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漠苦祥


狀元,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求取功名的終極目標,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狀元者,又稱“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榮譽,那麼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呢?


要想高中狀元,難度係數絲毫不亞於“過五關斬六將”,全國無數的讀書人,要經過童試、府試,會試最後到殿試,多達十幾二十萬的讀書人在爭搶這份榮耀,其過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從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髮老翁。狀元之路漫漫長,猶如蜀道之難。



“狀元”這個稱謂,一直到明清時期才確定下來,在這之前狀元也叫“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也叫狀元。經過了鄉試,省試的層層選拔,最後成功突圍進京參加殿試的這些人已是鳳毛麟角,可謂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殿試,是由皇帝親自出題,大臣監考,決出殿試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成為狀元,就等於拿到了功名利祿的入場券,從此以後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所謂“學而優則仕”,古代大部分的讀書人,其實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取功名,登堂入室成為高人一等的官宦人家。


要想進擊狀元之路,其過程既漫長又艱辛。需要先經過童試(縣級)、府試(州級)、院試(省級),在院試脫穎而出者,才有資格進京趕考,然後再經過一輪殘酷的會試,勝出者才能參加最為重要的殿試。



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因其常在秋天考試,故又稱為“秋闈科考”,大體上相當於我們今天各省的自主高考。考上了,就叫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考試合格者,就叫做貢士或貢生,貢士的人數有著嚴格的控制,名額少到一屆只有300名左右,“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競爭有多激烈。貢士雖然不如進士,但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只是這個功名,他們還需要參加殿試這一場終極考試來獲得。



殿試的考試地點在京城皇宮的太和殿,也叫御前考試,考場戒備森嚴,一般很難作弊,監考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員。經過前幾輪殘酷的淘汰考試,能夠躋身最高殿堂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只需在殿試正常發揮,一般都能獲得進士功名。當然了,大家最想獲得的,自然就是狀元這一最高榮譽。殿試也是要排坐次的,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總稱“鼎甲”。取得進士資格後,大部分的進士都可以由吏部安排做官,算是正式准入了官場。

古代的狀元還分文狀元、武狀元。文狀元用的是腦,武狀元則是腦手並用。經過上文陳述,我們知道了古代科舉考試的流程,其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是,採用八股文的科舉考試畢竟和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是有巨大區別的,二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如果非要與之對應,或許狀元和過去我們的全國高考“狀元”相類似。但是以狀元飽讀詩書,實際水平應該類同於我們今天的博士,榜眼類同於我們今天的碩士,探花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學士。


大國布衣


溥儀在退位之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戶口時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這個初中和咱們現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樣,畢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現在大概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吧。溥儀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樣整日以考取功名為目標實屬難得,既然一個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狀元的含金量,著實會更高。

科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到了明清時期各項體系都很成熟了。童試即童生試對應到現在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你要想往上爬,無論年齡多大,都得先參加童試,所以有時間我們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個老大爺一起考試也能理解其中的緣由了。那麼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學區房的問題了,你得參加中考,按成績上學校,所以考上重點高中,你算當上了秀才。

秀才參加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通過的便是舉人,想當年范進就是如此,鄉試考中的舉人就有就機會當縣令、縣丞等小官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接著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老范進又中了),放在現代,這就是大學生的水平了。

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狀元並不能與學歷來淪為一談,狀元更多意義代表著考試成績,畢竟僅此一人億分之一的概率。你說他是碩士學歷也可以,說博士或者是博士後也沒問題。


邏輯文史游


中國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狀元,是非常困難的,程度不壓於獲得博士後稱謂。

我們來看看:

古代科學考試分為六等,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第一,凡是讀書的人,自動被人稱為童生,童生就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前半段。

第二,縣試、府試、院試三級差別不大,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成績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這一階段,就可以當開私塾,教書育人了。

這個相當於全市中考。

第三,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連考三天。考中者,就是舉人了。考中舉人,就能夠當官作老爺了。不過都是縣長以下(不含縣長)的職位。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第四,會試。全國性的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考中者,就是貢士了。貢士就了不得了,起碼一放官,就是副縣長、縣長級別。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考。

第五,殿試。會試考中者,一月後可參加殿試。考中者,統稱進士。但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異,只是稱謂不同。

進士就不得了了,以後幾乎個個是朝廷重臣。

這個相當於研究生畢業考試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後了。

古代說,寒窗十年苦讀,一朝考中,說的是中舉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後邊,還得六年,才有機會中狀元,十六年,那得多幸運。因此,最終中進士的,五六十歲的人,幾乎佔一半。

所以,古時候的科舉,比現在考試,艱難太多了。


董江波


要問中國古代狀元相當於什麼學歷,要看看中國古代讀書人的金字塔結構。

這裡先駁斥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童生=小學生,秀才=初中生,舉人=高中生,進士=大學生。這麼一算,狀元就是現在的高考全國狀元,也沒什麼了不起。實際上,這個對比拿到建國初期可能還比較合理,那時候讀書人金貴。放到21世紀絕對是大大低估古代科舉知識分子的能量了。


