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說起“大塘騎樓”,也許許多人不知道;但提到“汕尾騎樓”,大多數人都會知道。“大塘騎樓”是海陸豐地區村莊中絕無僅有的的“民國街”,在民國時期,它以南洋“騎樓風格”同汕尾二、三馬路西歐“騎樓風格” 齊名,聞名遐邇。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大塘騎樓”座落在陸豐市橋衝鎮大塘村內墟仔街的兩旁,是昔日大塘墟的主要商業街。據介紹,清道光初年,大塘墟只有幾間簡陋攤點,至光緒初年逐漸擴充到小店、小舖二十多間,是當地的商貿及貨物的集散地。民國甲子年(1924年),出生於大塘村的華僑鉅子、馬來西亞檳城實業家盧文儀回大塘村,斥出巨資,歷時五年,仿照馬來西亞吉打州魯乃大街商鋪的樣式,建造了規格統一、佔地約100畝的一條街的“上樓下廊”二層騎樓商鋪,共計72間。騎樓一條街商鋪形成後,促進了大塘墟的商貿發展。在鼎盛時期,這裡商業繁榮,有三家當鋪,商賈雲集,還跟馬來西亞有直接商貿往來。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初夏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隨“汕尾文化之旅——陸豐行”採風團走進橋衝鎮大塘村大塘村。當我們徜徉於大塘墟仔街時,腳下石板留刻著歲月流逝的痕跡,一種昔日“繁華事散逐香塵”的滄桑感油然而生,任人來人往,散發著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悠長的街道幽靜又悶熱,了無當年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商業繁榮的景觀,百年古建築群靜靜地站在街道的兩旁,當作商鋪的騎樓都成了村民居房,“黃髮垂髫”在騎樓家門口怡然自樂。望著默然無聲的騎樓破舊斑斕的老牆壁及走廊水泥柱,不禁想起南宋範大成的詞句:“泥泥裂紋無氣”, “仍帶面塵顏色”,騎樓上有形狀各異的當年繪製圖案,如八仙過海圖,梅花鹿、石榴、牡丹花、蘭花及青花瓷等等,美觀精巧,透現著昔日騎樓富麗堂皇的氣派。一位居住在騎樓的83歲老人介紹,如果騎樓不在破“四舊”運動時遭到破壞,牆壁上浮雕是很美麗的。原來各家商號也被塗抹掉了,當年木製的窗欞與百合窗頁已大都更換了不鏽鋼窗框,全街只剩下殘缺不全的兩扇窗頁。聽了老人的話,竟使我生出一種莫名的傷感,好似眼前騎樓就是那些結著愁怨的一朵朵的丁香,渴望重新綻放初開的鮮豔。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反觀汕尾二、三馬路騎樓,經過一百風雨洗禮,雖然蒼老了容貌,甚至騎樓的走廊通道大多被商店佔用擺放商品,有的還被磚頭壘徹為自家店鋪,但依然店鋪林立,商業繁榮,仍然是人們逛街購物的商業街坊。駐足於“大塘騎樓”底下,一陣微風帶著騎樓的寂寞從我身後吹過,讓我不禁憂慮和喟嘆,先人建造的這麼美好的騎樓景觀,若不搶救保護,會隨著隨著歲月的流逝,躲藏進歷史的書本,成為後人翻看的一頁“書籤”!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流連於大塘墟長長的古石道,騎樓人家的清歌嫋嫋飄來,穿行在思緒中的多了一份激活的情感,一種輕微似乎還有些神秘的跫音向我由遠而近地靠近,瀰漫,大塘村清代兵部主事盧恩的“一壺清酒滿腔意,半榻高風萬古心”的詩句在我心裡悄悄彈吟,讓我的心變得輕盈、空幻又搖曳著渴望。一位小男孩站在騎樓的一家門口探出頭來,向我扮了一個笑臉,讓我恍惚間衍生出一個驚喜,在走過大塘墟的大塘人群中,能碰見一個盧文儀這樣的大塘人,給騎樓許下一個再生的約定。

汕尾海陸豐人文地理—橋衝大塘騎樓

走出大塘墟,石路古樸無聲,騎樓滄桑不語。一縷粘貼著騎樓歷史的風從我的衣袖繞過,我依依不捨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留下了幾行淡淡的傷感的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