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很可能在濱州最早建國立都

張卡

齊國很可能在濱州最早建國立都

寨卞遺址全景

齊國很可能在濱州最早建國立都

考古發掘出的寨卞遺址城牆遺存

齊國很可能在濱州最早建國立都

當地政府在寨卞遺址立的蒲姑城遺址碑

雄踞東方的齊國,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國。它的都城臨淄以經濟繁榮、文教發達而著稱於世。但定都臨淄,是距周初始封200多年之後、齊獻公時候的事了。齊獻公是齊國的第七代國君,距離齊國建國已有200多年。這200多年的齊國史撲朔迷離。始封地與早期都城在哪兒,文化面貌和禮樂制度如何,都是霧裡看花,史書上記載的也都語焉不詳。

近幾年,許多學者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圍繞尋找齊國早期都城的課題做了大量的工作。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開展,再結合史書文獻上的蛛絲馬跡,很多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齊國早期都城營丘和薄姑故城很可能位於今小清河下游的濱州一帶,濱州很有可能就是齊國最早建國立都的地方。

文獻記載表明,齊國早期都城與薄姑有著千絲萬縷聯繫

對於齊國早期都城的尋找,這些年一直沒有間斷過,其說法也有多種,如高青陳莊說、博興說、臨淄說等,但都沒有明確的考古發現和證明。根據《史記》等文獻記載,齊國前七世從戰爭到穩定建國的200多年間曾二徙其都,先是立國營丘,後又遷都薄姑城,二者皆在薄姑境內。到了齊獻公時,齊國內亂,其都城才開始由西北的古濟水下游的薄姑一帶遷往東南的淄河西岸的臨淄。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胡公徒都薄姑,而當週夷王之時。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徒薄姑都,治臨菑。”

《史記·齊太公世家》亦記載:“胡公徙都蒲姑,而當週夷王之時。”大約公元前9世紀初,姜太公呂尚五傳至齊哀公,齊哀公得罪了紀侯,紀侯便向周夷王進讒告狀。周夷王三年(前883),夷王聽信饞言,將齊哀公在鼎中處以烹刑,並立哀公異母弟姜靜為胡公,是齊國第六代國君。

齊胡公(?—前860),名姜靜,諡胡,姜太公五世孫,但他不為齊人所擁護,所以胡公只好將都城由營丘遷往薄姑城,薄姑故城由此成為齊國國都達24年。周厲王十九年(前860),齊哀公的同母少弟姜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將其殺死在博興南部的貝水。隨後,姜山自立為齊獻公。獻公即位的第一年,便將胡公的兒子全部放逐,都城則遷至臨淄。齊國以臨淄為都城便由此開始。

《毛詩·烝民》則記載:“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四牡騤騤,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東方,齊也。古者諸侯之居逼隘,則王者遷其邑而定其居,蓋去薄姑而遷於臨菑也。”雖然未提到營丘,但明確提到齊早期都城也是由薄姑遷往臨淄。時間是在西周晚期周宣王時,遷都原因是齊國都城薄姑城位置狹隘、偏僻,而遷往地勢條件更好的臨淄。

《史記·貨殖列傳》也提到:“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漢書·地理志》亦說:“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輳。”《鹽鐵論·輕重》也描述:“昔太公封於營丘,闢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於是通利末之道,極女工之巧。”這幾條也說明齊國早期都城所在地理位置相對較為狹隘,這與《毛詩》的記載是相吻合的。

以上文獻記載,都說明齊國早期都城與薄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由薄姑遷往臨淄的原因一是齊國內亂,二是因為薄姑地理位置近海狹隘,地鹼人少。但不論哪條原因,要想找到齊國早期都城所在,似乎都要先弄明白薄姑的地望。

