国搞研究工程发展,反而留在了美国研究物理,还娶了一名比自己小54岁的夫人是不齿的。

从这一点看,确实杨振宁是不及邓稼先的,那是不是说明他对中国就没有贡献呢?如果有,他到底对中国又有何贡献?

对大部分人来说,杨振宁确实没有钱学森、邓稼先回国的忠诚,也没有他们在中国科研可见的成果,像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都让中国变得强大。

所以相对于他们更多受到国人的尊重,杨振宁不太为国人熟知也是情有可原。

但在最前沿的理论物理学界,杨振宁的成就堪称20世纪的伟大杰作,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

后来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他是在获奖后才入美国籍的,诺贝尔奖也是以中国人身份颁奖的。

国外媒体甚至将杨振宁列为物理学历史上排名第18位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美国物理学博士是这样评价杨振宁: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华人科学家,如果20世纪科学史只能记录一个华人的名字,那这个人一定是杨振宁。”

国人觉得邓稼先放弃一切回到祖国投身建设是为爱国,而杨振宁贪图富贵,其实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并不是杨振宁不爱国,只是他钻研的是物理理论研究,而实践能力很差,但当时中国需要的是邓稼先这样的实践人才,国内环境还没有能力去搞理论物理研究,所以杨振宁回来其实也没用武之地。

其次,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他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利用自己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他甚至用自己的工资给他请来的教授发工资,也正是他自己去各地演讲募集经费给那些出国在外的学子,这些学子学成后才能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此外,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所以,抛开对杨振宁的个人成见,他是值得被尊重的,对世界和中国的贡献是更不可磨灭的,所以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有西方的霍金,更应该有我们中国的杨振宁。


赵少俨


杨振宁在官方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然而在网上和民间对杨振宁的评价却不是很高。

说起来,杨振宁遭诟病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杨振宁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因而有许多人认为杨振宁“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没有回国报效祖国,反而是年龄大了,才回国养老”。

事实上,这种观点完全不对。


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比较需要的是应用科学人才,所谓应用科学就是核弹的研究、载人航天工程等等。而当时杨振宁所学的是理论物理学,偏向理论研究而非应用。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并不需要杨振宁这类的人才。再者,物理学科学理论的研究需要很好的科研条件以及仪器设备,而当时的中国显然缺乏这样的条件。再考虑到此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刚刚结婚,孩子和夫人都在美国,因为这些顾虑,杨振宁才没回国。

杨振宁的第二个诟病点是在2004年,82岁高龄的杨振宁娶了比自己小54岁、年龄只有28岁的翁帆,说实话,杨振宁此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确实不太好。然而,别人的你情我愿的婚姻我们也没有权力去评价和干涉。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是比较多的。

例如,在促进中美关系上,杨振宁的贡献是比较大的。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杨振宁是第一个踏上祖国怀抱的华裔科学家。

回国后,杨振宁毫无保留的为邓稼先介绍了量子理论和大量的西方先进物理理论,一边讲还一边拿笔推算。杨振宁曾为病重的邓稼先带来了当时国外最先进但还没有上市的药物,此前杨振宁还无意间救过邓稼先:当时的四人帮企图以核爆炸未达到预期为由批斗他,杨振宁回国后请求见邓稼先,周总理就把邓稼先调回北京,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1971年,杨振宁参与了保钓运动,所谓的保钓运动,即:保卫钓鱼列岛和南海岛礁的爱国运动。之后,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归还冲绳协议”听证会上作证,杨振宁从地理、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杨振宁此举为我国的领土完整做了重要的贡献。

后来,杨振宁又致力于中国的科研事业。

他凭借自己的资源,或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杨振宁此举缩短了中国和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

同时,杨振宁为清华、南开和复旦大学筹集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例如,在2005年,杨振宁就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集到了一千多万美金的科研经费。

杨振宁受聘于清华大学时,其年薪为100万人民币,然而杨振宁却分文不取,将这些钱捐给清华大学的研究所。并且,杨振宁还卖掉了自己在纽约的房子,又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杨振宁捐的这些钱,足以让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安享晚年,所以说杨振宁来中国养老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多年来,杨振宁还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而且建立各种物理实验室和各类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高端人才,推动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而以上只是杨振宁的其中一部分贡献。

总之,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有很多,仅凭杨振宁某些做法的不妥当而抹黑他,纯粹没有必要,毕竟,凡事都有主次之分。


