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要用形象思維就不能不懂——賦、比、興
毛主席在給陳毅同志的信中指出: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所以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
我們今天重點說說詩歌中比興的用法及其作用。也順便簡單講一講“賦”的用法。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個傳統的說法,就是詩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風、雅、頌指詩經中詩的分類;賦、比、興指的是三種表現手法。
一.什麼是“賦”的表現手法
賦,就是直敘其事。 一些長篇敘事詩為了陳述事情的過程往往運用“賦”的手法。
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第一段: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這一段中用賦的方法講述了劉蘭芝的人生經歷:從未出嫁的十三歲開始講起,一直講到婚後的不幸遭遇。
又如杜甫的長篇敘事詩《北征》 全篇
主體就是運用了“賦”的方法講述了自己離開鳳翔,回鄜州羌村去探望家小的全過程。也有不是陳述事情經過的。比如柳永的一首詞《望海潮.東南形勝 》: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詞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全詞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
也有通過賦的手法來鋪陳人物的行動從而創造了某種氛圍的如《木蘭辭》中: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在這裡通過花木蘭“東西南北”的奔忙寫
出了她積極替父參軍的熱情。總之“賦”的手法在詩詞創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比”和“興”的手法
因為“比”和“興”經常一起運用,我們放在一起來講。
對於比、興的解釋,毛主席在信中引用的是宋代,朱熹的解說: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比就是打比方,比擬。比喻比較好理解。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用別的事物開頭,引起下面要說的正文。
1.“興”句有時是僅僅作為發端與後面的正文沒有意義上的聯繫。
我們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 “興”手法經常在民歌中運用 。
例句:“山丹丹開花紅豔豔,毛主席領導我們大生產。”第一句“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就是起興句。歌者見到什麼就即興唱什麼,見到“山丹丹開花”就以眼前景開頭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正文(毛澤東領導我們大生產),在這裡“山丹丹開花紅豔豔”與後一句
沒有比的關係。我們再看樂府詩中的《琅琊王》之二:“東山看西山,水流磐石間,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 這首開頭的兩句也是單純的起興,和後面正文沒有意義上的關係。 比喻的本體與喻體必須要有相似點,“興”就不一定了。可以與被引出的正文有關聯,也可以沒有關聯。所以有人說:“興者,但借物以起興,不必與正意相關也。”(姚際恆:《詩經通論》卷前)
2.有的興句同正文有意義上的關聯兼有比的意思。
請看“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第一句“東方紅太陽昇 ”是整首歌的起興,同時和第二句有比的關係即“毛澤東像 太陽”。所以第一句“東方紅太陽昇”是興兼比。 毛澤東像太陽一樣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帶來光明。 這個興兼比就生動形象地抒發了人民對領袖的愛。
我們再舉一些古詩的例子。 《關雎》一詩中開頭運用了興兼比的方法。如本詩開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生關聯。所以是“興兼比”的作用。
我們再看李白的一首《上李邕》:
“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以大鵬自比,表現出他寬廣的胸懷和博大的氣志。放在詩首有起興的作用,同時與下邊的正文有意義上的關聯所以是“興兼比”。
杜甫的《新婚別》 開頭: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這首著名的詩篇,真實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給勞動人民帶來的不幸遭遇,新婚夫婦,頭天結婚,第二天就分別,男子被拉去當兵了,詩的開頭兩句是起興,同時又含有這樣的意思:女子像依附蓬麻的兔絲子一樣依附男子。所以這是興兼比的例子。
3.有些興句不一定兼比,但能引起讀者對所歌詠的事物產生聯想,或者有助於創造一種詩的意境和詩的氛圍。
如樂府詩中《焦仲卿妻》的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兩句看來與正文無關。可是當我們讀完全詩,再回味這個“興句”,就感覺到那徘徊顧念的孔雀形象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淒涼悲愴的氣氛,起到了加深我們對全詩的理解作用。
三.重點談一下“比”:
“比”表面看,似乎很簡單。其實具體分析起來並非如此。“比”在詩歌中運用的最多。是詩歌創作進行形象思維的最重要的表現手法。我們單獨拿出來仔細談談。
從用比的方式來分比可以有明喻、隱喻、借喻、博喻四種。
(一)明喻
