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就长泰县来说,人口超20万,隶属于漳州市。长泰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首先,长泰县为(古属漳州府长泰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在地理位置上,长泰县地处九龙江口下游。介于北纬24°33′—24°54′,东经117°36′—117°57′之间。东连厦门,南邻漳州,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市安溪县。长泰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素有“闽南宝地”之称。就长泰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福建省长泰县一带属闽中郡。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今漳州市长泰县一带属冶县地。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设立侯官县,该地区属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长泰县一带属东吴的疆域。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设立建安郡,增设东安县,该地区属东安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设立晋安郡,隶属扬州,改东安县为晋安县,今长泰县一带属晋安县。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析晋安郡设立南安郡,隶属东扬州。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辖南安等郡,该地区属之。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长泰县一带属泉州南安县。大业二年(606年),改泉州为闽州,该地区属闽州南安县。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大业三年(607年),改闽州为建安郡,辖闽、建安、南安、龙溪等四县,今长泰县一带属建安郡南安县。唐朝贞观九年(635年),今长泰县一带属岭南道泉州(今福州)南安县。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南安县划出永丰、明盛、绥德、武德等四个乡,设立大同场,该地区属南安县大同场武德乡。乾符三年(876年),升为南安县武德场。文德元年(888年)武德场因避讳“文德”年号,改武胜场,后又改为武安场,隶泉州。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今长泰县一带属闽国泉州南安县。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素有“闽南宝地”之称

最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即南唐保大十三年,武安场改建为县,命名为长泰县。宋朝建立后,长泰县属泉州。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漳州为漳州路,长泰县属之。明朝和清朝时期,改漳州路为漳州府,长泰县属福建省漳州府。到了1914年,长泰县属福建省汀漳道。1928年,长泰县直属于福建省。如今,长泰县隶属于福建省地级漳州市。截至2018年底,素有“闽南宝地”之称的长泰县总面积达912.6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