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Fitbit無意硬碰蘋果三星,谷歌為智能手錶準備下一場戰爭

作者|蔣傑升

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時間剛剛跨入11月的門檻,谷歌隨即宣佈將以21億美元收購可穿戴公司Fitbit。這是谷歌繼2014年1月宣佈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溫控器製造商Nest之後的第二大智能硬件收購案。

於是,業界的各種猜測也由此泛起,較為集中的猜測偏重於兩個方面:其一,谷歌為什麼巨資收購Fitbit;其二,谷歌智能手錶日後能硬碰蘋果Watch麼。

因此,只要分析三個問題可能即有答案,這分別是:谷歌收購Fitbit不是為了什麼?谷歌收購Fitbit只能為了什麼?谷歌收購Fitbit晚了麼?

2015年之後,當眾多智能手錶OEM廠商陸續逃離了Wear OS平臺,幾乎可以肯定的說,谷歌收購Fitbit並非為了再造或者重振Wear OS生態,這於谷歌而言是一件非常勉為其難的事。

收購Fitbit無意硬碰蘋果三星,谷歌為智能手錶準備下一場戰爭

不過,從谷歌整個智能硬件發展史上看,比如,2010年推出旗下自有手機Nexus One,又比如2014年宣佈收購智能溫控器製造商Nest,還比如2016年發佈智能音箱Google Home,谷歌此舉意在打造一個新型的全場景入口級硬件——即以IOT"物"連接為基礎並以全場景"快"應用為特徵的下一代智能手錶。

除此之外的猜測,都不足以合理解釋谷歌對Fitbit的巨資收購姿勢。

當下的蘋果Watch雖然拿下48%的全球市場份額,但即便是它的Watch LTE版本,依然只是一塊能獨立通訊的智能手錶,既與"物"連接沒關係,也淡不上多少一觸即發的"快"應用。因此,蘋果Watch在IOT盤面上的分量無足輕重。

當IOT時代撲面而來,智能手錶從單一的手機連接轉向眾多的"物"連接、由通訊輔助、運動追蹤、健康監測等移動場景走向全場景,這是無可逆轉的大局,而這個時間窗口恰好就這麼敞開著,所有的玩家事實上也都沒有完全準備好。

因此,此番巨資收購Fitbit並準備背水一戰的谷歌來的也還不算晚,而至於說這一願景能實現的怎樣或者說谷歌能夠玩出怎樣的聲響那是另一回事。

再造Wear OS生態,NO

11月1日,谷歌宣佈將以21億美元巨資收購可穿戴公司Fitbit。

在解釋谷歌本次收購動機時,外界的第一種推測認為,谷歌此舉旨在為了Fitbit手錶的2800萬用戶及其對應的使用數據。甚至有報道稱,英國工黨致信英國競爭監管機構,呼籲阻止這場收購。

但凡涉及智能硬件的收購,一併打包帶走用戶和數據通常都是應有之義,就像谷歌今年1月以4000萬美元收購Fossil相關技術,同樣也帶走了用戶數據。

因此,谷歌旨在為了區區2800萬用戶和數據,肯定是無稽之談或無妄猜測。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谷歌此舉是為了更好的發展Wear OS麼?

毫無疑問,國內一些智能手錶玩家和國外那些被列在Others統計項的智能手錶玩家仍將選擇開源的Wear OS。因此,Wear OS仍將繼續迭代,但與收購Fitbit手錶沒有直接關係。沒有這筆收購或者說這筆收購最後沒能成功,Fossil仍將可以充當Wear OS手錶的谷歌半官方代表。

收購Fitbit無意硬碰蘋果三星,谷歌為智能手錶準備下一場戰爭

那麼,谷歌旨在通過收購Fitbit重振Wear OS生態麼?

Wear OS(前馬甲Android Wear)自2014年6月發佈之後不到一年時間,最早的那批玩家隨即出現從Wear OS平臺逃離的傾向。這其中包括LG、華碩、摩托羅拉等,三星、華為雖然從未宣佈逃離,但"用腳投票"顯示了逃離事實。

另外,市調機構NPD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度Wear OS在美國智能手錶的市場份額僅為10%,在美國之外的全球市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可以說,Wear OS在智能手錶陣營的影響遠遠不如Android TV在智能電視陣營的影響。

而當蘋果、三星等現已收走了智能手錶的絕大部分全球市場份額,一些此前逃離了Wear OS平臺的智能手錶玩家也玩不下去了,同時也直接退出智能手錶這個行當,谷歌將其重新拉回來的可能性忽略不計。因此,除了Fitbit、小米之外,Wear OS平臺幾乎沒啥可指望的。

