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無視孫策?

小姐姐講史


魏蜀吳三國,吳國是最晚稱帝的,孫權在稱帝的時候是229年,此時距離孫策死亡已經將近30年,孫權在建國後,追諡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追諡其兄孫策為長沙桓王,至於為什麼不追諡孫策為帝,這其中應該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就是孫權天性涼薄。

孫家能有東吳這塊偌大的基業確切來說是孫策的功勞,是孫策一手打下來的,是江東政權正兒八經的初代創始人,當然孫策的發展離不開孫氏族人和孫堅舊部的支持。


孫策對江東的征服樹了不少仇家,先後趕走了朝廷任命的劉繇、王朗、華歆等長吏,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平定六郡一統江東,被朝廷封為吳侯,曹操聽說孫策平定六郡後嘆息說:“猘兒難與爭鋒也。”還將自己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弟弟孫匡,又讓自己的三子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想以此拉攏孫策。

可惜孫策此人喜歡遊獵,又喜歡自己跑在前頭,郭嘉曾經說:“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小霸王”孫策雖然勇猛,也有人勸諫他要注意自己這種行為的危險性,但是孫策還是因為不聽勸遇刺身亡,死的時候才26歲。

孫策中箭後,自知不久於人世,這時候孫策做了一個決定,將自己的基業傳給弟弟孫權,因為自己的兒子孫紹還小,孫權雖然才19歲,卻是最佳人選,並請來張昭等人,託以後事,孫策怕孫權不能勝任,把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基業,在張昭等人的幫助下才算是坐穩了位置,張昭這人老成持重,對孫權一些行為做的不對的地方會說他,所以孫權對於張昭這位重臣表面很尊敬,心裡卻是排斥的,雖然說張昭在曹操南侵的時候勸孫權投降,不過當時的情況也不是張昭一個人持這種意見,曹操統一北方後風頭正勁,老成派勸孫權投降也是見形勢不利於東吳才如此。

孫權在稱帝后,先是取笑張昭當初的決定,又在眾臣推薦張昭為相時推三阻四,就是不任命張昭,在後來張昭知道自己不受待見,主動請退回家寫書去了。

受到孫權涼薄待遇的還有東吳一代神將陸遜,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夷陵之戰後6年,又在石亭打敗曹魏的曹休,以一人之智送魏蜀大敗各一,為兩國所忌憚,堪稱吳國之柱石,後來因為兩宮之爭,被孫權逼死。


對於孫權的涼薄,陳壽也作了評價:

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其二是政治因素考慮

孫權雖然是從孫策手上接過的基業,不過到孫權稱帝的時候,孫策已經死了29年,孫策時代的人物大多都已逝世,所以孫策對東吳的影響力自然越來越模糊了。

但是孫權不將孫策追諡為帝,最大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孫策有兒子有後代,如果說將孫策追諡為帝,那麼孫策的兒子無形中也是有儲君的資格,難免會讓孫策一系有太多的幻想,或者在以後會被某些野心家加以利用,追封孫策為王,也就封死了孫策後代成為儲君的可能性。

而司馬師能夠被司馬炎追諡為帝,很大的原因是司馬師只有女兒,而過繼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是司馬炎的親弟弟,不過就是這樣也給司馬炎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在司馬炎晚年,朝廷內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高漲,就是因為司馬師也被追諡為帝,司馬攸才有資格被提名。


當然從中對比的話,孫權和司馬炎相比,還是小氣涼薄了些,畢竟司馬師有司馬攸這個繼子對司馬炎是很有威脅的,司馬炎依然大方的追封他的伯伯司馬師為帝,以表不忘其伯父的奠基功勞,而孫權純粹就是接盤了孫策的所有卻只給孫策封了王,而且孫策的兒子還沒有得到繼承爵位的權利。


摯潷畫畫紅塵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會從孫權的性格來下結論,其實這不是主要原因。

孫權繼承了父兄遺業,但就他父兄那點遺業在東漢末年真不夠稱帝資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戰爭是赤壁之戰,孫劉的勝利和曹操的失敗給了孫權能夠坐擁江東的資本,而孫策去世時江東只是眾多天下私人武裝中的一支,古中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權利根基在北方,大運河開鑿以前基本在黃河流域。所以沒有孫權在赤壁之戰的勝利就沒有以江東三分天下實力和格局奠定這樣一個三分天下的是孫權,不是孫堅也不是孫策。

孫權三分天下建立吳國,追封自己的父親不是因為孫堅的功勞,而是遵循慣例,以禮孝彰顯自我。而孫策的功勞在吳國建立上只能算一介猛將之勞,或成或敗對於吳國沒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假設赤壁之戰曹操勝利,那麼天下亂世提前結束,那還會有三國?