用其他事物直接明白地比喻詩中描寫的事物。本體與喻體之間用“好像”、“彷彿”、“猶如”“似”等 。
舉例:
詩經《碩人》中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的
一系列的比喻把我國古典美女的形象刻畫到了極至;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用“急雨”“私語”來描寫琵琶聲;
王勃描寫友情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李後主寫亡國之痛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二)隱喻
本體與喻體更緊密,不用比喻詞有時用“是”連接。
舉例: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以
“浮雲”隱喻小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都是用比。表明自己雖然長期不被重用是“沉舟”是“病樹”但是新生事物終會戰勝腐朽事物,國家政治終會向前發展,前途必定是“萬木春”。有的詩一整首都是用“隱喻”比如詩經中《碩鼠》隱喻剝削階級。還有李賀的《猛虎行》用猛虎隱喻藩鎮割據勢力。
(三)借喻
比隱喻更進一步,可以不出現本體,直接用喻體作本體。
舉例:
如陳子昂的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送魏大從軍》),匈奴本是漢代時長期同漢族,敵對的一個北方民族,這裡借用來指當時與唐朝交戰的外族;魏絳,本來是春秋時,晉國的大夫,這裡借用來指他的友人魏大。王維的“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塞上作》),直接以西漢的名將霍去病,借喻唐朝的崔希逸。
杜甫的“奏賦入明光”(《壯遊》)、“憶獻三賦蓬萊宮”(《莫相疑行》),則直接以漢朝的明光殿和神話傳說中的蓬萊宮,借喻唐朝宮殿。
(四)博喻:
用多種事物來比喻一個事物。
舉例:
描寫洪水沖瀉的迅疾: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絃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蘇軾的《百步洪》);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北宋詞人 賀鑄《青玉案》)
以反問呼起,賀梅子借菸草,絮,雨這三個喻體寫愁情的多且紛亂,迷茫無邊,連綿不休。狀難寫之愁於目前,設喻新奇,情景渾融。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將舞劍姿態比作羿射九日,群龍飛舞,雷霆震怒,江海清光等四詞 ,反覆設喻,將難理解的景象描繪的栩栩如生,使舞劍的形態躍然紙上,生動貼切,忽然而伏忽然而起;忽然而來又忽然而罷,變化莫測。
四.怎樣才能運用好比興手法
同一切藝術手法,藝術技巧一樣,比興手法,也來
源於現實生活,在詩歌創作中,比興要用得好,需要有對生活的廣泛,深切的體會。從流傳下來的古代民歌和現代民歌來看,其中比興手法的運用,最豐富,最新穎,最巧妙。 這是因為民歌作者是勞動者,他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的實踐經驗,有在生活實踐中激發出來的豐富感情。詩歌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他們作詩,是從實際生活出發的,是在生活中有了感受才情不自禁地發為吟詠,所以他們把自己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信手拈來,作為比興,似乎一點不費力氣。過去我們許多作家深入生活一線 寫出許多好的比興的佳句。
例如賀敬之的《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這麼厲害地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幾回迴夢裡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裡! 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 紅旗飄飄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 一頭撲進親人懷。 二十里鋪送過柳林鋪迎,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親水有親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革命的道路千萬裡, 天南海北想著你……往往坐在辦公室中的文人很難寫出這樣的詩句來。
翻開我國詩歌歷史的畫卷那些偉大的詩人都有著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
有飽受放逐之苦的屈原才有了《離騷》,有歷經戰亂的馬上詩人曹操,才能吟出“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詩句。有深味安史之痛的杜甫才寫出《三吏》《三別》。有遭受貶謫流放的經歷才有了李白、柳宗元、范仲淹、蘇軾……等的傳世佳作。
李白在《古風》詩中雲:“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杜甫詩云:“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末懷李白》),柳宗元則直接以自己的遭遇和體驗發感慨:
“餘既因辱,不得預睹世之光明,而幽乎楚越之間……太凡編辭於斯者,皆太平之不遇人也。”
痛苦的人生經歷。使詩人接近人民大眾,接觸生活現實,便會在觀察社會萬物時汲取創作素材,才會學會如何運用比興等一切寫作技巧。
一切藝術手法,一切藝術技巧皆源於現實生活,皆需有對生活的廣泛而深切的體驗。
如是而已,豈有它哉!
閱讀更多 湖畔悠悠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