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峡州大道后河大桥,经过45分钟空中转体,顺时针旋转48°,成功跨越鸦宜铁路,实现“完美转身”!这是我市市政建设领域首次采用平面转体施工的工艺。


“后河大桥是整个峡州大道的节点工程,大桥位于灵宝山和鸦宜铁路之间,大桥三跨后河、并上跨鸦宜铁路,地势复杂、施工作业面受限、施工难度和风险系数较高。”市住建局副局长杨涛告诉记者,后河大桥上跨鸦宜铁路桥梁转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桥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又要保证鸦宜铁路线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难点,本段工程在我市市政建设领域首次采用平面转体施工的工艺。
视频加速后截图
据介绍,平面转体施工是将跨鸦宜线的桥梁梁体在铁路线两侧预制,再通过旋转平台将主梁旋转到位,最后进行后浇段的连接。后河大桥上跨鸦宜铁路转体梁分左右幅,桥面宽度13.5m,转体桥梁长度78.9m,转体梁总重7000t(单体3500t),左右幅同时转动,转动角度48°,转体时要求风速均不大于8m/s,桥梁转体速度约1°/s,整个正式转体时间约45分钟。
视频加速后截图
峡州大道(柏临河路-先锋路)市政工程是我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猇亭区及白洋与中心城区的融合。该工程全长10.1公里,双向六车道,建成后,开车从猇亭区至西陵区只需20分钟。目前工程全线水稳层摊铺已基本完成,沥青摊铺完成70%,除后河大桥外其它桥梁主体结构基本完成。
閱讀更多 搜狐焦點網宜昌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