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乾屍之謎,唐代大將軍,死因竟是這種小病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亞洲的腹地,古絲綢之路的中段。這裡匯聚著古中原文化、古西域文化、古波斯文化等多種文化。再加之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讓新疆成為了擁有豐富文物資源的一塊寶地。此行走進新疆博物館,來領略這片神奇土地的歷史,來感受人文與自然交融的神奇。在這裡最讓人著迷、也是最受參觀者感興趣的莫過於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乾屍陳列館。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乾屍之謎。

新疆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路132號。館藏有包括木雕,泥塑俑,繪畫書法,青銅器,絲毛棉麻織物,多種文字的文書、簡牘,多民族服飾,工藝品,古生物化石,以及大家最為關注的古屍體標本等3.2萬多件珍貴文物。

對於很多未曾到過新疆的人們來說,西域是神秘的,新疆是神奇的。館內這些有著鮮明地域特色的陶器、泥俑,聞名中外學術界的西域文書,歷經千年依然光鮮的毛、棉、絲織物,以及豐富多樣的古屍體標本......每一件都蘊涵著新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吸引著無數想探尋這片神奇土地的人們。這也是我見過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當然,這裡最受參觀者熱捧的還是乾屍陳列館,這裡有靜臥距今4000年曆史的樓蘭美女,有彩繪飾面的扎滾魯克大媽,有可愛的且末寶寶,還有唐朝高昌國左衛大將軍張雄等等,而我今天先來重點講講這位大將軍的故事。

說到古屍,人們首先會聯想到的是世界著名的埃及木乃伊,那是經過人工防腐處理後形成的古屍,不過新疆的乾屍與其還是不大一樣。在考古界,古屍可以分為乾屍、凍屍、臘屍、溼屍和鞣屍等幾類,而出土於新疆的古屍是在特殊的條件下自然形成的乾屍,未經過任何的人工處理。

新疆吐魯番地區,四周群山圍繞的盆地,光照強烈,屬於高溫環境,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溫度超35℃,最高可達50℃,再加之該地區降水量極少,周圍為土質鬆軟的流沙層,使之成為一個天然的乾燥箱,這是形成乾屍的有利條件。這裡出土的乾屍大多保存完整,有些連眼睫毛和眼中的黑白眼珠都清晰可見。


在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方圓10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積著密密麻麻的五百多座古冢。這些墓葬中的大部分屍體都沒有腐爛,成為十分稀奇的乾屍。二十世紀初,中國時局不穩,許多的國外盜墓者紛紛盯上了這一寶藏,這些墓葬被盜挖得十分嚴重。

在阿斯塔那古墓區內最著名的一具乾屍,就是眼前的這具,他是唐朝時期高昌王國的最高軍事統領大將軍張雄的乾屍。據出土的墓誌銘介紹,張雄原為河南南陽人,因避戰亂來到西域小國高昌國,因其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成為了高昌國聲名顯赫的大將軍。然而他卻因疾病而死,年僅50歲。1973年,考古專家在發掘他的墓葬時,其頭顱被人砍斷,是仇家復仇還是盜墓者為奪取頸項上的寶物,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據介紹,張雄大將軍乾屍出土時身高約170CM,體型魁梧,肌肉發達,除了頭顱被砍斷,其餘保存完好。在考古專家對乾屍的進一步研究後,發現了張雄的死因。在他的陰囊內有一截腸子,用現代醫學名詞來講叫腹股溝斜疝,就是常說的疝氣,在如今的醫療條件下,這只是一種普通病,一個小手術就能解決。不過在唐代,這樣的病足以要人命,可憐這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被一小病給活活痛死了。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