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時,十分心疼這名小男孩的遭遇。

傍晚十分,夜色正濃,江蘇徐州一名三年級的小男孩正向民警詢問回家的路,民警納悶他平時怎麼回家,男孩子說謊是自己回家的,正當民警向瞭解情況時,只見男孩的舅舅匆忙地趕來接他回家。

據舅舅透露,男孩子成績考得不好,受了媽媽的批評,也許是媽媽越想越生氣,一氣之下就把男孩丟在了回家的路上。幸虧舅舅及時趕到“驚險之旅”總算結束。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網友們評論道著這位媽媽的做法太過激,不該拿成績來衡量孩子,更不應該把孩子丟在馬路上,萬一遇到危險了就後悔莫及。

更有網友調侃道:謝謝媽媽當年不丟之恩

無獨有偶。

徐州另一位媽媽因為孩子對待學習態度不端正,媽媽氣得報警,稱她不要兒子了,讓警察叔叔把孩子帶走。母親生氣歸生氣,但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孩子成績差被丟,媽媽以為能讓孩子長記性,殊不知教育的方法不對,反而讓孩子產生恐懼感。

教育中得不到有效的反饋,孩子的成績差還蒙上心理陰影,最後親子關係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孩子的成績是個永久不衰的話題,但是如何正確看待成績的好壞,人生考試千千萬萬,並非是一張成績單就可以定奪人生。

01 “笨小孩”的逆襲人生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成績決定命運的理念佔據著父母的思想。

單憑成績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NO,NO,NO。笨小孩也有展翅高飛的一天。

當年馬雲在國外高校演講時,有學生向馬雲提問:阿里巴巴找人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嗎?

馬雲的回答真實不扭捏:“如果對學歷背景有要求的話,我早就被阿里巴巴拒之門外了。”

眾所周知,小時候的馬雲不愛讀書愛打架,成績也是差到一塌糊塗。經歷了三次高考,數學還曾考過1分的慘狀。後來因為“走運”才得以上大學。

再後來,馬雲成功創業,從此改變了全中國,影響了全世界。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著名主持人小丫在採訪時,坦誠自己的偏科很嚴重,數學總是學不好,高考時僅得20分。第二年復讀,數學依舊沒有考及格。

奧斯卡得獎導演李安,對讀書一直提不起興趣,心裡唯一的夢想就是做導演。

這些讀書都靠“蒙”的學生,都能成功逆襲自己的人生,他們自己有人生座標,有理想,有追求,成績不能決定命運,但夢想可以改變未來。

人生,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成績。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100賽跑。

人生,不看輸在起點,只看贏在終點。

孩子的成績好時,父母無需大肆的獎勵,孩子考砸了,父母也不應該嚴厲的懲罰。而是和孩子找出原因,一起克服困難,一起快樂成長。

衡量孩子的標準不是隻憑成績來做決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只要找到一個支點,撬起孩子的未來並不難。

02 靜待花開,溫柔以對

知乎上有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好?

網友一針見血的回答“孩子的智力發展不統一,現在成績不好不代表以後不能學好。”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兒童與兒童的個性不同,我們不能強之以同。”

每個孩子都是個獨立體,有著發光發亮的一面,可是很多父母看不見孩子的長處,只會拿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家孩子的長處。

教育博士陳美玲在取得的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後,她的三個兒子也陸續進入了斯坦福大學。在她的育兒觀,有項最重要的準則,就是她從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她告訴我們,被比較的孩子,自信心較差,不敢讓父母看到自己與生俱來的潛力,自卑感也很嚴重。

蕭蕭就是這麼一個例子。

她的成績平平,但是酷愛唱歌,而且只要她聽過的歌曲,都能倒背如流的唱出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卻不被媽媽看在眼裡,反而被認為蕭蕭不務正業。

媽媽覺得女兒成績不如別人,總會拿她和成績好的同學做比較,批評她打擊她。蕭蕭自尊心受到打擊,對學習更加厭倦,成績更是一落千丈,就連唱歌也不願意唱。鬱結於心,終日鬱鬱寡歡。

音樂才子的周杰倫,小時候也是枚學渣,所有成績都是零蛋,唯有音樂拿得出手。老師們認為周杰倫有智力障礙的傾向,偏偏媽媽卻不信老師的話。

從不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自己的兒子,周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到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的準則,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在媽媽的鼓勵才成就了今天的周杰倫。

網友們紛紛坦言道: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讓ta變成父母希望的樣子,而是成為ta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都有自己的生長週期,孩子也不另外,跟隨自己成長的軌跡,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才是父母贈與孩子最好的禮物。

03 看見,是最好的愛

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努力一樣不能忽視。沒有努力,再有天賦的人也會被埋沒。對於孩子來說,最心酸的事情莫過於“我都拼盡全力學習了,父母仍然沒有看見我的努力。”

李雪老師說: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堅持不懈地把負面的擔心和評判投射給孩子,就等於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負面的現實。再好的孩子,也會被父母長期的負面催眠搞砸。

綜藝《少年說》中,學霸女兒向媽媽大聲喊話”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本想能夠得到媽媽的肯定,沒想到媽媽的回答更扎心:“我覺得我不打擊你,你就會有點飄”。

媽媽想用激將法激勵孩子加倍努力,卻不知孩子被打擊的體無完膚,這種激將法,只會讓孩子從心中否定自己,自卑有感而生,戾氣熏天,最終困死在這個魔咒中。

同樣身為媽媽,怕學霸女兒飄而不願肯定孩子的努力,可是面對學渣兒子,這位媽媽卻是溫柔以對,不願打擊兒子的自尊心。

飯桌上,媽媽看到小兒子糟糕的成績想發火時,腦海裡卻呈現這樣一幕:深夜時分,孩子還在埋頭苦讀,咬牙堅持完成學習......

媽媽看得見孩子的努力,感同身受沒考好的心情。不但沒有批評,反而鼓勵他們都很棒,只要努力了就沒有遺憾。

是啊,只要努力了就沒有遺憾。成績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背後有努力付出。孩子被父母肯定,內心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重拾自信,朝更遠的目標前行。

前不久,一位父親為自己孩子考7分而買一車煙花慶祝。得到父親的肯定,孩子更激勵自己,取得考試更大的進步。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從0分到7分,從7分到57分,成績的大步跨越,孩子的努力,爸爸都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父母忽略成績的數字,卻看到了孩子的努力,他們明白,每個孩子的天賦和能力各不相同,成績不能決定孩子的優劣。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努力,使得孩子自尊心挫敗,形成“即使我怎麼努力也沒有用”的錯誤想法,否認自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父母認可孩子的努力,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才是教育問題的關鍵所在。

只要孩子努力付出過,家長首先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孩子被認可後,樹立了自信心,即使再難,也會朝目標努力堅持。

其次父母做好學習的榜樣,孩子天生就是模仿高手,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必須想成為那樣的人。

最後,讓孩子獲得成就感,是努力過後收穫的喜悅,父母積極回應,孩子感受到溫暖及支持,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聰明的父母,首先關注是孩子的努力,然後再關注成績。所有的努力不應該被忽視,更不應被成績而掩蓋。

小學生因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激發孩子學習就該這樣做

孩子,願你能活在當下,按照自己的軌跡成長,做自己喜歡的事,未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不必在意那張成績單,你的努力,全世界都會看到。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願天下父母的我們能共勉。

—End—

作者簡介:芳菲,一手帶娃,一手文字的職場媽媽,在育兒道路上用心耕耘,願用文字與你們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