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纵观华夏历史五千年,历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是明朝,而在明朝之中历史学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一年明朝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具体有哪些改变,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万明神宗万历十五年,文章将从明朝内部和外部两个大方面对万历十五年进行简要的探讨。

纷繁复杂的内部环境

纵观明朝历史,当你一眼看过去你会发现万历十五年其实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大事件,可当你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一年还是发生了一些很多的很不平凡的事情。

在万历十五年这一年接连有两位明朝的栋梁之臣去世,一位是海瑞,一位是戚继光。这两位的离世对于明朝的打击是重大的,明朝的巨大改变由此开始。

首先是海瑞的离世。海瑞一生历经四朝,是难得一见的清官,按理说他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可是他却备受排挤。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海瑞当官无视官场潜规则,以一人之力对抗明朝整个文官和宦官集团,即使是皇帝他也不给面子,海瑞是一个固执的臣子,他完全照搬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为官之道。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而且刚正不阿,身据高位却从不以群谋私,在海瑞当朝为官时期。他鞠躬尽瘁,他打豪强,修水利,在任期间严惩贪官污吏,禁止一切各种徇私枉法之事,他的做法深得民心,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官。

海瑞在世时,明朝文官还不敢做的太过,但是海瑞一死,官场风气就逐步变得坏了起来,他的去世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其实标志着文官集团将再次重新控制朝廷跟宦官集团重新争斗起来,而这样的内斗只会加速明朝的衰落。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其次就是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去世,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大明王朝的国之柱石。

明朝在军事将领方面实行的是萌荫制,因此明朝中后期的军事将领大多是家里边之前有功的勋贵家族子弟担任,这种情况使得明朝中后期军事将领的指挥能力并不强。

万事都有两面性,在此特殊的军事将领任职制中有一个人就是特例,他就是戚继光,戚继光虽然是也是萌荫得宦,但是戚继光在世之时,为大明王朝打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大明强军。戚家军,因此当戚继光在世之时明朝无人敢犯边。

大家都知道明朝中期,日本逐渐发展起来,日本是一个有着非常大野心的民族,对于中国日本历来都主张征服,因此明朝时期屡次进犯大明沿海城市,然而自明英宗之后,由于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损失殆尽,面对倭寇明朝军队都是败多胜少。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因此戚继光便横空出世,为了改变明朝军队的现状,戚继光便招收身体素质优良的百姓,集中训练,而且首创勇气训练之法,再加上由他亲自改进和发明的新式装备,一支铁血劲旅横空出世,它就是大明王朝战斗力最为强大的部队中的一个,戚家军。

戚家军自组建后便大败倭寇,之后又随戚继光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威名。然而戚继光一去世,戚家军便迅速衰落下去,明朝再也没有了能够震慑外敌的军队和将领了,之后后金数次进犯明朝,甚至在辽东再次大败明军,明朝从此没落。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海瑞和戚继光的去世,使得大明王朝之前被隐藏的起来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瞬间爆发。明朝从张居正改革后综合国力原本有缓慢上升,呈现出逐步强盛的局面。

但是两位功勋之臣接连的去世,明朝随着各种矛盾的涌现,再一次末落下去。

其实海瑞和戚继光的死亡并不是明朝彻底没落的根本原因,而是由明神宗朱翊钧造成的。

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在他执政前十年,政治上靠着张居正的辅佐,军事上是有了戚继光的保家卫国,因此才有了他在位时期明朝的中兴之势。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到了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经去世五年,海瑞、戚继光也在这一年相继离世;神宗皇帝的耳朵终于“清净了”,无人“监管”的明神宗在万历十五年做了一个决定,不上朝,

果然此后三十年间,明神宗再也没有上过朝,明朝的朝政自此由文官集团把持,朝廷大臣甚至见不到皇上,大臣启奏事情事也是通过内阁,这就使得明朝的许多事情被文官掌权。

到了明朝中后期,进入内阁的大臣居然不认识皇帝,因为从来没见过,谁也不知道皇帝长得什么样?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明史中这样记载: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由此可见,明神宗的不上朝对于明朝的打击是多么的大。明朝的没落与明神宗不上朝脱不了干系。

明朝的外部环境。

当时的明朝周边各个国家民族对于明朝都是虎视眈眈,无论是蒙古还是后金就连隔着大海的日本都想来明朝占点便宜。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随着戚继光的去世,这几个虎视眈眈的国家都向着明朝展露出了本来已经隐藏好的利爪。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蒙古多次进犯边关,后金暗地里发展力量,而明朝的老对手日本更是肆无忌惮的对沿海的军民进行袭扰,日本曾数次派遣浪人进犯大明海疆。

在这一时期,万历皇帝却宣布不上朝理政,一切军机政务都依靠内阁呈递奏章来进行调度,这就导致万历皇帝对当今世界的局势,以及明朝的国防局势都不能直接的了解,而是依旧由一群从不上战场的内阁大臣把控。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明朝的影响如此之大?

历史上有人认为万历虽然不上朝,明朝对外依旧能镇压了叛乱,挡得住入侵。叛乱确实是被平定,但是在这期间的战争消耗的那可都是都是明朝的精锐力量。

万历的不上朝让周边国家看到了明朝有机可趁。纷纷向明朝进犯,明朝自此逐步走向了没落。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明朝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大的事件,但是在这一年明朝有两位国之柱石去世,也是在这一年万历皇帝宣布不在上朝。

这一年标志着明朝从强盛开始走向了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