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下水新船將超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28萬噸

1年下水新船將超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28萬噸

因為擁有一艘彈射航母,而且還是基本自主建造核動力的。配套的艦載機也是自己研發。還曾經在毫無還手能力的利比亞人頭頂上刷過所謂實戰的記錄,並且在本土萬里之外的亞太地區“巡航”過一番。因此法國海軍給人的印象似乎在一圈已經半荒廢的歐洲海軍中是個表現相對好一些異類。英法從來不分家,說起大英皇家海軍現狀,則不是新航母漏水,就是6艘盾艦全部趴窩在一個港口;或者當年縱橫世界的皇家海軍陸戰隊需要到法國海軍家裡借船才能完成海外登陸;300年的世界海軍霸主,到如今只有29艘在編水面艦艇。如此一通描述下來,給人的感覺似乎皇家海軍遠遠不如法國海軍。其實這種印象本身是不對的。實際上水面水下都算上,皇家海軍的現役總噸位還要大大超過法國海軍。皇家海軍現在已經有2艘6.5萬噸級的偏大型航母。

1年下水新船將超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28萬噸

而法國海軍還是隻有一艘4.2萬噸的典型中型航母。英國有6艘盾艦,而法國海軍只有2艘;英國現在在役的核潛艇似乎還有18艘或者19艘之多。雖然有些老艇已經不再擔負戰鬥任務,只在港口內長期當教練艇,但是畢竟還沒有正式退役被除名。而法國的核潛艇總數不到英國的餘頭。也就是說,現在看錶示綜合戰鬥力的海軍總噸位,其實英國皇家海軍是法國的1.5倍。但是法國海軍在全球海軍中,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位。戴高樂號航母給法國帶來了不錯的印象分。現在法國海軍把所有的航母、驅護艦、核潛艇和軍輔船都算上,大約在28萬噸上下。於是這個28萬噸,就成了目前國際海軍界,衡量其他國家海軍實力約定俗成的標準單位。比如除了前面說的英國皇家海軍是1.5個單位,意大利海軍就是0.7個單位。韓國海軍大約是0.6個單位。

土耳其海軍基本是0.5個單位;現在單看規模上的比較快的三哥海軍,基本接近1個單位。總規模比較大的日本海自是1.8個單位;俄羅斯海軍名義上還有大約3個單位,實際上真實實力最多和大英海軍看齊,也就是1.5個單位。因為俄羅斯已經不能動的水面大艦和舊潛艇佔編制太多。全球最強的美國海軍,則高達12個單位!可見實力仍然是鶴立雞群、遙遙領先。那麼問題也就來了。這就是誰誰家的海軍,現在到底是幾個實力單位呢?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因為誰誰家的海軍實力增長的實在是太快,甚至到了上半年統計和下半年統計數字就大相徑庭的程度。別的先不說。就是今年新下水的總噸位,都有很大的概率超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28萬噸,也就是一年就要下水一個單位。這在二戰後的七十多年在全球也是少見的。美國海軍二戰後曾經創造一年下水6艘神盾艦艇的前全球最高記錄。這個記錄已經在2018年被追平,也就是當年誰誰家也下水了6艘神盾。

1年下水新船將超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28萬噸

而今年全年大概率會下水高達9艘大盾,僅僅這一項合計噸位就超過了9萬噸。而大概率還會下水2艘中平板,這就又是8萬多噸;還有大小黑魚、輕護和各種各樣的軍輔船,所以說輕輕鬆鬆一年新下水一個海軍單位。而從明年開始,恐怕是每年一個單位都打不住了。瀚海狼山要說:看這世界紛紛擾擾,其實最終還是硬實力說話。任憑風吹浪打,只當閒庭信步;管你花樣百出,我只低頭磨D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