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抗戰期間西北社會民生,貧瘠的土地上養育著淳樸的莊稼人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941年抗戰期間西北地區民生。西北地區,是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分區之一。

這組老照片是卡爾和雪萊夫婦在1941年前往潼關前線採訪沿途拍攝的圖片,地點有寶雞、潼關等地。大量的圖片真實反映了當時西北軍民的社會人文歷史風貌。圖為街頭賣草帽的小販。

老漢推著獨輪車載著糧食,前面的兒童用一根繩子幫忙拉車,以前的小孩早當家,很小的時候就幫家裡幹活了。

這是一家鞋子加工作坊,完全靠手工製作,做一雙鞋子往往需要幾天時間。

鞋子加工作坊主要加工布鞋,主要的客戶是老百姓。作坊也接受加工皮鞋,但需要定製,主要客戶是達官貴人和家庭富裕的人群。

一個老嫗在一個空地上整理破舊的棉花。她用樹枝敲打著棉花,使棉花變得鬆軟,這樣可以重新使用。

當地的農民,祖孫倆在一起合影。小傢伙還怕人,不敢面對鏡頭。

這是一對父女,小寶寶戴著銀項圈和銀手鐲。父親開心的笑著面對鏡頭。這位父親看上去年齡很大,實際上不是,那個年代的莊稼人都顯得比較老。

哥哥抱著睡著了的弟弟,兄弟倆戴著草帽防止陽光照射。

當地的農民和孩子們,他們紛紛面對鏡頭,當時的相機還是比較新鮮的,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照相。

小夥子牽著馱著兩個大木桶的驢子,可以用來拉水。

這是當時的八路軍辦事機構。

兩位農夫坐在土城牆的的城門附近聊天。草帽是他們的標配。

當地土山丘,田地裡有莊稼人在勞作。

當地的民居,房子是用土坯建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