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无视孙策?

小姐姐讲史


魏蜀吴三国,吴国是最晚称帝的,孙权在称帝的时候是229年,此时距离孙策死亡已经将近30年,孙权在建国后,追谥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至于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帝,这其中应该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就是孙权天性凉薄。

孙家能有东吴这块偌大的基业确切来说是孙策的功劳,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是江东政权正儿八经的初代创始人,当然孙策的发展离不开孙氏族人和孙坚旧部的支持。


孙策对江东的征服树了不少仇家,先后赶走了朝廷任命的刘繇、王朗、华歆等长吏,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平定六郡一统江东,被朝廷封为吴侯,曹操听说孙策平定六郡后叹息说:“猘儿难与争锋也。”还将自己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自己的三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想以此拉拢孙策。

可惜孙策此人喜欢游猎,又喜欢自己跑在前头,郭嘉曾经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小霸王”孙策虽然勇猛,也有人劝谏他要注意自己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但是孙策还是因为不听劝遇刺身亡,死的时候才26岁。

孙策中箭后,自知不久于人世,这时候孙策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基业传给弟弟孙权,因为自己的儿子孙绍还小,孙权虽然才19岁,却是最佳人选,并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孙策怕孙权不能胜任,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在张昭等人的帮助下才算是坐稳了位置,张昭这人老成持重,对孙权一些行为做的不对的地方会说他,所以孙权对于张昭这位重臣表面很尊敬,心里却是排斥的,虽然说张昭在曹操南侵的时候劝孙权投降,不过当时的情况也不是张昭一个人持这种意见,曹操统一北方后风头正劲,老成派劝孙权投降也是见形势不利于东吴才如此。

孙权在称帝后,先是取笑张昭当初的决定,又在众臣推荐张昭为相时推三阻四,就是不任命张昭,在后来张昭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主动请退回家写书去了。

受到孙权凉薄待遇的还有东吴一代神将陆逊,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夷陵之战后6年,又在石亭打败曹魏的曹休,以一人之智送魏蜀大败各一,为两国所忌惮,堪称吴国之柱石,后来因为两宫之争,被孙权逼死。


对于孙权的凉薄,陈寿也作了评价: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其二是政治因素考虑

孙权虽然是从孙策手上接过的基业,不过到孙权称帝的时候,孙策已经死了29年,孙策时代的人物大多都已逝世,所以孙策对东吴的影响力自然越来越模糊了。

但是孙权不将孙策追谥为帝,最大的原因应该还是因为孙策有儿子有后代,如果说将孙策追谥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无形中也是有储君的资格,难免会让孙策一系有太多的幻想,或者在以后会被某些野心家加以利用,追封孙策为王,也就封死了孙策后代成为储君的可能性。

而司马师能够被司马炎追谥为帝,很大的原因是司马师只有女儿,而过继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是司马炎的亲弟弟,不过就是这样也给司马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司马炎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就是因为司马师也被追谥为帝,司马攸才有资格被提名。


当然从中对比的话,孙权和司马炎相比,还是小气凉薄了些,毕竟司马师有司马攸这个继子对司马炎是很有威胁的,司马炎依然大方的追封他的伯伯司马师为帝,以表不忘其伯父的奠基功劳,而孙权纯粹就是接盘了孙策的所有却只给孙策封了王,而且孙策的儿子还没有得到继承爵位的权利。


挚滗画畫紅尘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从孙权的性格来下结论,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

孙权继承了父兄遗业,但就他父兄那点遗业在东汉末年真不够称帝资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战争是赤壁之战,孙刘的胜利和曹操的失败给了孙权能够坐拥江东的资本,而孙策去世时江东只是众多天下私人武装中的一支,古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权利根基在北方,大运河开凿以前基本在黄河流域。所以没有孙权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就没有以江东三分天下实力和格局奠定这样一个三分天下的是孙权,不是孙坚也不是孙策。

孙权三分天下建立吴国,追封自己的父亲不是因为孙坚的功劳,而是遵循惯例,以礼孝彰显自我。而孙策的功劳在吴国建立上只能算一介猛将之劳,或成或败对于吴国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设赤壁之战曹操胜利,那么天下乱世提前结束,那还会有三国?