金兔历史


在谈论贡献之前,先为杨振宁澄清一下网上的很多谣言。

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没有帮助中国建设,等自己老了,中国建设好了,又赶紧回来享福,还经常被拿来和邓稼先作比较。

这种观点完全不对,杨振宁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属于基础科学;而邓稼先研究的核弹属于应用科学。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基础科学是探寻物质本质的一门理论学科,新的发现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可能上百年才能转化成技术落地。而应用科学就是航天工程,5G技术,核弹研究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是几年时间就有重大突破。

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急需应用科学人才,而不需要搞理论研究的。所以很多人常说,杨振宁在中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因为中国当时根本不需要杨振宁这类型的人才。

有句话说得好,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别人的技术再打败对方。当时国内并没有先进的科学理念,杨振宁当时留在中国就是闭门造车,对自己和对国家都无益,杨振宁去美国深造才是最适合他的路,学习西方最先进的理论,然后再回报给自己祖国。1971年,中美建交后,杨振宁立马回国和邓稼先碰面,毫无保留地向邓稼先介绍了量子场论和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一边讲一边拿笔演算,将国外的科学传播进国内。

有些人又要说了,杨振宁在美国拿了诺贝尔奖,就是在帮美国人发展,这句话又是大错特错。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是属于全世界的,并不属于某个国家,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难道世界上就只有英国人能用万有引力公式吗?中国就不能用了吗?

所以,杨振宁的科研成果属于全世界,去美国发展就是帮全世界发展,当然也是帮中国发展。

杨振宁的另一大争议就是他的私生活,但看看世界上那些顶级科学家们,爱因斯坦娶了自己的堂姐;两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和物理学家郎之万搞婚外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婚后到处风流,拥有众多情妇;就连之前在世,无法动弹的霍金还和自己老婆离婚,娶了年轻的小护士。

又有人要说,杨振宁回来是养老的,这又是胡说八道,来看看杨振宁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杨振宁受聘于清华大学,年薪为100万人民币,但杨振宁没有拿一分钱,将这笔钱捐给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所,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并且卖掉了位于纽约的房子,又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杨振宁捐给科研机构的钱,足以让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安享晚年,所以来中国养老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

杨振宁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缩短了与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为清华、南开和复旦大学拉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以清华大学的署名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的基础研究实力;杨振宁在北京定居后,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别墅,其中一幢就是杨振宁的,另外两幢也是分给杨振宁从国外拉回来的顶级科学家,如果杨振宁没有巨大的贡献,清华怎么可能为他这样做?杨振宁夫妇并没有追求豪华的生活,家中的装修陈设简单朴素,和普通家庭没有区别。杨振宁夫妇还经常参与社会捐赠活动,就凭捐出的钱财,就比中国99%以上的人对社会的贡献都要大。不仅如此,杨振宁还推荐超过一千名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很多人回到祖国后,也成为了中国科学界各领域的顶梁柱。

1992年,杨振宁还自费,为南开大学的数学研究院购置了当时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90多岁的高龄还亲力亲为,给本科生上课;杨振宁还促成了,1978年中科大的少年班的成立等,这里只是列举了很少的一部分。

杨振宁还为重病的邓稼先带来国外最先进,但还未上市的药物。此前也无意间救过邓稼先,当时四人帮企图以邓稼先的核试验爆炸未达到预期来批斗他,杨振宁当时刚好回国,提出要求想见邓稼先,周总理才将邓稼先调回了北京,避免了悲剧的发生。邓稼先曾在美国留学期间,杨振宁也为其申请到了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许可等,对于邓稼先来说,杨振宁亦师亦友。


科学薛定谔的猫


在国内有很多人讨厌杨振宁,讨厌杨振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认为他对中国没有什么贡献,并且还会拿出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去和杨振宁进行对比。

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名字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的事迹被刻意宣传过。而杨振宁,他是民国时期的公费留学生,1957年获诺贝尔奖时手里拿着的还是中华民国的护照。1957年国内大型官方媒体谈到他和李政道的发现时,在标题中还突出了“美”、“蒋”。他的岳父是蒋的爱将杜聿明,那时还作为战犯被关押在国内监狱中。杨振宁的事迹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事迹那样被官方刻意宣传过,作为读者只能从可靠的杨振宁的生平传记、随笔作品、以及一些新闻报道中主动的寻找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感受他的爱国热情。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杨振宁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具体贡献。