先說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門的讀書人,不限名額。但是古代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並非人人可行。而現代我國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初中畢業。所以,古代的童生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學生水平。


再說秀才。古代的秀才擁有很多特權。經濟上,一個秀才可以免除家裡3個人的勞役,還能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的糧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責,進衙門可以和縣太爺拱手。這在縣令百里侯,破家縣令滅門府尹的年代是極為厲害的。所以,秀才至少相當於985碩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舉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舉人理論上如果不繼續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報道做官的。雖然是從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舉人至少也相當於現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進士是三年錄取三百個,所有進士都能直接被皇帝面試。進士中水平差的會被安排當縣令,水平高的進入翰林院,直接奔著中央領導培訓。所以,進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當於中央黨校高才班的級別,這已經不是“學歷”能夠涵蓋的了。

當然,進士中的狀元,其實未必比其他一甲二甲進士要牛多少。比如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是李春芳,他曾經擔任過內閣首輔。但他的同學二甲十二名張居正顯然成就比他大得多。


巴山夜雨涮鍋


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這個怎麼比呢?狀元相當於政府官員的招聘考試中的第一名。做什麼官,還不一定,但肯定有官做。至於說什麼學歷,四書五經爛熟於心,再加上藝能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再加上智、仁、聖、義、忠、和,六德的培養,再加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的教育。六德六行六藝完成,然後開始四書五經的認識和見解闡述學習。應用四書五經的儒家思想,實施安邦濟世的思想報負。如此算來,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博士研究生畢業考試第一名。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狀元638名狀元,武狀元148名。包括了五代十國,遼,金等在內。歷時千年之久。在這些狀元中,做到宰相的有四十五人,其它狀元的官職都小不了。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用他的學歷來和現在比較會有較為接近的學歷對比。他中狀元以後,進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朋友,自己動手去查詢一下日本的這個大學是所何種等級的院校,就會更清楚的知道狀元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學歷。


子衿書法


武狀元一般都授6品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之類的官職級別不高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營長或副團吧。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武科舉出名的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但是考中之後也只是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宋代考中武舉的按照考試成績,優等的直接送樞密院試用為低級武官;其餘的按成績進入武學上舍、或外舍學習。武學講授“諸家兵法”以及“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3年。畢業考試及格後授予初級武官官職。 南宋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準備將。 但是在當時重文抑武的風氣下,很多人只是為謀一當官出身而已,考取後不願從軍,即使是武狀元,也並不一定擔任軍職,比如1235年武狀元朱熠,起家是“閣門舍人,差知沅州”,擔任了地方行政官,後來以擔任監察御史敢於彈劾權臣而聞名。

明朝武科起先沒有殿試,因此沒有武狀元之稱,不過有很多名人出身武舉比如戚繼光、俞大猷甚至還有吳三桂。 到崇禎朝設立狀元名稱,授予副總兵職位。一般都是外放。 清初明確,一甲進士或授副將、參將、遊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以後武狀元授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不過就清朝制度而言,規定武科舉出身的軍官只是“雜途”出身,升遷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軍官順利。


館長先生


狀元和學歷沒有關係。

如果非要類比的話,狀元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而且是全國最高分。

中國古代教育,沒有學歷的明確概念。只有學術水平的高低。


就算一天學沒上過,在家裡自學成才,只要能考上功名,那就是有水平。

中國古代的學生的學習層次只有兩種,一個小學,一個大學。小學8歲入學,主要學習識文斷句。這是基礎。大學一般15歲左右入學,學習儒家經典的奧義。這就很高深了

自學成才的,沒人指點,很難學的通。所以大部分人還是去私塾、公學、書院等學習,經過名師的指點,才能學業有成。

我國曆朝歷代都很重視教育,推行教化,地方上都設置“學政”,主管一個地方的教育。

條件好的地區會建立公學,有錢的大戶人家會建立私塾。

此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書院,比如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等等。這些書院就像現在的名牌學校一樣。是古代的高考工廠。

學業有成以後,就能參加科舉考試了。這個科舉考試對年齡似乎沒有明確的限制。

只要有才學,年紀小也沒關係。只要還能動,年紀大也沒關係。一視同仁,都能參加,這很好。


但是科舉之路,非常艱難。以明朝科舉為例,考生要連過四關。考生要先參加童生試,考中了叫秀才;再參加鄉試,考中了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員;再參加會試,考中了叫貢生,第一名叫會員;殿試考中了叫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