因此,即便從谷歌的角度來看,收購Fitbit也絕非為了再造Wear OS生態。

只為了下一塊智能手錶

既然排除了"不是為了什麼",那麼"只是為了什麼"就容易浮出水面了。

顯而易見,谷歌首先是為了這一塊手錶,即Fitbit。而Fitbit,不僅意味著2800萬用戶基數,同時意味著智能手錶全球市場第三的排名(根據市場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報告),關鍵意味著Fitbit的運動跟蹤技術,這就像GARMIN佳明的導航技術一樣。

而運動跟蹤技術恰恰是谷歌Wear OS所欠缺的,它此前採用的方案則是與Android Wear一同發佈的Google Fit(健康追蹤應用開發平臺)。

2018年3月,Android Wear首發4年之後谷歌宣佈將其更名為Wear OS。在過去的5年當中,包括Android Wear在內,Wear OS已作了4次大的升級。撇下續航時間不說,但系統加載速度慢的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那麼,這一次谷歌將Fitbit收編到自己的旗下,一個比Fossil規模更大的終端平臺有了,過往被頻繁吐槽的Google Fit也有望被Fitbit追蹤技術接替,那麼,谷歌既往在Wear OS心不在焉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了,意思是谷歌藉此重金打造一個更有創新意味的Wear OS出來,這大概是可以期待的。

收購Fitbit無意硬碰蘋果三星,谷歌為智能手錶準備下一場戰爭

所以,在宣佈收購Fitbit時,谷歌官方稱這是"一個向Wear OS進行更多投資並向市場推出google製造的可穿戴設備的機會。"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問題來了,如果谷歌只是為了做一塊操作系統不同但功能就像蘋果或者三星那樣的智能手錶,肯定地說,谷歌既硬碰不了蘋果、三星,接下來更不是華為的對手。既然格局已被鎖定,谷歌也犯不著逆流而上,更不會傻出一個新高度。

因此,"這一塊"智能手錶絕不是谷歌的目標,只有下一代智能手錶才是。

放在互物皆互聯、場景皆智能的IOT時代來看,下一代智能手錶必須是脫離手機周邊陣營,以全場景的"物"連接為基礎,以全場景的"快"應用為特徵。前者意味著連接超出了過往的手機邊界,"快"應用意味著只需"一觸即發"、"一晃而過"而戰略性捨棄適合在手機、PC、平板、電視上的深度交互&沉浸體驗。

重倉Fitbit這就晚了麼

如果將被收購方Fitbit和收購方谷歌重新擱到IOT盤面上來權衡,那麼雙方的考量也就異常清晰了。

對Fitbit來說,它只是單一的穿戴設備玩家,唯一的出路只有沿著這一代智能手錶(輔助通訊、運動追蹤、健康監測)硬著頭皮玩下去,相應的代價就是不斷被壓縮的市場份額。而如果試圖玩脫離手機周邊陣營,加持"物"連接和"快"應用的下一代設備,它這種體量幾乎找不到"物"連接和"快"應用的支持方,這也是一盤死局。因此,它最好的結局就是在它還比較值錢的時候被收購。

然而,到了收購方谷歌這邊,它只要下決心去玩下一代智能手錶,非但不是一個死局,而且這個戰場還異常地開闊。

在IOT大盤上,谷歌既有手機、智能音箱、PC、平板,也有Wi-Fi路由器、Nest溫控器、Nest監測器等屬於谷歌自身的連接型智能硬件"全家桶",更牛掰的還有谷歌AI助手Assistant可控超過10 億臺(件)的超級智能產品家族。

就在外界不曾特別留意的時候,谷歌已於2018年5月將AI助手Assistant引入Wear OS平臺。翻譯一下就是Wear OS從此支持智能家居的語音控制,這是Wear OS系智能手錶邁出"物"連接的第一步——如果有"物"願意支持的話。

收購Fitbit無意硬碰蘋果三星,谷歌為智能手錶準備下一場戰爭

因此,谷歌收購Fitbit之後完全有打造下一代智能手錶的迫切需要,就像2016年首發智能音箱Home一樣。

那麼,擺在谷歌面前的另一個問題是,這是下一代智能手錶的窗口時間麼?

當然是,也必須是。當下,這個戰場幾乎空無一人,蘋果Watch儘管拿下48%的全球市場份額,但它與"物"連接沒關係,也淡不上多少一觸即發的"快"應用。因此,蘋果Watch在IOT盤面上的分量無足輕重。因此,蘋果、三星、華為日後同期推出下一代智能手錶,彼此也在同一個時間窗口,大家也都在準備中。

當然,推測谷歌在準備智能手錶的下一場戰爭,不等於谷歌就一定按照這一預期來打。但,反過來說,如果谷歌不打出這麼一"炮",能打出這麼一"炮"的玩家一抓一大把。前些天,小米首發的MI Watch就已經開了這麼一"炮"。

提示:我們不生產文字,只是高可信度的搬運工。互動交流請頭條私信或者加本人love9evol

聲明:世界上只有一個風吹物浪和它的原創出品,任何形式的摘編抄襲複製是風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違者,雖遠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