赤壁之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礎,而夷陵之戰更是孫權坐穩了江東。無數歷史上實戰證明了取南京最好的戰法是沿江而下,沿江而下勢如破竹,後來孫吳也是這麼被滅的,所以孫吳與其怕曹操的強大不如說更怕蜀漢在上游的勢威,但是孫權在取得了赤壁之戰勝利後又打敗關羽拿下荊州,終於在夷陵之戰中打滅了蜀漢的兵威,孫權這一系列的勝利才是他建吳稱帝的資本。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之功業遠邁其父兄。

所以孫權不追封孫策為帝在古今看來都沒什麼不妥。





神評1哥


孫權稱帝后,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權之所以冊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不是不尊敬自己的兄長,而是為了維護東吳政權的穩定。

下面我們來講一下冊封孫策為長沙桓王對於東吳政權的影響。

首先,孫策打下了江東八十一郡,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石,可以說,沒有孫策就未必會有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孫權冊封孫策為皇帝,就相當於默認了孫策的後代具有統治江東的合法性。

在孫權還在世的時候,或許這個所謂的合法性對於東吳來說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若是那天孫權去世了,那皇位該由孫策的後代繼承,還是該由孫權的後代繼承。



畢竟,若是孫策被追封成皇帝,孫策和孫權的後代都擁有了繼承皇帝的合法性。

可以說,當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跟孫策的子孫關係更好的家族肯定會希望讓孫策的後代繼承皇位,而跟孫權的子孫關係更好的家族自然是希望孫權的子孫繼承皇位。

這個矛盾就算是在天下一統的皇朝爆發都會引起巨大的政治動盪,更不要說在東吳了,而若是在東吳爆發,北方的曹魏政權肯定不會放棄南征的機會。

可以說,上述的一切都不是孫權想要看到的,所以他選擇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而不是皇帝。


老宋說書


這件事其實反應出孫權性格的一個特點,就是過於涼薄,苛刻,孫權皇帝做的不錯,但是不是一個厚道的君主。

孫權的涼薄前人已經有了非議,他不僅對於他的哥哥孫策涼薄,他對功臣一樣是卸磨殺驢,包括我們熟知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中的兩位奠基重臣張昭以及周瑜。

小編認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孫權薄待兄長批評得最好,孫氏能夠割據江東都是孫策打的基礎,但是孫權稱帝后,沒有給哥哥上皇帝尊號,孫策的嫡子才給了個侯爵的位置,從道理上有點說不過去了。

“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張昭對於孫氏政權立有大功,孫策去世前囑咐張昭說:如果孫權不行,你就自己做主,帶著隊伍向西走回到以前的地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見張昭在當時孫氏政權的重要地位。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死後,孫權年少,多虧張昭居中調度,維護江東安定,雖然曾經勸過孫權投降,但當時曹操橫掃天下,吞併荊州,風頭正勁,贊成投降的原也不是隻有張昭一個人。等到孫權稱帝之後,孫權嫌棄張昭頑固,愛提意見,拒絕認命眾望所歸的張昭做丞相,甚至因為言語衝突派人用土堵住張昭的門,看見張昭不道歉甚至下令放火燒張昭的家,張昭晚年知道自己不受待見,逐漸淡出了政壇,在家編書避禍。


周瑜的功勞咱們在這裡不用擺出來了,沒有赤壁之戰,孫權絕對當不了皇帝,但是周瑜的子孫在孫權手裡都沒有受到重用,雖然都娶了孫氏的公主,但是孫權連個能傳下去的侯爵都沒有給他們。

包括曾經火燒連營,把劉玄德燒的鬼哭狼嚎,一名嗚呼的陸遜,因為維護太子孫登被逼死。

有人說孫權之所以沒有給孫策封王,是擔心孫策的兒子孫紹享有皇位繼承權,這就是孫權自私的地方。因為江東不是孫權之父孫堅拿下來的,是小霸王孫策自己打下來的,從政權傳承上來講,追封孫堅為皇帝反而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合理。而孫紹不但應該享有繼承權,排位還應該在孫權的兒子前面。