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而夷陵之战更是孙权坐稳了江东。无数历史上实战证明了取南京最好的战法是沿江而下,沿江而下势如破竹,后来孙吴也是这么被灭的,所以孙吴与其怕曹操的强大不如说更怕蜀汉在上游的势威,但是孙权在取得了赤壁之战胜利后又打败关羽拿下荆州,终于在夷陵之战中打灭了蜀汉的兵威,孙权这一系列的胜利才是他建吴称帝的资本。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之功业远迈其父兄。

所以孙权不追封孙策为帝在古今看来都没什么不妥。





神评1哥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之所以册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不是不尊敬自己的兄长,而是为了维护东吴政权的稳定。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册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对于东吴政权的影响。

首先,孙策打下了江东八十一郡,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石,可以说,没有孙策就未必会有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孙权册封孙策为皇帝,就相当于默认了孙策的后代具有统治江东的合法性。

在孙权还在世的时候,或许这个所谓的合法性对于东吴来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若是那天孙权去世了,那皇位该由孙策的后代继承,还是该由孙权的后代继承。



毕竟,若是孙策被追封成皇帝,孙策和孙权的后代都拥有了继承皇帝的合法性。

可以说,当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跟孙策的子孙关系更好的家族肯定会希望让孙策的后代继承皇位,而跟孙权的子孙关系更好的家族自然是希望孙权的子孙继承皇位。

这个矛盾就算是在天下一统的皇朝爆发都会引起巨大的政治动荡,更不要说在东吴了,而若是在东吴爆发,北方的曹魏政权肯定不会放弃南征的机会。

可以说,上述的一切都不是孙权想要看到的,所以他选择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而不是皇帝。


老宋说书


这件事其实反应出孙权性格的一个特点,就是过于凉薄,苛刻,孙权皇帝做的不错,但是不是一个厚道的君主。

孙权的凉薄前人已经有了非议,他不仅对于他的哥哥孙策凉薄,他对功臣一样是卸磨杀驴,包括我们熟知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中的两位奠基重臣张昭以及周瑜。

小编认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孙权薄待兄长批评得最好,孙氏能够割据江东都是孙策打的基础,但是孙权称帝后,没有给哥哥上皇帝尊号,孙策的嫡子才给了个侯爵的位置,从道理上有点说不过去了。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张昭对于孙氏政权立有大功,孙策去世前嘱咐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行,你就自己做主,带着队伍向西走回到以前的地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见张昭在当时孙氏政权的重要地位。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死后,孙权年少,多亏张昭居中调度,维护江东安定,虽然曾经劝过孙权投降,但当时曹操横扫天下,吞并荆州,风头正劲,赞成投降的原也不是只有张昭一个人。等到孙权称帝之后,孙权嫌弃张昭顽固,爱提意见,拒绝认命众望所归的张昭做丞相,甚至因为言语冲突派人用土堵住张昭的门,看见张昭不道歉甚至下令放火烧张昭的家,张昭晚年知道自己不受待见,逐渐淡出了政坛,在家编书避祸。


周瑜的功劳咱们在这里不用摆出来了,没有赤壁之战,孙权绝对当不了皇帝,但是周瑜的子孙在孙权手里都没有受到重用,虽然都娶了孙氏的公主,但是孙权连个能传下去的侯爵都没有给他们。

包括曾经火烧连营,把刘玄德烧的鬼哭狼嚎,一名呜呼的陆逊,因为维护太子孙登被逼死。

有人说孙权之所以没有给孙策封王,是担心孙策的儿子孙绍享有皇位继承权,这就是孙权自私的地方。因为江东不是孙权之父孙坚拿下来的,是小霸王孙策自己打下来的,从政权传承上来讲,追封孙坚为皇帝反而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合理。而孙绍不但应该享有继承权,排位还应该在孙权的儿子前面。


