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語錄讀書筆記摘抄分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語錄讀書筆記摘抄分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他是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同時還是柯維領導中心的創始人,也是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聯合主席,曾協助眾多企業、教育單位與政府機關培訓領導人才。

1、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

2、採取主動並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為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3、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在環境;理智可以戰勝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4、愈是艱難痛苦的經驗,反而愈能砥礪志節,堅強意志,提升面對未來考驗的勇氣,甚至於感召他人。

5、人生共有三種重要的價值,一是經驗價值,來自遭遇;二是創造價值,出自獨創;三是態度價值,也就是面臨困境,如罹患絕症時的反應;這三種價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態度價值。

6、每個習慣都依賴於你積極主動,如果你消極等待,你就會受制於人,一旦受制於人,發展和機會便不會降臨。

7、積極主動不僅承認現實,也肯定人有權選擇對現實環境做出積極回應。

8、在所有進步的社會中,愛都是代表動作,但消極被動的人卻把愛當做一種感覺。

9、積極主動的人則以實際行動來表現愛。

10、太多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11、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走冤枉路。許多人拼命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仍然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牆,為時已晚。因此,人們也許很忙碌,卻不見得有意義。

12、設計藍圖代表願景,整個建築過程均以它為準繩,因此寧可事先追求盡善盡美,以免亡羊補牢。

13、以終為始是以自我領導的原則為基礎的,但領導不同於管理。管理的層次低於領導。

14、領導與管理的差異就好比思想與行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領導則是確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確;管理是在成功的階梯上努力網上爬,領導則指出所爬階梯是否靠在正確的牆上。

15、所謂正確的生活重心,也就是以原則為依舊。

16、原則是恆久不變、歷久彌新的,不像其他重心依靠的是善變的人或物。所以原則值得信賴,更可以增加安全感。同時它是理智而非感情用事的,能帶給你“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信心。

17、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18、獨立意志的強弱,可由自制力——是否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見出端倪,因此自制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品格。

19、勤奮、運氣或靈活的手腕雖很重要,卻非關鍵,惟有掌握重點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20、成功者能為失敗者所不能為,縱使並非心甘情願,縱使並非心甘情願,但為了理想與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克服心理障礙。

21、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所在。

22、若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物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

23、個人管理的重點在人,不在事。行事固然要講求效率,但以原則為重心的人更重視人際關係的得失。

24、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

25、在互賴關係中,人人都是領導者,同樣企求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但最成功的領導應建立在利人利己的雙贏思維的基礎上。

26、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體諒他人的感受與想法;有勇氣追求利潤,也顧及他人的利益;這才是成熟的表現。

27、雙贏不是一種個人技巧,而完全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模式。它來自真誠的品德、成熟和富足心態。它是高度互信的結果,體現在能有效闡明期望並實現結果的協議之中。

28、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29、正確的判斷必須以瞭解為基礎,妄下斷語只會掩蓋真相。

30、你必須真心誠意為對方著想,不存私心。有時甚至不必形諸言語,僅僅一分心意就足以感動對方。

31、人生以品格第一,情感居次,理性第三。

32、表達自己並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據對他人的瞭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初衷。因為在瞭解別人的過程中,你也產生新的見解。

33、當我們真正深刻地相互瞭解時,差異將不再是交流和發展的阻礙。相反,它們成了通往合作的階石。

34、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瞭解。

35、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餘。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才有收穫。

36、統合綜效的觀念源自一種自然現象: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37、人際關係最可貴的正是接觸不同的觀點。一致並不代表團結,相同也不意謂齊心;團結才能互補,合作應該尊重差異。

38、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

39、即使在最不利的環境中,依然可進行內心的整合。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詆譭,應該化解負面的阻力,發掘別人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中,尋找第三種可能性。

40、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

41、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42、教育才是砥礪心智的正途。借重外來的教育與訓練,不失為繼續求知的良策,但主動積極的人更懂得如何把握機會自我教育。

43、寫作是砥礪自我的另一有效途徑。記下個人的心得、經歷、思想,可藉以理清思路,增進思考能力;撰寫思想深刻的信函也同樣有益。

44、增進內在安全感的方式,包括:堅守原則,肯定自我;與人為善,相信人生不止輸贏兩種抉擇,還有雙方都是贏家的第三種可能性;樂於奉獻,服務人群;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如果把工作當作一種奉獻,再平凡的職業也會顯得不同凡響。

45、人貴自覺,人生應有目標與原則,否則便無異於禽獸,僅為生存與繁殖而活。墮入這種層次的人不是享受生命,而是“受制於”生命,白白糟蹋萬物之靈的天賦。

46、一次次做出承諾,一次次信守諾言,終有一天我們會克服情緒的掣肘,獲得人生的尊嚴。

47、做出承諾與信守諾言正是培養高效能習慣的根本力量。

48、我們如果不能客觀地考慮看待自己的方式,也就不能理解他人感知他們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因此我們無意間就會把個人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內心卻還覺得已經很客觀了。這將極大地限制個人的潛力和與別人交往的能力!

49、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50、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境,人類應該有營造有利的外在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51、積極主動的人不會把自己的行為歸於環境,外界條件或他人的影響。他們根據價值觀,有意識地選擇待人接物的方式,不會因為外界因素或一時情緒而衝動行事。

52、不同的人對同樣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並且都能成立。這無關乎邏輯,而是心理因素使然。

53、思維是行為與態度的根本,我們的一言一行均脫離不了思維的影響。

54、一般人總認為自己的觀點正確且立場客觀,但實驗卻證明,雖然別人的結論不同,並不代表他們是主觀的、錯誤的。

55、我們高估了自己,因為我們是透過有色眼鏡去看外在的世界,也就是用自身的觀點去看。因此當有人跟我們意見不一致時,我們便直覺認為別人有問題。其實觀點不同以致看法有異,是完全正常的現象。

56、價值觀是地圖,原則才是地點本身。

57、改變習慣的過程可能很不好受,畢竟習以為常的事物比較能給人安全感。但為追求一生的幸福與成功,暫時犧牲眼前的安適與近利,也是值得的。經過一番努力與犧牲所換來的果實,將更為甜美。

58、我們最寶貴的金融資產就是賺錢的本領。如果不能持續投資,增進自己的生產能力,發展的機會便會受到限制,只能停滯於現有的職位上,終日忙著揣摩上司的心意。不僅經濟上受制於人,又擔心職位不保,最後落得一事無成。

59、世界變動太快,許多人難以適應,因而選擇了退縮與放棄,其實人生不必如此消極。

60、許多心理與情緒疾病事實上只是失落感、空虛感在作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