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金融的人,特别的所谓的金融学专家,还不会理财?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风险的投资,只是概率的大小,金融从业者或者专家也只能做到有效的辨别风险,不能做到完全规避风险,所以投资亏损或者失败也是非常正常的。


吴启金sun


这个其实很简单啊,因为学习金融,学的是理论。而具体理财投资的时候是实践,实践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跟分享一下,我学习金融知识到后来做具体实践时候的差别: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家都知道如果买一家公司的股票,首先要对这家公司和行业做一些研究,按照书本上说的的是要分析公司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成长能力等等。但是书本上给的案例都是非常简单的,把数字带进去就行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公司的财务报表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时候一些数据要做怎样的处理都很让人头疼。

需要的数据从哪来

在对行业做研究的,对公司做估值的时候,我们的数据要从哪来啊,学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出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就好了,然而实际上这些数据都要靠我们亲自去调研得来的,有些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先不说数据是不是准确,做这个事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做理财投资从来都不是仅仅靠计算出来的数字就能成功投资的,还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为因素等等。比如高管的管理能力如何?公司具体创造的价值具体是什么?这些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主观的感受,越深入研究你会觉得历史和哲学真的很重要。

所以,学习知识很基础的一步,而实践运用的好才是王道,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拿到很高的学历,而投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的原因了。

如果您觉得有帮助,可以关注一下小妖精,实在不行点点赞再走呗。

妖精财经


首先,会理财的人懂金融,懂金融的人未必懂理财。

理财是一个很注重平常心的事,小火出细活,就像巴菲特那样,设定一个目标,慢慢地变富,现实中,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金融学人员,或者金融专家,他们接触的信息过多,很多利益的诱惑性很大,那些稳健的理财途径不会入他们的眼睛,然而,很多收益大的理财信息基本都是假的,这导致他们在选错了几次后,更加不敢下手了。他们的决定也许是骗子们的托儿,不同的是,一般的托儿跟骗子是一伙的,他们这个托儿,有点冤,也被割韭菜。

其次,金融专业人员内耗较大,大多不花心思钻研专业。

金融专业人员或者说金融系统的人,往往专业上不肯下功夫钻研,他们基本花力气在人事关系的应付上,这样的内耗在金融系统尤为明显。所以,他们虽然是离钱最近的人,却是离赚钱最不近的人。

第三,金融专业人员或者专家过于轻视理财,自我感觉良好。

理财是一个确定的概念,无需过多专业知识,也能搞好的事(收益率中等没有问题)。而金融学人员或者专家,他们金融知识很丰富,接触的信息很多,他们理解很通透,往往自认为很聪明,比如,很多P2P暴雷的受害者,银行管理部门人员比比皆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很自信,或者说自负,认为自己可以火中取栗,然后就买了,结果害的很多普通大众跟风,最后都被人家割韭菜了,因为,你认为离暴雷还早呢,结果提前暴雷了,你跑的掉吗?

总结,越是金融系统人员或者专家,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选择理财产品,本质上说,还是眼高手低,自负,和过多地考虑导致的根本选择不好,不能完成基本正确的理财操作。





杞子酒


一般人都是贷款理财,他要的回报率太大,一个月就要求几十个点收益。跟赌博没什么区别。只有耐心去投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虽不能即时大富大贵,但也帮你积累不少财富。减少风险理财,多投稳定的,大概率赚钱的。



吾爱传播


哈哈,我就是学了四年金融,毕业两三年后才学会理财的人。这其实很正常,书本上的理论与实战,是有很大差距的,再加上个人如果没有一定实践经历的积累,很难将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就好比一个人,得到了武功秘籍,但是他连打架都没打过,又怎么能成为武林高手呢。

学校里的金融课程,一般是先教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再讲授一些公式、理论。大家都知道,凡是写在课本上的东西,都是抽象化、标准化的。比如“股票”这个概念,书上会告诉你,这是代表公司所有权的凭证,但是现实中的“股票”,到底能干什么,书上可没写。现实中的“股票”可以用来追涨杀跌,也可以用来价值投资,每一个股民心中对股票的定义都不一样。

金融学的课本上的理论,都是理想化的。它要说明一个现金流折现模型,就假设一家公司每年都赚100万,折现利率是多少,学生直接套上公式算就行了。但现实中的公司,千奇百怪,根本无法套用标准化的公式,即使研究理论数十年的专家,也无法算出阿里巴巴的准确价值。

有人要说,既然学了没用处,还学它干嘛呢,其实不然。从我自身经历来讲,学校知识让我的思维体系有了框架和基础,有了这种基础,我看任何的理财书籍都不会觉得陌生,甚至经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理财只是金融庞大框架下的具体应用,我缺的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可操作的实战指引。理论框架已经搭好了,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了。

金融专家不一定是理财高手,因为方向不一样,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实战应用。两个方向都能有所成就,理论专家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实战大师能成为世界富豪。两个方向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不能用投资业绩去衡量理论研究,也不能用理论研究硬套投资实战。


财书房


我读金融的研究生的时候,

有计算机系的朋友让我推荐股票,我摇摇头,我知道怎么炒股,但不太会炒股,他表示很不理解,觉得我有所隐瞒。连股票都不会炒,学什么金融。

随后我的电脑坏了,

我找到学计算机的朋友让他帮我修电脑,他摇摇头,他知道电脑结构,但不会修电脑,我表示很不理解,觉得他是懒得帮忙。连电脑都不会修,学什么计算机。


学金融的人要学什么?


简单说,金融的“金”是指金钱,也就是货币;“融”是融通的意思。

金融也就是货币的融通,是资源配置的一个方面。


既然学会金融,就会知道货币可以在哪些地方实现融通,也就是了解了发生的场所,即我们说的金融市场。在各类的金融市场都有哪些特点,哪些风险。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的是金融监管和基本的交易原则等,要按照规定来办事,不是哪里钱多就点哪里。


跟理财有多大关系?

金融专业不回去非常刻意学习理财,但是因为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法律边界,所以掌握理财知识更便利一些。

但是如果本身是做比较风险类投资的,或者是专注于金融监管的,对理财并不太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学金融的人都会多少接触一些理财产品,因为他们专业的缘故不会排斥理财,也会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进行筛选。但并不等于学了金融的人就是理财专家。其实很多理财专家并非出身于金融专业。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