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各自以什么闻名?

用户68886090


战国七雄能脱颖而出除了自身实力,自然也有其不俗之处。

齐国:稷下学宫

论军事,齐国不得不提,姜太公之后著名的战略家田穰苴是齐国人,写出《孙子兵法》的孙武是齐国人。在魏武卒依然强盛时,齐威王果断派遣孙膑与田忌两战,消灭魏武卒精锐,把魏国从小霸的状态打下来。

但是比起稷下学宫来说,这些都不足论。战国时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如果这个时代有一个缩影,那就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兴盛时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派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而先后汇集众多天下贤士,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鲁连子、驺子、荀子等都曾到稷下学宫。

这里可以不治而议,针对的都是当下的热点,还可以讲学收徒,这里不仅是齐王的智囊团,也是当时最繁荣的学术中心,比魏文侯时期的西河之学繁荣多少倍。

燕国:黄金台与老牌诸侯国

燕国,有点尴尬,也许是地理位置太靠北,大部分时间有点默默无闻。但是燕国确实战国时期最老牌的诸侯国,韩赵魏出自晋国,秦国源自周平王,齐国经历了田氏代齐,楚国分封也晚于燕国而且最初爵位也只是子爵。

燕国另一件著名的事莫过于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

燕昭王继位之前,燕国刚经历子之之乱,齐国破城,掳掠财富。在残垣断壁之上,燕昭王接过烂摊子。

为报仇雪恨,燕昭王受千金买骨的启发,筑黄金台招揽贤士,于是乐毅、剧辛、邹衍等天下贤士纷纷前往,燕国逐渐强盛,后由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破齐,一雪前耻。

可惜也是昙花一现,燕昭王时候,燕惠王继位中了田单反间计,齐国复国,燕国再次沦为末流。

直到荆轲刺秦,燕国才勉强有了点传奇。

韩国:天下强弓劲弩尽出于韩

韩国作为七雄中的末席之一,曾经有劲韩之名。

而其由来得以于韩国拥有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宜阳铁山。在青铜器与铁器交接的时代,拥有宜阳铁山的韩国有先进的冶铁技术,所以初期的韩国的弩与剑让其他国家羡慕又畏惧。

即便是令人生畏的秦弩,也是有韩弩的影响。

魏国:魏武卒以及变法黄埔军校

魏武卒的大名,无需多提。

在战国初期,吴起给魏国打造的重装士兵武卒,大杀四方,威名赫赫,魏秦阴晋一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卒五万人,破秦五十万众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魏武卒是战国初期精锐与彪悍的代表。

变法黄埔军校是老妖赠与魏国的称号。

战国七雄中率先展开变法的是魏国,领先一步的魏国迅速富强起来,吸引了各国人才到魏国。

而战国时期变法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或在魏国变法,或受魏国影响。为从魏国流失的治国人才更是枚不胜数。

赵国:胡刀骑士与赵酒

赵酒在《大秦帝国》中可是大名鼎鼎,那历史上确实如此么?《邯郸县志》记载:“酒务泉,在城西十里,水甘冽,昔赵王于此酿酒。”有了酒务泉的水,赵酒在战国时期被列入珍品。

当然赵国最有名的不是赵酒,而是赵武灵王之后的胡刀骑士。

赵国所在之地本就面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所以赵国边境军队的战斗力颇强,从赵国军队名将辈出可见一番。

但是赵国最强的战斗力还是在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北方众多胡人以及领地纳入赵国,赵国因此有了优良的产马地与骑兵。让赵国成为山东六国此后抗秦的顶梁柱。

楚国:楚文化与传统强国地位

楚国的强国地位是从春秋争霸时期就开始。

彼时还没有韩赵魏,而是晋国。在整个争霸活动中,齐桓公开了头,但是真正的主角是晋国与楚国,至于另外两大国,齐国与秦国分别于两国保持长期的友好以制衡。

楚国另外一点比较著名的当属楚国强烈的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特色,也因为如此才有了浪漫的楚辞。

还一个最典型的特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令尹,总览军政大权,而其他各国都是相。

秦国作为最后一统天下的国家,不用说了


妖鬼杂谈录


楚:以地域辽阔著名,三峡以东、五岭以北、泰山以南皆为楚国的地盘。



齐:以富有著称,右临大海,有盐,齐国是当时人均GDP最高的地区;