70年代,中美关系刚开始有松动时,杨振宁就破除重重阻碍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海外杰出华人学者。他的破冰之旅以及之后的努力不仅为中国的科学界搭建了和国外交流的桥梁,为一大批学者、学生外出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在政治方面有破冰意义。杨振宁是保钓领袖,在多种重要场合发言阐述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立场,也曾在《纽约时报》上给当时的卡特总统致公开信,呼吁中美建交。1979年邓小平访美签署中美建交协议时,杨振宁在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致辞。

杨振宁在2003年开始在中国定居,那时他已81岁,这是本该在美国的养老院里安享晚年的年龄,可是他选择了回国。最初大约1年的时间里他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后定居在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80多岁的他亲自为本科生授课,至今已97岁高龄的他仍然没有停止工作,多种学术场合中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杨振宁回国后,他的财产也几乎全部捐献了出来,他在清华大学工作的薪水也全部捐献了出来,他的心思也全部放在了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上。他在中国建立了多所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的高等研究院在他的影响下逐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杨振宁也凭借自己伟大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劝说了一批杰出学者回中国工作。这样的工作,只有他这样的科学领袖能够做得到。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这也是作为科学领袖的凝聚力转移到了中国。

当然,这里看到的只能是杨振宁对中国贡献的一部分,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杨振宁几十年里对中国的贡献不是几段文字就能够说明白的,仅凭这些已知的贡献就能够知道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无人能够替代的。作为中国人,应感谢杨振宁。


刁博


对于杨振宁先生,很多人对其并不感冒,甚至他被很多人诟病。很多人认为“他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回国报效祖国,反而是年纪大了,才回国养老”。还有国籍之事以及老夫少妻之事,也是令人难以理解。即使如此,杨振宁先生在我国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么,杨振宁先生到底对我们有什么贡献呢?我们可能真的误解他了,他所做的贡献意义重大,超乎你的想象。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的真相,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他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物理学研究。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名声大噪。1964年,加入美籍,成为美国公民。对于其没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之事,很多人难以理解。说实话,与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做法一比,在情感上真的是令人难以接受。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回国,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1949年,杨政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可能正处于宇称不守恒理论的重要时期,他不便于回国。二、杨振宁从事的是基础物理研究,侧重于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不像邓稼先、钱学森学的是应用物理学,能直接应用于科学研究,转化成后来的原子弹、导弹等一系列的高科技武器。通过之后,他回国执教,可以推测当时,他可能认为自己更适合在美国从事理论研究,待日后再回国,报效国家。

实际上,在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时期,杨振宁就带动了一大批华人学者回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成为了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在此期间,他要求与邓稼先见面,还救了老友邓稼先一命。杨振宁回到美国后,在美国的几个城市开始演讲,受他的印象,美国人开始对我们表现出友好的态度,更有一些美籍华人学者在他的影响下,纷纷回国效力。

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加了保钓运动。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数学家陈省身都坚决支持保钓运动,被称之为“运动的精神导师”。杨振宁还在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他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为维护我国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74年开始,他致力于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其意义深远。他曾向周总理指出:目前中国理工科大学不重视基础教学和理论研究,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应引起重视,积极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先后香港和美国发起成立三个基金会,成功地为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在海外募集数亿元资金;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为清华引进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等顶尖学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3年底,他回国执教,教书育人,助力科教事业。2004年9月13日,81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随后,杨振宁还仿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模式创立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帮助清华物理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2005年5月,杨振宁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款一千多万美金。2007年5月20日,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将其所属的一切资产无偿赠送给中山大学。该基金会的发起人杨振宁教授出席了资产赠送移交仪式,其主要内容为:现金人民币1100多万元,港币约36万元,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及其中的所有设备等。

这么多年,杨政宁先生一直致力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不仅为我国引进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而且还创建理论物理研究室和各类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高端人才,推动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意义深远!90多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精神矍铄,依然活跃于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发挥余热!