寨卞或賢城遺址,或是齊胡公所遷的薄姑城

薄姑國在哪,薄姑國故城又在哪,這對尋找齊國早期都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齊地沿革時說:“昔鷞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蒲姑即薄姑,這與《史記》和《毛詩》之中的記載是能吻合起來的,這也為尋找薄姑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薄姑本是商在東方的與國,周初武庚叛亂後,薄姑與徐、奄等東方國家起兵響應。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後又繼續東征,薄姑等國被相繼平定,而作為反叛主力的薄姑則落了個滅國、毀社、遷君、徙民的下場。

李白鳳在《東夷雜考·蒲姑熊盈考》中這樣描述薄姑:“我國古代典籍中消滅得幾乎無蹤無影的這一個部落氏族,有著比其他各氏族消滅得更徹底的感覺;它是最為古老的古代氏族之一,又是文化相當發達的氏族之一。”西周王朝“首先滅蒲姑於博興一帶”,“蒲姑族的痕跡幾乎就要被周人從歷史中完全抹掉。”這造成了史書記載薄姑的內容非常之少,又進而造成了現在尋找薄姑城的困難。

幸運的是,1927年,陝西寶雞出土了一尊青銅鼎——《豐白鼎》,鼎上面有35個銘文,其中有“隹(唯)周公於徵伐東屍(夷)、豐白(伯)、尃古(薄姑),鹹□(災)。”即記載了薄姑國滅亡的史實。陳夢家先生將此鼎稱為“周公徵東方鼎”。

關於薄姑國都具體在今何處,一直沒有定論。但大部分史籍如《水經注》《路史》《括地誌》《地理志》《山東通志》都認為是在博興一帶,甚至認為就是現在的博興寨卞遺址。也有人認為薄姑故城當為博興北部的賢城遺址。很多學者認為,周王滅掉位於現在山東南部的奄後,將其國君遷到了今天山東北部的博興賢城,從而認為現在的博興賢城就是薄姑城所在地。

通過以上的眾多文獻可以知道,薄姑故城位於今博興寨卞遺址或賢城遺址的可能性較大。近年來的考古調查和勘探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一觀點。寨卞遺址位於博興縣寨郝鎮寨卞村北1公里處,南臨小清河,北瀕溢洪堤。遺址於1976年發現,1982年、1987年曾對遺址進行了調查、鑽探。2002年10~12月,為尋找齊國早期都城,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博興縣博物館再次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發掘工作。此次工作首先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和勘探,在發現城牆後進行了勘探、試掘。

經勘探發現,該遺址有夯築和堆築的城牆牆體,城址大體呈方形,東西長約380米,南北約350米,南、北牆中部各有一缺口,下部發現有路土,可能為城門所在,西牆沒有發現城門痕跡。城牆分早晚兩大期,晚期城牆疊壓春秋時期的灰坑和墓葬,年代屬於戰國時期。早期牆體只在東牆北部和北牆東部,被春秋早期的墓葬和遺蹟打破和疊壓,其下又疊壓商代文化層,牆體內的包含物也屬於晚商時期。早期牆體的相對年代上限不早於商代晚期,下限不晚於春秋早期。另在城址西北部發現一面積約10餘萬平方米的商周時期遺址。2008年10月-12月,為配合南水北調東線調水工程,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證明該遺址在商周時期已經存在。現在,寨卞遺址南部尚存一土丘,民間傳為“舊城子”。1970年村民修挖溢洪河時,曾發現過墓葬,出土了殷墟三期的青銅鼎、爵和一批青銅鏃,顯示該聚落的等級較高,應是該區域的中心聚落之一。

賢城遺址位於博興縣城東街道賢城村西,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2米。1987年、2002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了調查勘探,探得東西、南北城牆各長約1000米,城牆基厚20米左右。

寨卞或者賢城到底是不是,或者哪一個是齊胡公所遷的薄姑城,現在還難以確定,需要以後進一步開展工作。兩個遺址不僅規模大,級別高,而且正好處於古濟水(今小清河)下游一帶,古濟水下游又很可能就是齊國最早建國的地方,寨卞和賢城的意義就更顯得不一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