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收入40万元,大疆30000个持证飞手这样赚钱

11月5日,大疆农业在深圳总部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的植保无人机T20。在硬件全面提升、作业更安全、效率更高的情况下,T20的单机定价仅为29999元,比去年T16发布时的31888元更低。如此高的性价比,在植保无人机领域,无人能及。

一年收入40万元,大疆30000个持证飞手这样赚钱

大疆农业销售总监陈韬发布大疆最新植保无人机T20

大疆创新自2012年开始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于2015年设立大疆农业品牌。2016年,大疆农业推出第一款植保无人机,之后不断攻城掠地,市场占有率和作业面积步步走高。根据大疆官方数据,截至11月份,大疆植保无人机在国内作业面积已经达到2.3亿亩次,市场保有量超过4万台。

不到五年时间,大疆农业就做出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凭借的除了公认的“硬核”技术和价格实力外,还有其日益完善的售后服务、越来越下沉的渠道布局、愈来愈完善的飞手培训体系以及越来越深入的农业市场洞见等。

随着植保无人机和飞防作业的普及,我国农业发展向着现代化的精准农业又迈进了一大步。而大疆,则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个科技大企业的强农使命和强者风范。

两个标签

大疆创新是消费级无人机的王者,其身上有两个明显的标签: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让消费者欢欣鼓舞的超低售价。这样的两个标签,在大疆植保无人机身上有着同样的体现。

以本次发布的T20为例,在技术上就有四个行业首创,行业首创的高精度流量控制,3%的流量精度,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水泵免校准;行业首创的主动阀门控制系统,精准的点喷控制,可以实现毫秒启停,不滴漏,自动排气;行业独创的全向数字雷达,360°全向感知,可实现地形跟随,自动绕障,全天候作业等;行业首创的电池落地即充,无需冷却等。

戳视频,看大疆发布会现场

价格方面,2016年3月,大疆发布第一款植保无人机MG-1,载荷10公斤,发布时售价52999元;2016年11月,发布了更完善、更智能化的改进版本植保机MG-1S,发布售价仅4.2万元;2017年11月,宣布新一轮降价措施,MG-1S市场售价降至3.35万元;2018年12月,发布全新的植保无人机T16,载药量可达16升,喷幅更宽、作业更智能、支持一控多机,实现了每小时喷洒150亩的超高喷洒效率,也可以在山区进行果树作业。如此高性能的机器,发布时单机售价仅为31888元,是典型的“加料还减价”;2019年,在进一步“加料”的基础上,大疆T20单机价格直接跌破3万元。

产品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售价却日益走低,大疆农业因此被质疑走低价竞争路线。对此,大疆农业销售总监陈韬表示,大疆农业版块确实中短期内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大疆植保无人机的定价逻辑和定价方式从来都没有变过,没有考虑任何竞争态势,只考虑行业的现状。

陈韬强调,大疆农业的理念是惠农强农,就是利用大疆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把飞防行业的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成本进入这个行业,用到更多高科技的产品,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达到强农的目的。

渠道下沉

近两年,随着植保无人机价格的不断向下,大疆农业的渠道也进一步下沉,乡镇级的代理商逐渐增多,甚至有很多飞手也兼职做代理商。

陈韬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大疆农业的渠道布局以县-乡-镇为主,希望渠道下沉到最终端这一层,直接触达到农田、触达到农户和飞手。“我们4年来经历了非常高强度、高成本的推广阶段。我们受众可能互联网拥抱程度不是那么高,在手机、PC端做宣传他们触达不到,所以会直接在他们面前把飞机飞起来,找一面墙把它刷起来。这样做的效果很突出。“

一年收入40万元,大疆30000个持证飞手这样赚钱

在海外,大疆也采取了同样的渠道策略,在当地找到实力最强的农资经销商、农机经销商或大型植保队,通过他们的渠道部署,将无人机产品下沉到合作的乡镇零售店或夫妻店,“利用这样的渠道,让我们的布局事半功倍。比如说植保队,每一次作业就是对大疆植保无人机产品的推广现场。”

渠道下沉的结果,是植保无人机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2019年,大疆全球作业面积超5亿亩次,机器保有量超过4万台。

飞手赋能

大疆11月5日的发布会主题是”遍地英雄“,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大疆植保无人机的飞手们。据大疆发布会现场公开的数据,目前大疆体系拥有超过30000个持证飞手,这些飞手们2019年参与了1567个县市的飞防作业,作业面积高达2.3亿亩次,是实实在在的农业丰收护航英雄。而大疆农业则要做“英雄们坚实的后盾,为他们赋能。”

陈韬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表示,大疆农业一直主动关怀飞手,在每年的新产品迭代升级及价格制定上,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产品力的提升和价格的让利,让飞手作业效率和收益能够有正相关的增长。“如果只是把一切丢给市场,提供一个飞行器打药,没有优势。”

陈韬进一步指出,随着行业发展,植保无人机产品的性能逐渐趋同,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其他方面的赋能,包括对植保运营的技术、对病虫害的理解以及用药的经验,都会帮助飞手在这个行业中比别人更有优势。

一年收入40万元,大疆30000个持证飞手这样赚钱

这种赋能显然是有效的。来自浙江省遂昌县的59岁飞手精英张江旭就是通过大疆的培训课程走上飞防事业的。张江旭2015年开始使用大疆MG-1S,今年作业服务面积达3.7万亩,这在山区县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我们那边主要服务的是杂交水稻和茶叶。现在打药和授粉都是用无人机,很方便,而且收入比较客观,今年我有40万元的收入。”

对最新的大疆T20,张江旭最看好避障系统,因为“山区障碍物比较多”,“如果能够自动绕障,我敢说,T20在山区将大有可为。”

售后称霸

五位飞手精英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林毅刚,被称为”售后之王“。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无人机售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飞手刚开始不会规划地块,浆叶容易刮碎等。为了保证任何时候都能帮飞手们解决问题,他作为代理商在作业季保证24小时全程营业,而且“所有的配件齐全,每一样都有。”

林毅刚总结说,没有售后,一切都是零。

这正是大疆农业对售后的态度,也是大疆在前期的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事实认知。”

做无人机飞防的都知道,在农忙的作业季,必须争分夺秒,而植保无人机作为施药工具,一旦遇到硬件问题,必须及时得到解决,否则将极大影响作业效率和效果。大疆在推广植保无人机初期,没有在代理点设置售后服务中心,有飞手的飞机出了问题,需要快递回深圳总部,等维修好再快递回去,几乎一个月时间就没了,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为了支持飞手在前线无顾虑地进行作业,大疆农业对售后的服务不断升级。目前对售后的要求是多(50KM服务半径,2500+维修大师)、快(飞机维修本地解决,维修门店当天解决)、好(官方工程师驻点保障,7*24H服务不中断)、省(1.6亿基础保险免费送)。

在新推出的飞手关怀计划中,大疆农业宣布,保障项目中,除了第三者责任险和操作者意外险之外,还增加了机身维修服务,对意外全面保障,额度内无限次免费修,不设免赔件。”即使是飞手操作失误造成的无人机损坏,也无条件保障。“大疆农业公关总监樊文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