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汝州市區東北9公里的中嶽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後經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風穴志略》載,龍山陽側有大小二風穴洞,洞深數十里,天變時,洞內出風,猛不可擋,故名風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風穴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風穴寺與登封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剎”。

風穴寺總面積約50餘畝,現存主要建築有天王殿、中佛殿、懸鐘閣、藏經閣、七祖塔等。在中原四大名寺中保留下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築遺存,為中國建築史上留下厚重的實物資料,被古建專家譽為中國的古建博物院。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又因寺院坐落於嵩山南麓群峰之間的山坳裡,又名“千峰寺”,唐時又叫“香積寺”,經北魏、唐、宋、元、明、清,至今保存完好。196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是中國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卻不沿中軸線佈局,而是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周圍景觀星羅棋佈,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稱。更重要的是風穴寺保存了祖國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存唐至清歷代建築14O餘間;唐開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為全國現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懸鐘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鐘,重9999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鍾”;中佛殿為金代建築,為單簷歇山式,樑架結構科學嚴謹;漣漪亭是河南僅有的明代雙層六角亭;西面山坡上的上、下塔林是我國第三大塔林。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寺內現存有明代漢白玉石佛和緬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間石佛30餘尊、木雕佛像7尊。寺內碑碣林立,或記事、或題詠,楷、草、隸、篆風格迥異,存有唐代的尼陀羅咒、宋代的經幢、元代的塔銘。另外,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資源豐富,有喬木樹種槐、側柏、麻櫟、岫松等,獨具特色,十分誘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主要景點:風穴寺院、接聖橋、中佛殿、大雄寶殿、七祖塔、懸鐘閣、奎光塔等。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唐朝名臣、大書法家顏真卿石刻真跡

寺內碑碣林立,上自五代時後漢乾祐三年(950年)的《風穴千峰白雲禪院記》,下至宋、元、明、清碑刻,或記事,或賦詩,真、草、隸、篆,各體具備,其中不少是藝術珍品。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與少林寺相比,風穴寺歷代高僧多為學富五車的文豪,保留和傳承著儒、釋、道大量的精華內容,讓學者專家們流連忘返,自古就有“武少林、文風穴”的說法。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的完美呈現,距今1800年曆史的古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