赵:赵武灵王胡服射骑之后,民风彪悍好战,再者赵人有较好的骑兵。

韩:七国之间最弱国家,初期曾想灭郑,却差点被郑国所灭。好在郑国出了内乱,韩国才逮着机会灭掉郑国。韩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兵家必争之地,是阻挡秦国东进的门户。可惜秦武王夺取了韩国的三川郡以后,韩国就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魏:地处中原,农业发达。

燕:地理位置偏僻,死对头前期只有齐国,后期是赵国。不过都是他自找的。

秦:主要军事实力较强,经过商鞅改革后,秦人全民皆兵,成为战争机器,这点其他六国都没法比。再加上中原冲积平原下富饶的土地,大大加强了秦的后勤保障。



总之,当时一流强国主要是秦,齐,楚,赵。秦国最强、齐国最富、楚国领土最大,赵国正好。

二流强国是韩、魏;

三流强国是韩、燕、宋、中山。


历史的车轮i


齐以文化闻名

百家争鸣中心,黄老学术起源,儒道授业之地。

楚以博大闻名

独占半壁江山,东夷、西戎、南蛮相继融合,海纳百川。

秦以识人闻名

由余晋人,百里奚虞人,蹇叔宋人,商鞅卫人,张仪、范雎、魏缭魏人,吕不韦卫人,李斯楚人……秦以天下治国而得天下。

赵以戍边闻名

定匈奴,抗东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师夷长技以制夷。

燕以悲壮闻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魏以改革闻名

李俚变法变法,开战国变法之先河,吴起变法,魏据中原百年。

韩以平衡闻名

狼秦虎魏熊楚,韩夹缝中求生存,数百年不失国体,实属不易。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春秋战国什么最贵?还是人才!


木正战国


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虽然处于同一时代,但是可以说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同时也各自有各自闻名于天下的依据。不过闻名于天下的方面可以是军事,可以是经济,可以是人才,要看具体从那一个方面说,那么今天我们不分方向,只以战国中期这个时间段来限定,从综合角度来看看各个国家所闻名天下的仪仗。

秦国:毫无争议的第一军事强国

秦国在战国初期是很弱小的,但是经过了商鞅变法,一步一步走向了强大,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已经成为了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一直持续了下去。

秦国在军事上、制度上、经济上都有很多可以称道的地方,但是最为闻名的便是秦国锐士,秦国锐士的威名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真正正的打出来的,从弱小到强大,攻城略地,秦国锐士功不可没。

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坚实的经济后盾,连续数代英明的君主,最终秦国统一六国,占有天下。

魏国:从第一强国逐渐衰落

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强国,这个时候魏国名扬天下者有三,一为富庶之大梁,二为名士辈出,第三也是闻名的一个,便是魏国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军队,曾经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未曾一败的记录,但是自从经历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之后,魏国就一蹶不振,再加上秦国最初崛起的时候首先针对的就是魏国,所以魏国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后期的魏国,基本上就是繁华不再,人才流失,武卒衰败,国君平庸,最后走向了灭亡。

赵国:胡服骑射声威大震

赵国人尚武,这是整个战国的国家都知道的,这也是赵国最为闻名的地方。

赵国的地盘不怎么好,被五个国家包着,外面还有匈奴胡人侵犯,若是五个国家关系还不错也就罢了,关键还有一直和赵国不对付的燕国,燕国不强,远远不如赵国能打,但是背后却不断骚扰,让赵国两头不能兼顾,始终不能强大起来。

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走向了强大,更是在战国后期能够以一己之力和秦国对抗,只是长平之战一战失利,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了独立对抗秦国的实力,再加上后来的君主也不怎么英明,只能逐渐走向了衰败。

韩国:宜阳铁山和“术”的使用

战国初期韩国最为闻名天下的地方,便是宜阳铁山,当初有一个说法叫做“天下强攻劲弩皆出于韩”,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中最为弱小的国家之一,能够获得“劲韩”之名,抛开申不害变法不谈,宜阳铁山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只是在魏国的攻打之下,韩国还没有完全崛起就被彻底打压了下去,被打压下去的韩国,越来越重视“术”的使用,做出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也让韩国之名在七国之中又“闻名”了一把。

在这些事情当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水工疲秦”、“肥周疲秦”和“移祸赵国”了,仅仅这三件事,就足以让韩国在所有的诸侯国之中倍受嘲笑了。

燕国:轻骑发威覆灭齐国

燕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之一,后来在燕昭王时,任用乐毅变法,因为燕国没有韩国宜阳铁山那种能够产铁矿的地区资源,所以取长补短,使用燕国比较多的皮革来做轻甲,北击东胡,向南和其他几国合纵攻破齐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近乎灭国。

