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飛機運輸的順豐遇上低價格的拼多多,二者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縱觀今天的物流行業,雖然種類繁多,但無非就只有大體系——桐廬系和順豐,在今年由於年初的運力資源過剩,需要更多的件量降低成本。一向走高冷路線的順豐決定下沉,再戰低端電商快遞。

其實從2015年到現在,順豐的市場佔有率從當年的9.48%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6%。相比之下,通達系通過上市實力大增,加上阿里巴巴的加持,諸如中通和韻達兩家的市場份額雙雙突破15%,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市佔率逼近20%,市值超過1000億元。如果再不採取實質行動,順豐現在的市場份額都很難穩住。

除了傳統快遞業務,順豐過去幾年一直在發展快運、冷運、供應鏈等附加值更高的業務,公司創始人王衛也一直對外強調,順豐正在進入一個十二萬億元的大物流市場。這只是面向未來的豪言壯語。順豐快遞主業的困頓之態昭昭然,上半年業務量增速8.5%,只有行業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而且最核心的“時效件”業務增速只有4%,如此一來,運力過剩也是必然的。

用飛機運輸的順豐遇上低價格的拼多多,二者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對順豐來說,提振業務量最快的方式就是進軍電商快遞市場。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的總額同比增長了17.8%。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的GMV(成交金額)達到7091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暴增171%,訂單數也達到70億件。到2021年,中國電商行業31%的包裹將來自拼多多,2022年這個數字將提高至33%。

拼多多異軍突起的策略之一在於通過在線拼購的方式壓低商品價格,打造爆款,促進消費。這對於快遞公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大量收件意味著基本上無利可圖,不收意味著無法完成總部下達的業務量目標,導致被罰款,甚至是人員流失。順豐曾在電商和零售業務上有過許多嘗試,比如2012年就推出了生鮮電商“順豐優選”,2014年推出了線下的“嘿客”門店,都因為鉅虧最終被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

此後,順豐對低端的電商快遞業務不太感冒,其野心膨脹,不再滿足於成為快遞行業的老大,而是夢想成為一家可以和FedEx、DHL等巨頭媲美的綜合物流服務服務商。去年10月,順豐宣佈以55億元的價格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

敵人的敵人可以成為朋友。2017年年中,順豐和阿里之間爆發了一場“數據之爭”,菜鳥指責順豐一直在大量調取淘寶用戶的電話號碼等數據,順豐指責菜鳥調取豐巢(順豐投資的自提櫃公司)平臺上的非淘係數據。兩家巨頭結下“樑子”。拼多多和阿里這對競爭對手更是“不共戴天”,而順豐和拼多多的關係頗為親近,王衛還是拼多多最早的天使投資人之一。

用飛機運輸的順豐遇上低價格的拼多多,二者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根據上半年的數據,拼多多平臺上的客單價從去年一季度的37元增長到了現在的50元,一二線城市用戶對GMV的貢獻從年初的11%提高到48%。順豐想要在電商領域繼續下沉,很可能和拼多多產生交集。不過,對於堅持直營的順豐而言,這在成本上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一直被貼上“五環外”標籤的拼多多,也想消除人們對它低價的固有印象。

2013年的10月底,順豐高調宣佈以“標準件6折”的價格殺入此前甚少染指的電商快遞,當時的政策是:每個月2000票以上的月結客戶,同城件首重8元起,省內9元起,省外件根據距離不同首重10元-17元。憑藉不錯的性價比,當年“雙十一”,順豐斬獲了不少優質客戶。

亮眼數據的背後是:順豐賠錢賺吆喝。根據順豐上市時披露的數據,在順豐大力發展電商件的2014年,公司的收入雖然增長了112億元,歸母的淨利潤卻減少了8.6億元,同比上一年幾乎腰斬,與此同時毛利率也下降了7.5個百分點。之後,順豐決定減少對電商件的扶持力度,重新聚焦中高端市場。這樣一來,順豐的淨利潤才勉強回到2013年的水平,毛利率依然比2013年少了5個百分點。

2019上半年,順豐的業務量只有20.17億票,行業排名第五,同比去年增加了8.54%,相當於業務量第一的中通快遞的37%,比第四名的申通快遞少了10億件。相比之下,上半年全國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增長了25.7%。

用飛機運輸的順豐遇上低價格的拼多多,二者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一直以來,時效件都是順豐的拳頭產品和最主要的現金收入來源。從去年開始,由於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上半年順豐的時效板塊收入為267.65億元,根據2019年中報,上半年順豐自有的全貨機為55架,比去年多出11架,其中包括7架波音757和1架雙層的波音747,另外還租了14架,也比去年同期多了一架,運力明顯提升。但上半年公司的航空發貨量(包括散航)為4.2億票,同比僅增長了5%。

順豐的經濟板塊業務主要依賴的則是一張遍佈全國的公路運輸網,時效性略差一些,這部分上半年的營收為114.6億元,同比增長為15.9%,增速雖然高於時效板塊,但和去年同期53.71%的增速相比仍然放緩了不少,和通達系其他對手相比更是遜色許多。

推出電商特惠產品的5月,順豐的業務量增速達到兩位數,單票收入的增速只有2.14%,到了6月份,順豐的業務量的增速提高至15.8%,單票收入卻開始出現負增長,7月份業務量增長22.59%,單票收入下滑了2.84%至22.61元/票。順豐要想在電商行業有所作為,最大的障礙在於成本居高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