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釀豆腐,客家人的情緒密碼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釀菜,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或釀蘑菇。釀菜是客家人在重要日子裡不可少的傳統菜式,而釀豆腐在釀菜裡當屬最絕。


客家釀豆腐,客家人的情緒密碼


釀豆腐的奇妙之處不在材料 , 而在於它的烹飪方法。每戶人的口味不一,餡料可依自家口味而調製。我家口味很一致,都喜歡吃豬肉蝦米餡。餡料拌好後,在切好的豆腐塊中間用筷子挑出一個淺洞,將餡料“釀”入其中,抹平一點,容易煎。將包了肉的豆腐煎至金黃,然後在瓦鍋中熬燉, 這樣才能充分把肉、豆腐和佐料的香味充分提煉、滲透、融合。

出鍋的釀豆腐濃香四溢,豆腐入口即化、鮮嫩滑香,伴隨著餡料的鹹香,再燙嘴也忍不住哧溜一塊下肚。濃稠入味的醬汁用來配飯再好不過,在炎熱的夏天也能吃下兩大碗。

關於釀豆腐來源的傳說有很多,有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

還有傳說很久以前,有兩個好兄弟,因在一次點菜時發生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後來,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製作出釀豆腐。也有說因為客家山區豬肉不多,但招待客人時飯菜要漂亮,所以把肉“釀”在豆腐中。

但不管怎樣,釀豆腐這道菜終是流傳了出來。人類對於食材的處理和烹製總能想出多種花樣,而食材在相互組合的過程中總能發生很多奇妙的反應,然後碰撞出獨一無二的味道來。彼時陪伴在身旁的人,或安靜或喧囂的環境,都形成了特定的“情緒記憶”。而食物,就成為了打開這所記憶大門的鑰匙。


客家釀豆腐,客家人的情緒密碼


釀豆腐在客家飲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已在客家人的味蕾裡形成了獨特的記憶。

遊子漂泊之時,關於家鄉的一切總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因此家鄉菜總被視為珍饈,且永藏於心。正因如此,清代時,釀豆腐之所以現身於花縣 , 就是因客家人張其翧的思鄉之情。每當吃飯時他都要 “另燉豆腐一碗, 效家中煮法 ”。或許是羈旅漂泊,分外孤獨,而這份孤獨只能寄託於家鄉菜上,吃進胃裡,與自身血肉之軀融為一體之時,才不那麼寂寥無助。

食物本是沒有情感沒有溫度的,只是因為人把自身沉重又濃厚的情感悄無聲息地投放在其中,食物才有了重量,有了情感,有了溫度。而客家釀豆腐,或許就是客家人手裡握著的情緒密碼,它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功能,成為了流淌在客家人身上的故鄉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