可惜后来齐国田单在燕昭王去世之后使用反间计,新上任的燕惠王用骑劫换掉了乐毅,结果骑劫被齐军打败,并且齐军一举收复了之前丢失的城池,燕国从此衰落。

楚国:地大物博却难以凝聚

楚国的疆域很大,比战国后期的秦国还大,这也是楚国最闻名的一点,地大物博,土地多。

楚国虽然疆域很大,但是其制度却有些类似于邦联制,总体来说楚国就是分为了好几个世族,然后芈氏算是最大的一个,所以成为了皇室,其他的几个世族也各有自己的势力,虽然名义上是听从国君的,但是国君也很难控制他们。

这也就形成了楚国的一个特点:军事并不算很强大,很难攻打击败别的国家,但是别的国家也很难击败楚国,就算击败了,楚国的有生力量也很难被消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就连秦国灭楚时,也是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是王翦率兵六十万才打败了楚国。

齐国:与秦并称东西二帝

齐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临近东海,物产丰富,非常富庶,而且只与三个国家接壤,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齐国多年以来一直是七国之中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

除了富庶闻名天下之外,后来的齐国稷下学宫也是名扬天下,诸子来这里学习辩论,在稷下学宫走出了无数的名士。另外齐国的军事力量也并不算弱,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七国之中都算是强国。

在齐国齐湣王前期齐国的势力达到了巅峰,但是齐湣王本身却有些狂妄自大,最终导致了另外六国在燕国的主导下合纵攻齐,齐国几乎被覆灭,后来虽然复国了,但是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强大起来。


总体来说战国七雄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着自己的底牌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或者几种方面闻名于天下。


晓天讲历史


荀子曰:齐之淫技不敌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敌秦之锐士。

战国七雄,都是各有优缺点。

齐国:以技击之术闻名,攻城守站器械制造优良。

还有稷下学宫,六国闻名,百家争鸣,但是晚期被关闭了,为齐国输送大量人才。

韩国:以铁器优良,武器精良闻名。

魏国:前期,吴起创造的魏武卒训练之法,使其名震天下,纵横六国,魏都大梁也集天下之富,繁华一时,但是,即使后期,大梁也仍是富裕。

赵国:胡服骑射后,骑兵集合中原兵法与草原骑兵于一体,骑兵纵横六国。

燕国:位于六国最北,最能抗寒,六国中后期,由于有苏秦,做过六国合纵长。

楚国:前期疆域最大,但是未开发的土地最多,河湖众多。战略纵深大。底蕴大,可是改革不彻底,门户多,没法形成向心力。

秦国:前期被魏国打的快亡国,商鞅变法后,秦国锐士战力提升,一举成为疆域最大,战力最强的无敌存在,郑国渠,都江堰是早期水利工程典范。秦国骑兵也能在骑术战力上压制草原民族。变法上,政治经济没有短板,就是文化底蕴无法与中原地区,楚国比,是六国里最特殊的存在。



小小林家堡


秦国令出必行,赏罚分明;楚国地大物博,兵力雄厚;齐国人口密度高,人才济济;魏国地处中原,最为富庶,魏武卒闻名天下;赵国胡服骑射,骑兵最良;韩国有最大的铁矿,兵器丰富;燕国最古老,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国。



熙阳永道


回答战国七雄以什么闻名这个题目,我们先来了解战国七雄都是哪七个国家。为什么称之为战国七雄。

首先,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因为周王朝式微,各诸侯互相吞并征伐,最后形成七家强大实力的诸侯国,他们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了解了七国是哪七国之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七国的位置和特点。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今山东等地,孔子老家,不仅富裕而且是礼仪之邦,文化之都。所以以文化和财富闻名。

楚国:位于三峡以东、五岭以北、泰山以南。自古巫蛊盛行于荆楚大地,且地广人稀,民风彪悍,且乐宴歌舞十分出名,丝织品纺织技术尤其先进,听上去也很富裕的感觉。

燕国: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物产不丰饶,人才也一般,如果非要说什么特别出名,那就是刺客了。相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韩国:我本家,原来想要多说点,但是奈何实在太弱了,是七国中最弱的,先祖为晋公族,三家分晋的时候分出来的,非要说以什么闻名那就是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其他国家都对他虎视眈眈。在残酷的战国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所以也以“爬墙头”出名。

赵:地处四国中间,与秦燕接壤,是七雄中唯一可以和秦抗衡的国家。以骁勇善战出名,而且骑兵尤其精锐,毕竟随时有可能和北方游牧民族交锋。但长平之战后,秦将白起杀神坑杀40万降卒,也使得赵国早早退出一统天下的战局。