醉美木瀆


我是勃勃,我來回答,很正常,追封孫堅為皇帝,才是正確的,才能彰顯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孫堅才是正統,說明自己的皇位來自父親。

孫堅

孫權的江山是從孫策手上接過來的,大部分地盤都是孫策打下來的。但這個事實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擺在檯面上來說。因為古代繼位的規則是父死子繼,兒子是從父親手裡繼承的東西。


追封孫堅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來自父親,以後自己的江山也會傳給自己的兒子,不會傳給孫策的兒子,斷了孫策一系的念想。


2、孫權藉此舉向孫策舊部表示,自己才是江東真正的主人。

孫策

其實,孫策舊部很多是不服孫權的。當時曹操來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投降,因為在他們心中孫權不過就是一個小孩子,不需要為了他冒砍頭的風險和曹操對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麼的也不會有太大變化說不定還有賞賜。


孫權不得用砍斷桌角的方法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為孫權投降肯定就會被曹操除掉。周瑜張昭等孫策舊部內心也是不服孫權的,所以被孫權一步步清洗掉。


孫權直接追封孫堅為皇帝,不追封孫策,表示自己皇位不會傳給孫策的後代,自己才是江東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東的主人。


事實也證明,孫權清理掉孫策一系舊部以後,就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因為沒有了內部壓力。


勃勃說:


孫權此舉有出於私心,也有出於穩定政局的無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長的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政治,親情也必須讓位於政治,可憐孫策的兒子孫紹,一生鬱鬱寡歡。


職業減肥營養師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登基稱帝,他封孫權為吳王,孫權接受,東吳變為臣附曹魏王朝的諸侯國。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蜀漢丞相諸葛亮乘曹叡新君立足未穩,於公元228年兩次北伐曹魏。孫權乘魏蜀兩國交戰之機,於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不久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三國鼎立局面終於形成。

孫權稱帝后,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兄長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兒子孫登為太子。孫堅與孫權是父子,血脈相承,因此追尊孫堅為帝順理成章。但孫權的吳主地位並非來自孫堅,而是來自孫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孫權完全有理由追尊孫策為皇帝。但孫權一直沒有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不合當時法統

夏商周三代,王位繼承既可子承父業,也可兄終弟及。但秦漢兩代奉行子承父業這一法統,只有在皇帝哥哥被廢或早夭沒有後代的極端情況下,才由弟弟繼承皇位。如漢靈帝被董卓廢掉,由弟弟漢獻帝繼位。

孫策雖英年早逝,但留有兒子孫紹。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帝,那麼在他死後問題就來了:孫登上承孫權,孫紹上承孫策,兩人的父親都是皇帝,都有資格繼承皇位。如果有權臣或武將扶持孫紹,那孫登的皇位豈能保住?為自己子孫後代計,孫權也絕對不會追尊孫策為皇帝。



原因二:沒有先例可循

從秦始皇到孫權稱帝的450年間,從未出現過弟弟追尊哥哥為皇帝的先例。漢昭帝死後沒有兒子,輔政大臣霍光就從昭帝的侄子輩中選出昌邑王劉賀繼位。因為劉賀淫亂無道,被霍光廢掉,他又從劉賀的侄子輩中選出劉詢繼位,即漢宣帝。依皇帝傳承順序,漢宣帝繼承劉賀帝位,可以恢復叔叔劉賀的皇帝名號,但他只將生父劉進追尊為帝,並未恢復叔叔劉賀的帝號。


孫權之位來自孫策,於情可追尊孫策為帝,於理則不宜追尊。孫權主觀上是有私心,但客觀上則受法統限制。很多人不懂歷史問題要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去考量的道理,拿晉武帝司馬炎追尊生父司馬昭和伯父司馬師同時為皇帝的特例來貶低孫權,並不科學,因為不符合當時的歷史。


忍者評史


從維護政權穩定、確保權力的平穩交接方面來說,孫權沒做錯。

孫權執掌江東時,對江東的掌控有限,很多跟孫策的老臣本就感恩孫策,不服孫權。都在看著孫權之後權力是否迴歸孫策一系?歷史上也有很多是從哥哥手中取得權力但是後面權力交接出問題導致後代權力爭奪的不斷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趙襄子了,死前把權力交還給大哥伯魯的兒子,結果自己兒子不服,導致趙國內亂,連自己死了都沒人埋。