醉美木渎


我是勃勃,我来回答,很正常,追封孙坚为皇帝,才是正确的,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孙坚才是正统,说明自己的皇位来自父亲。

孙坚

孙权的江山是从孙策手上接过来的,大部分地盘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这个事实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因为古代继位的规则是父死子继,儿子是从父亲手里继承的东西。


追封孙坚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来自父亲,以后自己的江山也会传给自己的儿子,不会传给孙策的儿子,断了孙策一系的念想。


2、孙权借此举向孙策旧部表示,自己才是江东真正的主人。

孙策

其实,孙策旧部很多是不服孙权的。当时曹操来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见是投降,因为在他们心中孙权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子,不需要为了他冒砍头的风险和曹操对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说不定还有赏赐。


孙权不得用砍断桌角的方法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为孙权投降肯定就会被曹操除掉。周瑜张昭等孙策旧部内心也是不服孙权的,所以被孙权一步步清洗掉。


孙权直接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孙策,表示自己皇位不会传给孙策的后代,自己才是江东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东的主人。


事实也证明,孙权清理掉孙策一系旧部以后,就开始骄奢淫逸起来,因为没有了内部压力。


勃勃说:


孙权此举有出于私心,也有出于稳定政局的无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长的儿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政治,亲情也必须让位于政治,可怜孙策的儿子孙绍,一生郁郁寡欢。


职业减肥营养师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他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接受,东吴变为臣附曹魏王朝的诸侯国。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乘曹叡新君立足未稳,于公元228年两次北伐曹魏。孙权乘魏蜀两国交战之机,于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不久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局面终于形成。

孙权称帝后,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太子。孙坚与孙权是父子,血脉相承,因此追尊孙坚为帝顺理成章。但孙权的吴主地位并非来自孙坚,而是来自孙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孙权完全有理由追尊孙策为皇帝。但孙权一直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不合当时法统

夏商周三代,王位继承既可子承父业,也可兄终弟及。但秦汉两代奉行子承父业这一法统,只有在皇帝哥哥被废或早夭没有后代的极端情况下,才由弟弟继承皇位。如汉灵帝被董卓废掉,由弟弟汉献帝继位。

孙策虽英年早逝,但留有儿子孙绍。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帝,那么在他死后问题就来了:孙登上承孙权,孙绍上承孙策,两人的父亲都是皇帝,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果有权臣或武将扶持孙绍,那孙登的皇位岂能保住?为自己子孙后代计,孙权也绝对不会追尊孙策为皇帝。



原因二:没有先例可循

从秦始皇到孙权称帝的450年间,从未出现过弟弟追尊哥哥为皇帝的先例。汉昭帝死后没有儿子,辅政大臣霍光就从昭帝的侄子辈中选出昌邑王刘贺继位。因为刘贺淫乱无道,被霍光废掉,他又从刘贺的侄子辈中选出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依皇帝传承顺序,汉宣帝继承刘贺帝位,可以恢复叔叔刘贺的皇帝名号,但他只将生父刘进追尊为帝,并未恢复叔叔刘贺的帝号。


孙权之位来自孙策,于情可追尊孙策为帝,于理则不宜追尊。孙权主观上是有私心,但客观上则受法统限制。很多人不懂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去考量的道理,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生父司马昭和伯父司马师同时为皇帝的特例来贬低孙权,并不科学,因为不符合当时的历史。


忍者评史


从维护政权稳定、确保权力的平稳交接方面来说,孙权没做错。

孙权执掌江东时,对江东的掌控有限,很多跟孙策的老臣本就感恩孙策,不服孙权。都在看着孙权之后权力是否回归孙策一系?历史上也有很多是从哥哥手中取得权力但是后面权力交接出问题导致后代权力争夺的不断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赵襄子了,死前把权力交还给大哥伯鲁的儿子,结果自己儿子不服,导致赵国内乱,连自己死了都没人埋。


