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2019,忽如一夜春风来。

足协开了个口子,“归化”提上了日程表。

首先行动的是北京国安,李可(延里纳斯)和侯永永成为第一批入籍球员;随后广州恒大接过了归化大旗,蒋光太(布朗宁)、艾克森、高拉特、阿兰、洛国富(阿洛伊西奥)、费南多(费尔南多)、罗伯特-萧等人先后归化入籍。而李可和艾克森,已经入选了国家队,代表国足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

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严格意义上讲,像侯永永、蒋光太这些身上或多或少有中国血统的球员,不属于归化范围,他们代表中国出战,只是和博阿滕代表德国、科斯塔代表西班牙一个道理;而当艾克森、高拉特这些土生土长的巴西人也披上国足战袍之时,才发现足协的归化决心已经很大。

为什么要归化?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始于1994年。那时,一大批原来体制内的球员,转型成了职业球员。

现在看来,郝海东、范志毅、张恩华、马明宇、黎兵这批球员,确实代表了近30年来国足的最高水平,那时候,虽然谈不上称霸亚洲,但对付像日本、沙特、卡塔尔这样的球队,完全不落下风,也可以经常虐虐东南亚球队。他们所欠缺的,或许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和先进的足球理念。

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2002年,国足在米卢廷诺维奇,一个神奇教练的带领下,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不管是不是运气好,起码我们来了。

这时,距离中国足球职业化,刚刚八年。

冲进世界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好消息。

当全国上下掀起足球热之时,资本开始大量涌入,而监管的不到位,又开始滋生腐败,然后的一切,大家都知道了。至于发生了什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李承鹏的《中国足球内幕》一书。

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也是各大体育项目风起云涌,先后迈入世界水平的风云时刻,就连男足的难兄难弟男篮,也杀进了北京奥运会前八。

只有国足,却处于至暗时刻,而且似乎看不到曙光。

作为第一运动,确实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但怎么破,怎么立?

摆在足协面前的,其实就三条路,留洋、青训、归化。

留洋能走通吗?

我们的两个近邻,日本和韩国,现在在足球水平上,已经甩开我们好几条街了。

日本先是归化,像三都主、拉莫斯、吕比须等球员,都曾披上过日本战袍;后来坚决把球员送出去留洋,中田英寿、中村俊辅、本田圭佑,全部都在欧洲豪门打上主力,

韩国则坚决走留洋这条路,从最初的车范根,到朴智星,到现在的孙兴慜,无一不是在欧洲足坛叱咤风云。

我们呢?其实也很早开始安排留洋。

1992年,健力宝队就留学巴西了。主教练朱广沪,“六小天鹅”李铁、李金羽、隋东亮、张效瑞、李玮峰、郝伟,后来都成为国内足坛的风云人物。当时最终赴巴西留学的也就20多人,能有6人成才,成材率也算不错了。

1998年,杨晨加盟法兰克福,其轰动效应,丝毫不亚于姚明当选NBA状元。杨晨通过个人努力,逐渐成为球队主力,也经常有高光表现。

在杨晨之后,邵佳一、郑智、孙继海、范志毅、蒿俊闵、李铁等人也先后获得留洋,但说实话,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

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再到后来,在资本运作下,张稀哲也成为留洋大军的一员,但是,他在狼堡,更多就是一个吉祥物,是帮助赞助商站台的,完全没有获得锻炼的机会。在他后面的很多球员,名曰留洋,其实也都是和他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子?答案很简单,水平不够。

为什么水平不够?基础太差,青训跟不上。

源头在这里。

为什么不青训?

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青训始终都是绕不开的。青训水平高,球队战绩自然好;青训水平差,只能到处花钱买。

巴萨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练出了梅西、皮克、布斯克茨等一大批巨星,这也是他们称霸欧陆的根本;

再往前倒,曼联的92班,练出了吉格斯、贝克汉姆、斯科尔斯……

再往前倒,阿贾克斯练出了三剑客……

足协不清楚青训的重要性吗?显然不是。

事实上,近些年来全国上下开始了足球热,“足球从娃娃抓起”,已经不是一句空谈。笔者所在的城市,每年都举办青少年足球比赛,小学生、中学生全部披挂上阵,这里面,肯定孕育着国足的未来。

而很多有识之士,也早早就在布局。比如徐根宝,在崇明岛练出了武磊、张琳芃、颜骏凌等球员,现在都是国足的顶梁柱。

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问题是,青训是一项长远的工程,短期内肯定无法出成绩。

而中国足球在职业化过程,或者说在青训途中,有断层。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至暗时刻,有谁还会认真去抓青训?

所以,接下来的几届国际大赛,奥运会、世界杯,足协在选材时,会突然发现,可用的苗子实在太少了。

没办法,成绩要求,只能先走归化这条路了。

归化一时爽,青训才能一直爽

其实,归化、青训、留洋三条路是统一的。

归化了优秀球员,球队成绩上去了,就有更多人关注和投身足球实业;

然后,青训水平就会逐渐提高,也会有更多优秀球员涌现;

然后,优秀球员自然会得到高水平球队的召唤,获得更大的舞台。

所以,在短期内,归化球员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但是,千万不能一直走下去,这是一条羊肠小道,如果一直搞归化,最终可能就“不归”了。我们可以把归化当成药引子,但不能当成治病的药。

只有青训,才是康庄大道,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王阳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