孫權直接壓低自己大哥這一系的爵位,完全是向江東群臣表明他的態度,他的權力是交給自己的子孫的!斷了孫策舊臣和孫策後代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同時也未必不是保護了孫策一脈,起碼自己不用向自己的侄子舉起屠刀。在宋朝,趙光義從哥哥那裡繼承權力後就直接滅了哥哥的後代。

從道義和情感上來說,孫權是對不住孫策的,起碼可以說是小氣,甚至是忘恩負義了。

“桓”字在諡號中屬於褒諡號,有“闢土服遠,克敬勤民,闢土兼國,武定四方,克亟成功,克敵服遠,能成武志,壯以有力”之義。和孫策開疆拓土,獨霸一方的事實相符。在諡號“文治”、“武功”排行榜中,“桓”字屬於“武功”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武”。所以在諡號中“桓”字還是不能挑剔的。

但是,“長沙桓王”中“長沙”是地名,屬於是二字王,“郡王”的級別。相比孫堅的皇帝,孫策是直接降了兩級。在政治地位上,比孫權的兒子、一字王的魯王孫霸、齊王孫奮要低一級。




而且,孫權給了孫策的兒子先封為吳侯,後改封為上虞侯。按理說,孫策的兒子應該襲孫策的爵位的,但是沒有,直接變成縣侯——吳侯,王爵沒了。後來又把自己的孫子封為吳侯,將孫策的子孫改封為上虞侯。雖說吳侯和上虞侯都是縣侯,但是級別就不一樣,吳侯要比上虞侯更加尊貴。即是說,孫策兒子在政治的待遇上要比孫權的孫子差。


尋找不答應


理科男答歷史。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稱帝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追諡,孫堅成為了武烈皇帝,而孫策則只是長沙桓王,連個皇帝都不是。孫堅作為孫權的父親,理所當然也應該是皇帝。而孫策,只是孫權的哥哥,所以孫權並沒有追諡孫策。這只是很小的原因,還有其他原因,那其他原因是什麼呢?

一、孫策是皇帝了,那麼他後面的皇帝應該誰做?

如果把孫策也追諡為皇帝,那麼孫權皇帝的位置就很難坐穩了。

為何這樣說呢?在古代是有繼承製度的。子承父業。孫策是皇帝,那麼他的兒子也應該是皇帝。

孫權肯定考慮到了這一層,所以沒有追封孫策。

二、江山是孫權打下來的,和孫策沒有關係

孫策是公元200年,被刺殺,然後孫權接管了他的勢力。

而孫權是公元229年稱的帝,中間差了29年。

也就是說這29年都是孫權在努力,如果沒有孫權,那麼他孫家也不會如此光榮。


理科男讀歷史


孫權稱帝之後追封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孫策為“長沙桓王,並”沒有追封孫策為帝,有很多人認為是孫權不夠磊落大方,就連《三國志》作者陳壽也評價孫權:“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意思就是孫吳的江山是孫策打下的基礎,但孫權對孫策不夠尊重,孫策的兒子僅僅是封侯。其實,孫權為什麼這麼做,當然是有原因的:

古無成例

從古至今,沒有可以借鑑的例子。在凡事講究的古代,如果沒有類似的例子,古代人一般不會去做,這叫做“古無成例”。在追封孫策為帝上孫權就沒有刻意去突破了。

避免爭位

這個要一分為二去看待。

1、從好的方面來理解,孫權是為了保護孫策的兒子孫紹,孫策如果追封為皇帝,一旦孫權去世,那麼孫紹也是合法繼承人,難以避免出現孫紹和孫權的兒子們爭奪帝位。而孫權這邊明顯佔有優勢,那麼爭奪帝位的結局就是孫紹失敗,失敗也就以為著孫紹死亡。


2、從壞的方面理解,就是孫權擔心帝位被孫紹奪走,為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合理合法繼承帝位,就不追封孫策了,這樣孫策的後代就失去了合法繼承帝位的權利。

無論孫權從哪個方面考慮,其出發點都是為了保證孫吳政權的穩定,避免在帝位傳承中出現流血犧牲,導致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白白拱手讓人。所以不能狹隘地認為孫權不夠磊落大方,別有用心。


倚松賞鶴痴書生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的宗法體系下,吳大帝孫權作為兄弟,並不是其胞兄孫策的“法定繼承人”。孫權之所以能夠執掌江東,與孫策臨終前的決定是密不可分的。換言之,如果沒有孫策的遺命,孫權未必能順利成為江東之主!孫權在稱帝之後,追尊自己的父親孫堅為皇帝,但卻只追封了孫策一個長沙王,諡桓。而且,這個長沙王還是不能世襲的!孫策唯一的兒子孫紹最終只得了一個列侯爵位。因為這件事,歷史上指責孫權“忘恩負義”者不在少數。按理說,孫策願意把江東交給孫權,至少說明他們的兄弟關係還是相當不錯的,可孫權為何會如此無視孫策呢?