2017年8月26日,95岁的杨振宁正式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曾评价杨先生:“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他,杨先生的爱国,是爱到骨子里的,而且是一贯的,永远不变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不要再人云亦云了,更不要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开始骂娘,这对一个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人是不公平的。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就在五天前,杨振宁获得了2019年度“求实终身成就奖”,奖金三百万元。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是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杨振宁是第二位。获奖原因有两条,一是杨振宁科学成就巨大,二是对中国科学发展贡献巨大。

每次提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时,网友们似乎都不买账。许多人质疑杨振宁除了学术上无与伦比的成就外,对国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还拿他与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作对比,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晚年回国享福。

其实这些质疑声缺乏基本的客观性,杨振宁虽然不及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报国情怀和巨大贡献,但他对国家的贡献还是有的,报国之心也是拳拳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比较或偏见,就抹杀其贡献,这是不公平的。

杨振宁是在抗战胜利当年,依靠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求学的。在新中国家里当年,他已获博士学位,师从奥本海默,与费米一起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八年后,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领奖现场,杨振宁说到:他既是中西文化和谐的产物,又是两种文化冲突的产物,他既以他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杨振宁当年没有像邓稼先一样回国,是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的。杨振宁的原配夫人名叫杜致礼,她是杜聿明的女儿。杨振宁没有选择回国,也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但他让台北的岳母曹秀清设法取道美国回到中国大陆,后定居北京。

2003年,在原配夫人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才开始回国定居。也有不少人诟病杨振宁的国籍问题,杨振宁是在1964年取得美国国籍的,这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如此说来,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杨振宁可能就是随了大流。最让大家啼笑皆非的说法是,杨振宁回国是为了“享福”。我想说的是,以杨振宁目前的名望和科学成就,不存在回国“享福”,他在哪里都可以享福。

杨振宁这种级别的物理学家,在当今世界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放在科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有地位的。对这样的人来说,他放在哪里不能享福?对于争夺顶级人才的二十一世纪来说,杨振宁不存在无法养老的问题。

还有一些人诟病杨振宁的娇妻翁帆,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任何质疑的由头。这是杨振宁在原配夫人去世后,光明正大迎娶的妻子,在崇尚婚姻自由的当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难道就是因为年龄的差距吗?

杨振宁的私生活不应该被拿来说事,除了以上这些质疑声外,很少有人提到杨振宁的贡献,不论是学术方面的,还是对国家而言。下面我们就来罗列一下杨振宁对国家的贡献有哪些。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总结起来有四点,一是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二是在美发起学术交流会并资助中国学者赴美交流,三是促成设立各种奖项,四是在南大和清华建立物理研究室并引进世界级科学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就在香港、美国两地筹措资金,策划资助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搭建起一道学术桥梁,帮助了大量的中国顶级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学术深造与交流。

看似平凡的举措,却让中国科研开始与世界接触,让众多的科学家知道了世界级科研水平是什么样的,使得中国的基础理论物理学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杨振宁项目学成归来的著名学者有陈佳洱、杨福家和谷超豪。

到了八十年代,杨振宁开始筹建南大物理研究室。让许多的学者有机会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访问,很多费用都是杨振宁自掏腰包,为此他抱病在唐人街演讲筹集经费。中科大少年班开设计算机专业就是他的建议。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借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从海外募集了一千多万美元用以资助清华聘请海外专家及修建专家公寓楼。后来他又向清华捐赠近200万美元。

在杨振宁的影响下,包括清华在内的许多高校逐渐聘请来海内外各方面的专家。他以个人的影响力为清华物理系打下基础,以私人的人脉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杨振宁除了学术贡献外,他的“保钓”演讲也很著名。

据统计,杨振宁协助中国建立的先进物理实验室有60多座,以清华的名义发表的顶级科学论文有30多篇,将中国冷原子、凝聚态两个热门科研领域的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杨振宁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此优秀的顶级科学家,他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对中国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应该受到世人的尊敬,我们没有理由也没资格去质疑一位有巨大成就与贡献的科学家。正如求是奖所说,杨振宁对中国科学发展贡献巨大。


野史也是史


杨振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他的获奖证明了华人的智慧。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杨振宁对中国是没什么贡献的,因为在祖国一穷二白的建国初期,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都回国参加了建设,而杨振宁却一直安居美国。但是,就如一位网友所说,革命不分先后。杨振宁先生耄耋之年后选择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工作,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祖国的年轻人,而且还捐赠了自己的财产和工资作为研究经费,这也是为祖国做贡献的标志。