孙权直接压低自己大哥这一系的爵位,完全是向江东群臣表明他的态度,他的权力是交给自己的子孙的!断了孙策旧臣和孙策后代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同时也未必不是保护了孙策一脉,起码自己不用向自己的侄子举起屠刀。在宋朝,赵光义从哥哥那里继承权力后就直接灭了哥哥的后代。

从道义和情感上来说,孙权是对不住孙策的,起码可以说是小气,甚至是忘恩负义了。

“桓”字在谥号中属于褒谥号,有“辟土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武定四方,克亟成功,克敌服远,能成武志,壮以有力”之义。和孙策开疆拓土,独霸一方的事实相符。在谥号“文治”、“武功”排行榜中,“桓”字属于“武功”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所以在谥号中“桓”字还是不能挑剔的。

但是,“长沙桓王”中“长沙”是地名,属于是二字王,“郡王”的级别。相比孙坚的皇帝,孙策是直接降了两级。在政治地位上,比孙权的儿子、一字王的鲁王孙霸、齐王孙奋要低一级。




而且,孙权给了孙策的儿子先封为吴侯,后改封为上虞侯。按理说,孙策的儿子应该袭孙策的爵位的,但是没有,直接变成县侯——吴侯,王爵没了。后来又把自己的孙子封为吴侯,将孙策的子孙改封为上虞侯。虽说吴侯和上虞侯都是县侯,但是级别就不一样,吴侯要比上虞侯更加尊贵。即是说,孙策儿子在政治的待遇上要比孙权的孙子差。


寻找不答应


理科男答历史。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称帝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追谥,孙坚成为了武烈皇帝,而孙策则只是长沙桓王,连个皇帝都不是。孙坚作为孙权的父亲,理所当然也应该是皇帝。而孙策,只是孙权的哥哥,所以孙权并没有追谥孙策。这只是很小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那其他原因是什么呢?

一、孙策是皇帝了,那么他后面的皇帝应该谁做?

如果把孙策也追谥为皇帝,那么孙权皇帝的位置就很难坐稳了。

为何这样说呢?在古代是有继承制度的。子承父业。孙策是皇帝,那么他的儿子也应该是皇帝。

孙权肯定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没有追封孙策。

二、江山是孙权打下来的,和孙策没有关系

孙策是公元200年,被刺杀,然后孙权接管了他的势力。

而孙权是公元229年称的帝,中间差了29年。

也就是说这29年都是孙权在努力,如果没有孙权,那么他孙家也不会如此光荣。


理科男读历史


孙权称帝之后追封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并”没有追封孙策为帝,有很多人认为是孙权不够磊落大方,就连《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评价孙权:“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意思就是孙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的基础,但孙权对孙策不够尊重,孙策的儿子仅仅是封侯。其实,孙权为什么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古无成例

从古至今,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在凡事讲究的古代,如果没有类似的例子,古代人一般不会去做,这叫做“古无成例”。在追封孙策为帝上孙权就没有刻意去突破了。

避免争位

这个要一分为二去看待。

1、从好的方面来理解,孙权是为了保护孙策的儿子孙绍,孙策如果追封为皇帝,一旦孙权去世,那么孙绍也是合法继承人,难以避免出现孙绍和孙权的儿子们争夺帝位。而孙权这边明显占有优势,那么争夺帝位的结局就是孙绍失败,失败也就以为着孙绍死亡。


2、从坏的方面理解,就是孙权担心帝位被孙绍夺走,为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合理合法继承帝位,就不追封孙策了,这样孙策的后代就失去了合法继承帝位的权利。

无论孙权从哪个方面考虑,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保证孙吴政权的稳定,避免在帝位传承中出现流血牺牲,导致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白白拱手让人。所以不能狭隘地认为孙权不够磊落大方,别有用心。


倚松赏鹤痴书生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的宗法体系下,吴大帝孙权作为兄弟,并不是其胞兄孙策的“法定继承人”。孙权之所以能够执掌江东,与孙策临终前的决定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如果没有孙策的遗命,孙权未必能顺利成为江东之主!孙权在称帝之后,追尊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但却只追封了孙策一个长沙王,谥桓。而且,这个长沙王还是不能世袭的!孙策唯一的儿子孙绍最终只得了一个列侯爵位。因为这件事,历史上指责孙权“忘恩负义”者不在少数。按理说,孙策愿意把江东交给孙权,至少说明他们的兄弟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可孙权为何会如此无视孙策呢?



