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建川博物館內有一面五尺白布做的大旗,參觀者無一不動情落淚,它背後有怎樣的感人故事呢?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建川博物館中的“死字旗”

故事要從1937年的七七事變開始說起,這一年,是屈辱的一年,華北大片土地失守,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半壁江山幾乎就要淪陷了,抗日戰爭已經到達了最艱難的階段。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七七事變

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沒有一個熱血青年不熱愛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王建堂作為四川青年的代表,主動請纓殺敵,更號召了上百個志同道合的青年,組建了一支義勇隊。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王建堂

說起來,王建堂本來是搞文字工作的,每天教書育人,日子過得也算不錯。那他為什麼要放棄穩定的工作轉而選擇慷慨從戎呢?其實不難理解,也許正是因為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先進,所以他才能在祖國危難之際,走在別人前面。

其實歷史上這樣投筆從戎的例子有很多,王建堂的故事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的故事裡還多了一個人,那就是他白髮蒼蒼的老父親。

王建堂的父親王者誠得知兒子請纓出川抗日後,立馬給兒子寄去了一面旗子,中間的“死”字十分醒目,左右兩側還有幾行小字。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死字旗

左邊寫著:

“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右邊寫著: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者誠明白自己年老,不能陪兒子一起上陣殺敵,便贈送這塊白布陪在兒子身邊,希望兒子受傷時用它擦擦血,犧牲後拿來裹身。

試想一下,天下哪個老父親願意看著兒子去送死呢?所有人都知道戰場九死一生,活著回家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王建堂的父親卻以實際行動勉勵兒子,字裡行間中都透露著這位老父親濃濃的愛國情懷。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死字旗

就這樣,25歲的王建堂帶著“死字旗”踏上了屬於他的革命生涯。在四川組織義勇隊只是第一步,由於他剛一參軍就帶了帶了一百多人,所以他一開始就身兼重任,當起了見習排長。在湖南夜襲日軍時,王建堂一改往日的文弱書生形象,在前線指揮戰士們上陣殺敵,一個晝夜之後,敵人死傷上百,而他率領的士兵僅犧牲兩名。

之後,王建堂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常德會戰、長沙會戰等十多個戰役,他先後負傷四次,每次受傷流血,他都拿出父親送的“死字旗”擦拭傷口。由於他的英勇善戰和指揮有方,慢慢地,他從排長升到了副營長。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死字旗

1950年,38歲的王建堂回到了家鄉四川安縣,與他一同上前線的同鄉戰友大部分都已經戰死沙場。提起王建堂的晚年生活,卻有些淒涼,由於他早年參軍,是起義人員,未戴帽子,在那個年代不被人們所認可。他回家後只能做苦工才能勉強餬口,娶妻成家就更不用說了。

25歲川軍士兵出征前,老父贈送“死字旗”: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王建堂

改革開放後,歷史還了王建堂一個清白,他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1992年,80歲的王建堂因病去世。民族英雄成為他新的標籤,遺憾的是,那面沾滿鮮血的“死字旗”在戰場中丟失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博物館內的“死字旗”是根據王建堂的記憶做出來的複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