魏国:中原腹地,早起也曾称霸中原地区,但是后期战争策略出现重大失误,频频发动战争,造成国内经济空虚,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以战略失败闻名。

秦:最后的王者放在最后讲。战国七雄中初期经济实力及政治资本最弱的一个国家。但经历几代贤明君主的发展,加之商鞅变法的洗礼,法家文化的浇灌,使得国家机器高效运转,全面皆兵。以军事力量及高效改革闻名。


明月夕揽


接着是齐国吧,可齐国嚣张被乐毅伐齐差点亡国

赵国胡服后,战斗力就没有弱过。虽然国力有限。

后期东方六国中,也只有赵国能和秦国抗争,赵国长平之后,秦国被幸陵君的联军大败休整了一段时间。那时候应该是秦国最弱的。可他们没抓住机会,赵国战斗力不强了,在也不会成为秦国的东进的阻碍,东方六国灭亡避免不了。

军队的数量:这个就很难说了,可以从几次战役上推断一下。长平之战,赵出兵40万,那秦远征的会肯定大于40万的。这可以说是举国之师了。后期秦国王翦伐楚,动用60万。楼主想了解更多点这一年代历史,可以看东供叮垛顾艹该讹双番晶周列国志。


晨光熹微5489766


所谓战国七雄,需要从三家分晋开始说起。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灭了智氏,50年后也就的公元前403年他们的后代威逼利诱周天子承认他们的合法性,于是后来的200多年被史学家划分为战国时期。

进去战国时期各国更加热衷于大吃小的游戏。这个时期励精图治的国家开始强大,小国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个不小心就会国破家亡。在这种情形下形成了比较强大的国家(秦、楚、齐、赵、魏、韩、燕)后世称为战国七雄。

那么这些国家各有什么特点,都是靠什么而闻名的呢?

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以后,国力一跃而起逐渐超过老牌霸主魏;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他让世人皆知应该是他的严刑峻法,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商鞅得罪了很多旧氏族;秦惠文王继位虽然杀了商鞅作为替罪羔羊却依然使用商鞅的法典治理秦国。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依然使用那一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秦国的灭亡埋下隐患……

齐国:地处山东半岛,在农耕时代不是最有利的地形;却因为齐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所以靠买盐等商业活动使齐国富裕起来。齐国滨海之国商业发达是他的特点。


楚国:地大物博,进入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是那个昏庸的楚怀王。拥有最广阔最肥沃的土地,本来可以和秦国一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可是他在位的几十年里多次被秦国忽悠;最终还被绑架客死异乡,可他的死也激起了楚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以至于后来的起义还找到他的后来用他的名字作为旗帜。

赵魏韩:三家本来是晋国的氏族,由于公室权利下行,国土和权利都被三家刮分。在魏文侯时期与齐国的一次战斗就说明了他们三家的特点。齐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冲向三国联军;冲到一半韩国的强弩射击使得齐军死伤惨重;齐军冲过三分之二时魏国的军队开始精准射击,原来是当年吴起训练的魏武卒(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拉动十二石的弓箭);最后赵国的骑兵从左右冲击彻底打败齐军。

所以赵国闻名于世的是骑兵部队(赵国拥有代地的良驹拥有组建骑兵队伍的条件),魏国武卒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吴起在魏国的军事改革),韩国则是他们先进的军事技术。

燕国:除了地处北方其他的真心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特产。不过合纵政策的苏秦是从燕国开始的,同时合纵第一次成功也是因为燕国组织牵头。乐毅来到燕国以后迅速恢复国内生产,增强军队实力,最后联合五国伐齐(赵魏韩、秦、燕),打的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差点灭国。

战国七雄各有特点,他们的特点有的是因为地理位置有的是因为国家政策;总之在那个生存不易的乱世能够拥有一席之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蚁史为谏


以能活下来。活下来就是本事。

春秋上百家诸侯,战国就剩7个大哥了,不断兼并别人壮大自己,就是本事。

齐国富饶,地理位置也很好,军队水平也不错,早就是富贵大国,可就是缺乏主动性。

楚国地幅辽阔,战略纵深大,地形水网复杂,也是大哥中的大哥。

燕国赵国都是靠北的诸侯国,深受游牧民族影响,早早胡服骑射,那是相当能打。

韩国魏国不用说,四面受敌还能活的好好的,真能打。

赳赳老秦,变法改革最彻底,实力强大,地缘优势很明显,关中大户,得关中者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