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林,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九牧世家

源於唐代,原屬晉安林氏一支。因當時林祿後代林披生有九子,分別擔任九州島刺史(又稱州牧),家世顯赫,形成望族,後人稱他們為“九牧林”。

刺史一官,源自於西漢武帝時期,為了監察地方,漢武帝將全國劃為十三個州,設刺史進行管轄。西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刺史為州牧。雖然唐朝雖然不再有州牧這個官職,但是民間有些人還是將刺史稱為牧。林披九子均是刺史,所以後人稱其為“九牧”。

“九牧林”世居福建莆田,從唐朝開基一直延續到今天,歷經了1200多年,世代分支,派衍閩、瓊、臺、浙、贛、湘、桂、川、黔、等省區以及東南亞各國,子孫繁衍海內外,後裔遍及五大洲。九牧林氏是當代林姓人數最多的分支,僅九牧六房林蘊的後裔人口就超過200萬。

九牧世家一般來講分為兩支,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唐九牧,另外還有宋九牧。我們這裡所講的九牧世家主要是指唐九牧。

唐九牧的由來

刺史一官,源自於西漢武帝時期,為了監察地方,漢武帝將全國劃為十三個州,設刺史進行管轄。西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刺史為州牧。雖然唐朝雖然不再有州牧這個官職,但是民間有些人還是將刺史稱為牧。林披九子均是刺史,所以後人稱其為“九牧”。

“九牧林”世居福建莆田,從唐朝開基一直延續到今天,歷經了1200多年,世代分支,派衍閩、瓊、臺、浙、贛、湘、桂、川、黔、等省區以及東南亞各國,子孫繁衍海內外,後裔遍及五大洲。九牧林氏是當代林姓人數最多的分支,僅九牧六房林蘊的後裔人口就超過200萬。

九牧林,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九牧世家一般來講分為兩支,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唐九牧,另外還有宋九牧。我們這裡所講的九牧世家主要是指唐九牧。

晉安林始祖林祿,傳至十六代孫林披,已是唐代玄宗年間(712—755年)。林披天生聰明,喜歡讀書,而且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十五歲時就能手抄六經百家子史千餘種,又擅長鍾繇、王羲之的書法。唐玄宗時,他年僅20歲就任建州將樂(今福建省將樂縣)縣令,後任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剌史、太子詹事(輔導太子)。林氏宗親點擊進入林氏總群

林披生有9個兒子,他們是: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蔇,皆成進士,分別擔任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橫州(今廣西橫縣)等九州刺史(也稱“州牧”)。一個家族裡一下子出了九位州官刺史,可說是創了歷史紀錄,是家族的無上光榮。故後世稱莆田林氏“莆田九牧,雙闕之榮”。 而潮汕林氏,也喜歡以“九牧世家”炫耀門庭,常把這四個字鐫刻於門額之上,以此表明自己出自“莆田九牧”派下。

九牧林,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唐.九牧列祖塋

唐九牧的代表——林藻和林蘊

九牧之中,無疑以林藻和林蘊為代表,兩人分別以文武著稱於世。而據現存史料和家譜記載,“九牧林”的後代傳人大部分也都是二房林藻和六房林蘊的後裔。

林藻,字緯乾,莆田人,生卒年不詳。其從小就有著非凡的抱負,聰穎好學,讀書萬卷。唐貞元七年(791年),林藻應試時,以《珠還合浦賦》一詩深受主考官的賞識,得進士及第,官至嶺南節度副使。林藻也成為了莆田首位進士,《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就稱:“莆田人登進士第,自藻始”。同時,林藻還非常擅長書法,其作品筆意蕭疏古淡,意韻深古,深得顏真卿神韻。其傳世作品《深慰帖》以顏體為主,融進諸家的韻味,瀟灑飄逸,神采飛揚。宋徽宗趙佶在《宣和書譜》裡給予其很高的評價:“有唐三百年,書者特盛,雖至經生輩,其落筆亦自可觀。蓋唐人書學,自太宗建弘文館為教養之地,一時習尚為盛,至後之學者,隨其所學而各有成就,如(林)藻之於智永是也。”

九牧林,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林藻之《深慰帖》

《深慰帖》為行草橫幅,整幅作品清秀舒展,氣韻貫通。

如果說林藻是以文采而聞名的話,那麼林蘊則是以“忠烈”之名而流傳於世。林蘊,字復夢,福建莆田人,林藻之弟,唐刺史林披的第六子。唐元和元年(806),林蘊任西川節度推官(推官,唐代開始設置,為節度使、觀察使之屬官)。西川節度使劉闢謀反,派劊子手持刀脅迫林蘊隨他反叛,林蘊毫無畏懼地叱罵:“死即死,我頸豈頑奴礪石耶?”劉見其大義凜然,終不敢殺。川亂平息之後,林蘊被提拔為邵州刺史。死後賜諡號“忠烈”。

宋九牧

林韜是唐九牧始祖林披的哥哥。其孫子林攢是唐朝出名的孝子,曾任福唐(今福建福清市)縣尉。

唐朝貞元元年(公元785),他的母親在莆田病重,他得知後,急忙從福唐趕回,未到家母親便去世。他悲痛欲絕,回家後扶屍痛哭,幾次昏死過去,四五天也不吃東西。母親下葬之後,他又在墓旁搭一座茅屋住下,親自搬運土塊、石頭,為母親的墓葬添土築石。

這樣過了一年多,都是如此。結果感動了蒼天和其他生靈,以至相傳有甘露三次降臨到墓旁的松柏上或其他附近地區,又相傳有白鳥兩次飛來。事情傳到朝廷,唐德宗專門下詔表彰他,並在宅第前立下雙闕,他的家族也免除了徭役。家鄉以此為榮,把他的家族稱為“義門”,所居地稱為“孝裡”,所在的林姓支派,稱為“闕下林”。

林氏族人一般奉林攢的父親林尊為闕下林的一世祖,支派繁衍成為望族,名人輩出。

到了宋朝,林攢的七世孫林杞官任知州,生了九個兒子都官至知州,故有“父子十知州”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