孫策的兒子孫紹還活著

孫權稱帝時,孫策的兒子孫紹還活著,而且孫紹還有兒子!自古帝王之家大宗易主都會伴隨出現很多問題,這也是歷朝歷代比較排斥“兄終弟及”的原因所在。一旦孫權尊孫策為皇帝,孫策便成了有名有實的真皇帝!孫紹作為前任皇帝唯一的兒子,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其地位比孫權更加正統!



當然,彼時權力、地位早已穩固的孫權並不擔心孫紹會反自己。但是,萬一自己有個意外呢?又或者自己百年之後呢?即便孫紹沒有野心,可誰能保證他不被有心之人利用來作為幌子、大旗呢?正統“皇子”身份可是極具號召力的!如此一來,很可能會禍起蕭牆,將江東帶入內亂不止的境地(其實後來江東的內亂也亂得可以了)。歷朝歷代因為大宗易主而引發的血腥皇(王)位之爭並不少見,孫權不得不引以為戒。



這一點從孫權先封孫紹為吳侯,後又改封上虞侯也能看得出。吳侯是孫權曾經使用過的,意義特殊、太過敏感!孫權將孫紹改封上虞侯,實際上就是在刻意淡化他的“正統”地位。連吳侯孫權都不想給,又怎麼可能追尊孫策為皇帝呢?一旦追尊孫策為皇帝,孫紹作為皇子理論上是要被封王的(三國基本延續了漢制),這可比吳侯敏感多了!



孫策的女婿陸遜手握重權

孫權稱帝之時正是孫策的女婿陸遜權勢最為鼎盛之際。陸遜是孫權稱帝前上表勸進的重臣之一,孫權稱帝后甚至還特地為陸遜“因人設崗”、設置了上大將軍之位,地位在三公之上!彼時的陸遜手握兵權、位極人臣,說權傾朝野並不為過。



陸遜是孫權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與他的岳父孫策並沒有什麼情分。因此,他反孫權的可能性並不大。可問題是,一旦孫權出現意外或者百老歸天呢?支持孫紹上位是對陸遜最為有利的,不是嗎?一旦追尊孫策為皇帝,到時候,孫紹既有“皇子”的名分、又有陸遜撐腰,孫權自己的兒子們恐怕未必是對手!



這也是後來陸遜捲入孫權兒子之間的儲位之爭會讓孫權那麼敏感的原因所在,他的身份太特殊了!能在自己兒子之間站隊,就有可能為了利益倒向自己的侄子孫紹,不是嗎?為了進一步削弱孫紹的影響力,稱帝之後的孫權對陸遜也採取了明升暗降的策略,在丞相顧雍去世後讓陸遜繼承丞相,繼而逐步架空、削奪了陸遜的兵權,最終利用自己兒子之間的儲位之爭逼死了陸遜。至此,孫權徹底放心了……



孫權的自負

從孫權死後他兒子給他上的諡號“大皇帝”也能看得出,孫權這個人應該是比較自負的!“大”這個諡號,在中國兩千餘年王朝史上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因此,不排除在孫權看來,自己雖然是從胞兄孫策手中接手的江東,但孫策給自己留下的只是一個草臺班子,真正在江東成就王霸之業的是自己而不是哥哥孫策!追尊父親為皇帝理所當然;追尊哥哥,沒有先例,也名不正、言不順。



當然,孫權的自負心理僅僅是本人個人的一些看法,這種涉及心理的東西,史籍中是不可能有明確記載的。但是,更主要的應該還是前面說到的兩個原因,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孫權追尊孫策為皇帝對於彼時的孫權而言只是給歷史劃上一個句號。但是,這背後卻涉及到皇位傳承和政權平穩過渡的重大政治現實!孫權刻意無視孫策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