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熱播抗戰劇《河山》角色的兩個歷史原型

論熱播抗戰劇《河山》角色的兩個歷史原型

《河山》劇照

《河山》開播以來,好評不斷,尤其是集結了大量老戲骨和實力派演員,如李雪健、尤勇、張嘉譯、王輝、石兆琪等,而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導演兼男一號的王新軍,竹林君並不熟悉,早年看過的《黃河絕戀》印象早已模糊。至於他的老婆秦海璐,我就比較喜歡了,尤其是對她主演的《鋼的琴》和《榴蓮飄飄》印象頗佳,至於備受竹林君推崇的《桃姐》和《父子》她也有參與。可以說,秦海璐是活躍於香港與內地的實力派女演員。

《河山》的故事始於1936年冬的西安,是從楊虎城麾下一個不起眼的底層軍官衛大河講起,他參與了著名的西安事變。他有一個恨之入骨的對手——高曉山。電視劇名《河山》,大概就是取自二人的名字,也象徵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等等,為什麼此時,竹林君腦海裡會縈繞一句歌詞“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我大概中了黃霑的毒。

至於《河山》的歷史原型,僅僅是竹林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即可,不必背誦(哈哈,我們不是上歷史課)。

最明顯的當屬石兆琪飾演的封師長,分明就是馮欽哉將軍。

論熱播抗戰劇《河山》角色的兩個歷史原型

封師長原型馮欽哉將軍

馮欽哉,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後改名敬業,山西萬榮人。

西安事變前,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共有兩個軍,第三十八軍和第七軍,馮欽哉將軍就是第七軍軍長兼第42師師長。事變後,他拒絕楊虎城“進駐潼關,防堵中央軍”的命令,向國民政府作出“一不作共產黨,二不擁護小張(學良),三不與中央軍作戰”的承諾,這點與電視劇中封師長的態度非常接近,和劇中一樣,不久後,他率部投蔣,背叛了楊虎城。但馮欽哉將軍並未背叛祖國,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他參與了保定戰役、娘子關戰役、悲壯的中條山戰役,後來在河北任第十四軍團軍團長,與我黨領導的第十八集團軍協同作戰,是李雲龍與楚雲飛聯合抗日的一個真實版本。

馮欽哉將軍是當之無愧的抗日愛國將領。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是尤勇飾演的宋師長,身份很像孫蔚如將軍。

論熱播抗戰劇《河山》角色的兩個歷史原型

宋師長原型孫蔚如將軍

劇中的宋師長,多次給予衛大河幫助,堪稱主角的守護者。他的原型,竹林君認為是孫蔚如將軍。

孫蔚如將軍追隨楊虎城多年,西安事變時,他是第三十八軍軍長兼第17師師長,他是張、楊的堅決擁護者。這點與劇中宋師長保持一致。孫蔚如將軍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參與中條山戰役,他率領的第四集團軍全體將士在沒有友軍支援、軍需物資極端缺乏的艱難情勢下拼力死戰,以近2/3人員傷亡(陣亡2.1萬)的慘重代價依然堅守中條山。

附:《滿江紅·中條山抗日》孫蔚如

立馬中條,長風起,淵淵代鼓。怒皆裂,島夷小丑,潢池耀武。錦繡江山被蹂踐,炎黃胄裔遭荼苦。莫逡巡邁步赴沙場,保疆土。

金甌缺,隻手補;新舊恨,從頭數、挽狂瀾作箇中流砥柱。剿絕天驕申正義,掃除僭逆清妖盅。躋升平,大漢運方隆,時當午。

論熱播抗戰劇《河山》角色的兩個歷史原型

四位抗日功臣(左起武士敏、楊虎城、馮欽哉、孫蔚如)

關中刀客賽翼德這個身份設置,竹林君有點參考楊虎城早年的歷史,楊虎城是刀客出身,曾組織過殺富濟貧的孝義會、中秋會。至於後續賽翼德和衛大河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比較期待。

至於劇中兩位主角衛大河和高曉山的原型,有人認為是趙壽山和閻揆要,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仍要進一步追劇來驗證。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原型,歡迎討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