孙策的儿子孙绍还活着

孙权称帝时,孙策的儿子孙绍还活着,而且孙绍还有儿子!自古帝王之家大宗易主都会伴随出现很多问题,这也是历朝历代比较排斥“兄终弟及”的原因所在。一旦孙权尊孙策为皇帝,孙策便成了有名有实的真皇帝!孙绍作为前任皇帝唯一的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比孙权更加正统!



当然,彼时权力、地位早已稳固的孙权并不担心孙绍会反自己。但是,万一自己有个意外呢?又或者自己百年之后呢?即便孙绍没有野心,可谁能保证他不被有心之人利用来作为幌子、大旗呢?正统“皇子”身份可是极具号召力的!如此一来,很可能会祸起萧墙,将江东带入内乱不止的境地(其实后来江东的内乱也乱得可以了)。历朝历代因为大宗易主而引发的血腥皇(王)位之争并不少见,孙权不得不引以为戒。



这一点从孙权先封孙绍为吴侯,后又改封上虞侯也能看得出。吴侯是孙权曾经使用过的,意义特殊、太过敏感!孙权将孙绍改封上虞侯,实际上就是在刻意淡化他的“正统”地位。连吴侯孙权都不想给,又怎么可能追尊孙策为皇帝呢?一旦追尊孙策为皇帝,孙绍作为皇子理论上是要被封王的(三国基本延续了汉制),这可比吴侯敏感多了!



孙策的女婿陆逊手握重权

孙权称帝之时正是孙策的女婿陆逊权势最为鼎盛之际。陆逊是孙权称帝前上表劝进的重臣之一,孙权称帝后甚至还特地为陆逊“因人设岗”、设置了上大将军之位,地位在三公之上!彼时的陆逊手握兵权、位极人臣,说权倾朝野并不为过。



陆逊是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与他的岳父孙策并没有什么情分。因此,他反孙权的可能性并不大。可问题是,一旦孙权出现意外或者百老归天呢?支持孙绍上位是对陆逊最为有利的,不是吗?一旦追尊孙策为皇帝,到时候,孙绍既有“皇子”的名分、又有陆逊撑腰,孙权自己的儿子们恐怕未必是对手!



这也是后来陆逊卷入孙权儿子之间的储位之争会让孙权那么敏感的原因所在,他的身份太特殊了!能在自己儿子之间站队,就有可能为了利益倒向自己的侄子孙绍,不是吗?为了进一步削弱孙绍的影响力,称帝之后的孙权对陆逊也采取了明升暗降的策略,在丞相顾雍去世后让陆逊继承丞相,继而逐步架空、削夺了陆逊的兵权,最终利用自己儿子之间的储位之争逼死了陆逊。至此,孙权彻底放心了……



孙权的自负

从孙权死后他儿子给他上的谥号“大皇帝”也能看得出,孙权这个人应该是比较自负的!“大”这个谥号,在中国两千余年王朝史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此,不排除在孙权看来,自己虽然是从胞兄孙策手中接手的江东,但孙策给自己留下的只是一个草台班子,真正在江东成就王霸之业的是自己而不是哥哥孙策!追尊父亲为皇帝理所当然;追尊哥哥,没有先例,也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孙权的自负心理仅仅是本人个人的一些看法,这种涉及心理的东西,史籍中是不可能有明确记载的。但是,更主要的应该还是前面说到的两个原因,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孙权追尊孙策为皇帝对于彼时的孙权而言只是给历史划上一个句号。但是,这背后却涉及到皇位传承和政权平稳过渡的重大政治现实!孙权刻意无视孙策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