关于杨振宁先生与翁帆女士的婚姻,个人认为是男情女愿的事情,翁帆嫁给杨振宁,是因为被杨振宁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是个人感情问题,他人无权指责。好多人觉得杨振宁82岁娶翁帆颠覆了中国传统婚姻的认知,可是,人家翁帆愿意为她敬重的人付出自己的感情,别人何必妄加干涉呢?就算翁帆不跟杨振宁,其他男人也不见得有机会。因此,用娶翁帆一事来否定杨振宁先生的贡献是很不理性的。

其实,以我个人的理解,杨振宁82岁娶28岁的翁帆恰恰证明了他老当益壮,精力旺盛,活力依然,耄耋之年回来报效祖国也并不晚。事实也证明,杨振宁教授回国后,在传授科学知识方面的确做出了不少努力,大家应该给予他肯定和宽容。

有人可能要问,建国初期他为什么不回国,非要在美国混到老了,才回国?是不是他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其实,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是一些有成就的人,同时也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那个时候,要么是回不来,要么是不想来,无论任何原因都很正常。


若愚趣谈


说一句公道话,杨振宁虽然并没有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在他最年轻最富有科学创造力的时候回到祖国的怀抱贡献祖国,但是他对祖国还是有不少的贡献的。

杨振宁当初没有回国,那肯定是有他的考虑,实际上,杨振宁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即使是回到了祖国,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好的科研环境,而且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动乱,知识分子受到打压,所以如果杨振宁回国的很可能受到打压,可能连一个好下场都落不着。

杨振宁虽然身在国外,但是他也是时时刻刻心里怀念着祖国。他给中国的科研也帮了不少的忙,根据统计,杨振宁曾经先后为清华大学捐款600万美元,他几乎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前前后后为中国捐的款,加起来有上千亿美元。除了捐款之外,杨振宁也有别的贡献,而且都是不可磨灭的功效,他的贡献绝对不是那些键盘侠能够随意抹黑的。

杨振宁是中美关系松动之后第一位回国探访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他在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杨振宁还是中国国籍,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他全程都是在用中文,并且说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杨振宁对中国科研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视的,在他的协助或者是推动下,为新中国建立了一流的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杨振宁一手筹办的,他还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到了2亿多美元的科研经费。他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100万人民币,但是他分文不取,全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在清华他还设立了多种“基金会”以及“奖学金”,可以说他对中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付出了不少心血。


镜像宇宙


杨振宁其实是对中国有贡献的。

杨振宁

杨振宁是世界上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但其实一直以来他都被很多人诟病,很多人吐槽它对中国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说他回国只是为了养老。还拿他和邓稼先进行对比。某种角度上来看,其实杨振宁确实在对国家的贡献上远远不如邓稼先等科学家。

早年的杨振宁确实没有像邓稼先和钱学森那样,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回来,而是留在美国搞学术研究。当然,这里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他手持的是护照还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护照,他的老丈人是国民党的将领,当时还关在国内等等。后来中美建交之后,杨振宁突破许多阻拦回国。给当时的毛主席,周总理讲述了国外的政治,文化,科学的发展。并且还看望他的好朋友邓稼先,并给予了邓稼先许多的帮助。

杨振宁的贡献

虽然杨振宁的贡献远不如邓稼先等科学家,但也不是说他完全没有任何贡献。杨振宁从80年代之后就长年在国内奔波,为北大和南开都建设了研究院,并且还为招募一些海外的科学家来国内就职。同时,他还开设了一门基础物理学课,给大一大二的大学生讲授课程。他捐出了他的工资和积蓄,全都投入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要知道,他本可以就享受他的晚年生活,但是至少他没有这么做,而且还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钟铭聊科学


杨振宁先生一直默默无闻的为中国物理科研不停贡献自己才智。他协助中国或直接为中国建立了一流物理实验室6o余座,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筹集约20亿美金科研径费。楊振宁并以清华大学名义发表SCl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提高了几十年,为中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巨大荣誉。杨振宁还推荐1200多名优秀青年学者出国深造、访问,其中绝大多数都归国成为科学界栋梁之才。扬振宁德高望众、品德高尚。清华大学每年给杨振宁1OO万人民币他分文不取并捐给由他亲手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同时又把在美国的豪宅卖掉又捐给清华大学并在清华大学设立①杨振宁讲座②杨振宁奖学金③杨振宁基金会等。更为重要的是杨振宁恢复了中国国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