如果三級考試都一次通過並且都是第一名,叫做連中三元。說實話,比中五百萬難多了。

所以說,狀元和學歷沒什麼關係。但是狀元的學術水平,之少是博士後+學科帶頭人。


上將噯福斯


狀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非常尊貴的稱呼,因為它代表的是能夠在科舉考試中,高中第一名的人物。想一想吧,每次考試全國那麼多人才,能夠在其中考中第一名,那可是相當了不得的。

因為古代不像現在有這種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所以拿古代的狀元來對照現代的學位體系,似乎不是那麼正確。但是在古代考中狀元,絕對比在現在讀到博士要難得多。現在高考中經常提到某某省或者是某某市的高考狀元,但那事實上遠遠無法同科舉考試裡面的狀元相提並論。因為一個市的第一名拿到全國的話,根本就算不了什麼,一個省的第一名在古代有專門的稱呼叫解元,而狀元卻是在所有省中考出來的第一名,自然無法同日而語。

在我們現在人看來,高考的時候能夠考上清華北大,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才了。因為一個省就那麼幾十個到一百個左右而以,而每年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大約加起來應該有將近萬人左右。即使是這樣,考清華北大的難度,都是無比的巨大,往往一個縣都考不上一個。而古代每次科舉考試錄取的進士人數就廖廖幾百人而已,而且古代的科舉考試並不是每年都有,一般是三年一次,可見考中進士比考清華北大難多了。

古代每次科舉考試,只有第一名才能夠被稱為狀元,所以這個能夠考中第一名的,他的學問應該是相當了不得的。以他的水平,放到今天,讀個博士實在是綽綽有餘。事實上古代的科舉考試前幾名一般都進了翰林院,以學術水平來講,翰林院上的那些人基本上就可以相當於今天的院士了。

所謂學而優則仕,一般能夠進入翰林院的人都是拔尖的人才。他們在裡面呆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外放當地方上的大官。如果官運亨通的話,說不定能夠當到當朝一品大員。

總之,古代的狀元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的水平放到今天,絕對不是普通的博士能夠相比,也許說狀元相當於今天的院士水平有點過了,但是也差不多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古代狀元,即是當年科舉考試全國第一名。

現代教育考試不同於古代。在一個學年度,一般不會選出一個全國第一來。

現代最高學歷是本科畢業。最高學位是博士。

每年的本科畢業人數成千上萬。獲得博士學位的也決不止一人二人。

公務員考試涵蓋了學歷和學位。但公務員考試,也難以確定全國第一名。

所以,只能結合上述分析,介定狀元是當年基於本科畢業,並獲取博士學位的最優秀者。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古代科舉考試,狀元就相當於是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直接可以入朝當官,從此改變命運。現代我們會把高考第一名叫做狀元,但古代的狀元肯定不只是大學學歷,如果做一個對比的話狀元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學歷呢?在古代,全國書生都會以考取狀元為目標,寒窗苦讀就為了能夠光宗耀祖,實現人生的逆襲之路。高考也是多出家庭改變命運的方式,而且也被稱為是最公平的方式,因為只看你的分數,不會管其他方面。只是古人的選擇除了讀書還有很多,而現代似乎是把讀書當做唯一出路,不管你以後做什麼都需要先把書讀好。從這點來看古代行行能夠出狀元,現代的狀元只有一行了。

唐高宗李治發明了科舉制度,唐宋元明清也一直有延續這個制度。一般來說科舉是三年舉辦一次,不像我們高考年年都有,而且是全國統一卷。考生的題目以文科為主,基本上都是看寫作水平,當然從難度上來說,比我們寫作文要難上太多了。其實只有通過殿試取得第一成績的才能被稱為狀元,殿試是科舉考試最高一段,由皇帝親自選定。所以這個含金量才是最高的,不過後來有些朝代進行了改進,不一定是由皇帝親自選了。

其實古代考試也分很多級別,有童子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很顯然殿試不等於高考,而是高於高考。應該是能達到博士生或者超越博士的水平,畢竟是從全國最有文采的人裡選出部分參加殿試,還由皇帝親自選拔。這種級別和分量的考試,也只有在古代才能實現了,這都不是什麼名牌大學能夠比擬的。當然現代規則同古代不一樣,我們最好的學生也都是在大學裡,但規格和影響力不同。

每位狀元基本上都會被天下人所熟知,而且直接從六品管開始做起,晉升的渠道和工作內容也都和其他官員不同。這也是跟現代最大的不同,可能現代的博士生沒幾個是為了當官才去讀博士,首先理想上的選擇就不同。但古人也沒其他的選擇,社會風氣就是這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權利在他們心中才是最值得嚮往的東西。狀元都是一群有真才實學的人,他們也能幫助一個國家更進一步。要是遇到人才,也是當朝皇帝的幸事,起碼能多一股新鮮的血液,喚起朝中的活力。

其實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爭取把握住每個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科舉和高考雖然已經大不相同,但其中的意義還是一樣的,不管做什麼都需要通過學習來進步和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