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来源|流沙言职

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01.初相遇,始于偶然

我对职业的向往就是在一家喜欢的公司出任高管,年薪没有天花板。

这个心愿在接触头条之前实现了四分之一,因为彼时正在中层往高层的路上狂奔。

自己沟通能力还不错,又懂一些学习方法,时不时地会在公司内部做相关培训,反响不错。

朋友就建议说,现在知识付费时代,要不要做成课程变现啊。

变现我没想那么多,但是把自己关于职场成长的心得体会做梳理、沉淀倒是一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那段时间总有职场小朋友找我咨询汇报工作方面的问题,于是我就以此为方向,梳理成文字,录成音频,开始放到一些知识分发平台。

朋友说,新手为什么不试试头条号?可以在头条上开专栏卖课。

平时只用今日头条看新闻的我,听到这里,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没想过要作为创作者呢?

带着好玩和好奇的心情注册头条号,答题、过认证等。

那段时间精力放在悟空问答里,感觉很微妙。像是玩游戏在练级,一关一关过的感觉很有趣。而且写答案的感觉像是对面坐了一个读者,在听你娓娓道来,偶尔点赞,偶尔评论,甚至偶尔互怼。

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我和头条的初相遇就在这样波澜不惊的状态中发生了,有一点点意外,但是好像又顺理成章。

02.职业危机后,在玩头条中开始正视自己

我是个风险规避型的人。做事喜欢提前规划,准备充足,然后把事情做到极致。讨厌事情来临时毫无准备手忙脚乱的状态。

可人生就是这样,你越抗拒越存在。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我生活的状态正朝着我最不想要的方向飞奔而去。

  • 企业倒闭

倒闭前几个月其实已有征兆。连续拖欠三个月工资,员工已经陷入了恐慌。我和同事们加入了找工作的洪流中。

经济危机让这场求职之路变得更加崎岖,我遭遇了职业生涯以来求职最难的时刻。

有一小部分同事在公司倒闭前成功把自己“卖”了出去,而我和另一部分同事在确定工作的当下遭遇了企业倒闭的变故,以致后来办理离职都各种纠结闹心。至离职之日起,三月工资仍无音信。

  • 35岁的中年危机

而我的困难不只这一个。35岁,所谓的"中年危机"也悄无声息来了,找工作时年龄的尴尬让我屡屡受挫。

自降标准自己内心又不甘,保持现有水准又看起来很难,找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后来几经周折才拿到自己相对满意的offer 。

  • 二胎的降临

当抱着别样心情准备拥抱新生活之时,却发现自己怀了二胎。是喜事,可也宛如晴天霹雳。

新公司是去不成了,我要在没有保险,没有工作的状态下生二胎了。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工作带来成就感的职业女性来说,打击略大。

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不安全感顿时袭来。经济的压力,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让人窒息。

那种情绪莫可名状!我不知如何是好。

习惯性地打开头条,想用各种新闻麻痹自己。没用。烦躁地关掉。平时自诩特别理智的我,此时也有点六神无主。

再次打开头条,几乎是下意识地刷到了问答频道,看到一个问题:

35岁,被公司裁员,找工作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我一个激灵,情况似乎和我有点类似呢!

我怀着同病相怜的心情开始答题,却发现答着答着代入了自己的情感,答题的过程成为了自我梳理的过程。

答完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目前的境况,未来的规划。既然现状不可改变,找工作不现实,那不妨在头条上试试。也许是另一条路!

03.在头条悟到的一些浅显道理

写到这里,按照故事的套路,我应该已经是"在头条三个月月入过万"的励志主人公。然后我并不想送上那样的鸡汤。

我自己定位为职场领域,主要写职场沟通与成长相关的内容。在头条上做问答,写图文,偶尔发发微头条。

变现是有,只不过和大V们相比有差距。我本来笃定我不可能创业或者走自由职业这条路,现在却被现实推着到了这里。

在头条的这几个月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 不能太功利

有功利心能为创作提供动力,但是适可而止就好。因为功利心太重,想着拿奖,想着月入多少,写东西就没有那么纯粹。一旦落空,内心会非常失落,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写作这件事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儿,功利心太重就会把这种快乐的初衷忘掉。

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 坚持写作,是受益无穷的好习惯

我本身就是一个认定目标就能持之以恒的人。而在头条的创作过程让我强化了这种习惯,并且是每天在固定时间做一件事的习惯。

比如早起构思文章结构,上午碎片时间的问答,下午抽一两个小时素材的积累,晚上娃睡着以后的发文。

我坚持过健身、坚持过每天读书、坚持过很多值得坚持的东西。但是坚持每天写作却是入驻头条以后发生的事情。

这样的过程间接帮助我每天梳理自己。每天的新发现又能反哺创作灵感。一个好习惯让我受益无穷。

  • 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库

创作者总有灵感枯竭的时候,这期间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素材搜集方法,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图片库、名言库、案例库、标题库等。

书到用时方恨少,写作的时候深有体会。翻一翻这些素材库,灵感往往就来了。真的感谢自己的勤奋。

  • 文字的力量远大于语言

以前觉得我有三寸不烂之舌,沟通技能超群,可是真的诉诸笔端又是另外一回事。

并非受制于自己的文笔,而是你发现有很多人在看你的文字,读你的心情,甚至听你的建议,无形当中有了一份责任,生怕自己讲错了话,给别人错误的引导。

有时文字的力量远大于语言!

你不知道你的哪句话就抚慰了一些人受伤的心灵,你也不知道你的哪些建议帮到了那些困惑中的人。但是,当他们点赞并和你互动的时候,你内心开始明白了文字的力量。

用文字帮助更多的人,让文字产生价值,这也许就是文字工作者"为五斗米折腰"之外一点点小小的信仰吧。

人到中年,公司倒闭,求职被拒: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04.

写在最后

和头条的相遇像是结识了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不停地汲取营养。给我指引,给我方向,甚至还给我收入。

未来,变现这件事要加重比例。毕竟,只讲情怀的自媒体作者不是一个好的自媒体作者。影响他人的同时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什么不好呢?

加油,给自己!头条,挺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